Ministerio de Industria, Turismo y Comercio LogoMinisterior
 

Inicio

Resultados 36 resultados
LastUpdate Última actualización 05/09/2025 [06:46:00]
pdfxls
Patentes publicadas en los últimos 30 días/ Patents published in the last 30 days
Resultados 1 a 25 de 36 nextPage  

风机塔筒升降系统及风力涡轮机

NºPublicación:  CN223293854U 02/09/2025
Solicitante: 
中际联合(北京)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CN_223293854_U

Resumen de: CN223293854U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风机塔筒升降系统及风力涡轮机,涉及风力发电设备。包括:塔筒、防摆支架、防摆杆及升降机,防摆支架固定于塔筒的内壁,形成供升降机穿过的避让通道,防摆杆设有分别供安全钢丝绳和牵引钢丝绳穿过的两个防摆通孔,防摆杆搭设在防摆支架上,在升降机穿过避让通道从防摆支架的下方移动至防摆支架的上方时,防摆杆可搭设于升降机的顶部。其中,升降机从下向上越过防摆支架时,防摆杆从防摆支架转移至升降机的顶部并随升降机一起运行;升降机从上向下越过防摆支架时,防摆杆从升降机的顶部转移至防摆支架上,运动过程中通过防摆杆上的防摆通孔,使得安全钢丝绳和牵引钢丝绳保持间距,避免晃动时发生缠绕或缠绕塔筒内其他附件。

型材结构、机舱罩和风力发电机组

NºPublicación:  CN223293852U 02/09/2025
Solicitante: 
北京金风科创风电设备有限公司
CN_223293852_U

Resumen de: CN223293852U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型材结构、机舱罩和风力发电机组。其中,型材结构用于连接机舱罩的面板,型材结构包括:型材主体,型材主体形成有中空内腔;连接部,连接部从型材主体的外侧壁向远离型材主体的方向延伸,连接部用于与机舱罩的面板相互连接;防水结构,形成在型材主体上,并沿着型材主体的长度方向延伸,防水结构用于防止外部雨水进入机舱罩的内部。在型材结构应用于机舱罩的面板时,可以起到加固面板的作用,方便相邻的两个面板通过两个型材结构连接在一起,连接处不易形变,而且可以起到防雨水作用。

一种用于风电塔筒模具吊装的吊具

NºPublicación:  CN223292138U 02/09/2025
Solicitante: 
亚泰集团沈阳现代建筑工业有限公司
CN_223292138_U

Resumen de: CN223292138U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风电塔筒模具吊装的吊具,包括吊车吊装板、模具吊装板、限位方管、筋板以及落地支撑板,所述模具吊装板设置在吊车吊装板下部,所述筋板沿一定间隔对称焊接在模具吊装板以及吊车吊装板两侧,本实用新型涉及风电塔筒模具吊装技术领域,该用于风电塔筒模具吊装的吊具,主要由吊车吊装板、模具吊装板、限位方管、筋板及落地支撑板焊接而成;使用一般规格型材及筋板进行焊接,方便工人焊接和使用;而且吊具自身配备了落地支撑板,在不需要卸掉卸扣的情况下就能直接放置在地面上,减少了工人的操作步骤。

一种轨道翼式驱动的风力发电结构

NºPublicación:  CN120576028A 02/09/2025
Solicitante: 
东方电气长三角(杭州)创新研究院有限公司
CN_120576028_PA

Resumen de: CN120576028A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轨道翼式驱动的风力发电结构,属于风力发电领域。本发明包括环形轨道、轨道支撑架、滑动导向机构、翼型叶片结构、传动带、同步带轮、增速器、联轴器及电机;所述翼型叶片结构通过滑动导向机构安装于环形轨道上,受风力驱动沿轨道滑动运动,并通过传动带带动同步带轮旋转,进而驱动增速器和电机进行能量转换。该结构利用翼型结构的滑动运动替代传统旋转叶片,实现了低风速条件下的高效启动,具有结构简洁、运行稳定、能量转换效率高等优点,适用于分布式风能利用场景及复杂地形部署需求。

一种风电机飞轮储能装置及其控制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存储介质

NºPublicación:  CN120576033A 02/09/2025
Solicitante: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承德供电公司
CN_120576033_PA

Resumen de: CN120576033A

本发明提供一种风电机飞轮储能装置及其控制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存储介质,涉及风力发电储能技术领域,装置包括设置有发电机的风电机机舱,发电机依次连接风电机主轴和风电机叶片,发电机通过传动部件依次连接离合装置和飞轮转子,风电机主轴、发电机、离合装置、飞轮转子分别与控制器控制连接;控制方法包括实时获取风电机运行参数和现场风速,判断现场工况并控制风电机主轴与发电机的连接关系,计算风电波动率和飞轮储能装置的荷电状态,判断离合装置的目标连接状态、形成并执行离合装置控制指令。本发明可提高风电机输出功率平滑性、提升风能利用效率;飞轮储能装置所需空间小、成本低,功率密度高,受外界因素影响小,应用广泛。

一种风机基座辅助植筋装置

NºPublicación:  CN120575567A 02/09/2025
Solicitante: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宿迁供电分公司
CN_120575567_PA

Resumen de: CN120575567A

本发明提供一种风机基座辅助植筋装置,属于风机基座施工领域。包括环形挡板垂直的固定安装在地面上,环形挡板内依次固定安装有第一钢筋环和第二钢筋环;支撑臂转动安装在环形植筋区域的上方,钢筋储存箱固定安装在支撑臂上,钢筋储存箱上设置有钢筋出口,升降组件设置在支撑臂上,升降组件的升降端设置有夹持组件。本申请通过设置的钢筋储存箱,可以储存多个待植筋钢筋,通过夹持组件将钢筋储存箱内落出的待植筋钢筋进行夹持,通过升降组件可以将夹持的待植筋钢筋放置在第一钢筋环与第二钢筋环之间,通过转动设置的支撑臂可以对一整圈进行待植筋钢筋的放置,可以实现风机基座径向的快速植筋,节约了人工划线的步骤,提高了施工效率。

一种风力发电用高速轴式制动器

NºPublicación:  CN120576031A 02/09/2025
Solicitante: 
四川升辉时代机电设备智能制造有限公司
CN_120576031_PA

Resumen de: CN120576031A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风力发电用高速轴式制动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一侧转动连接有主轴,壳体内壁底部固定连接有主制动机构,壳体内部设置有副制动机构,且主轴穿过主制动机构和副制动机构,壳体内壁固定连接有控制器,壳体底部固定连接有扩展盒,扩展盒内壁固定连接有电机,且电机输出轴贯穿扩展盒内壁,电机输出轴延伸至壳体内部,且底座固定连接于壳体内壁底部,爪盘外壳固定连接于底座顶部,三个小锥齿轮均匀贯穿爪盘外壳外表面,且小锥齿轮与爪盘外壳转动连接,三个夹爪分别滑动连接于爪盘外壳一侧。本发明不仅能够对主轴快速制动,同时通过双制动的交替制动能够减少摩擦过热导致的摩擦性能降低的问题。

一种基于宽温域熔盐储热的风光互补耦合热电联供系统

NºPublicación:  CN120576410A 02/09/2025
Solicitante: 
中科南京未来能源系统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
CN_120576410_PA

Resumen de: CN120576410A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宽温域熔盐储热的风光互补耦合热电联供系统,以风能驱动驱动压缩,并结合换热方式将低温熔盐加热为中温熔盐,再以光能转热方式将中温熔盐加热为高温熔盐,实现宽温域熔盐储热,然后搭建高温熔盐到中温熔盐释热、以及中温熔盐到低温熔盐释热,实现熔盐高、中、低温度的循环,由高温熔盐的水释热生成过热蒸汽推动汽轮机组工作带动发电机(5)发电,以中温熔盐的释热、以及中温熔盐获得过程中的换热,实现供热,如此通过能量梯级方式完成风冷与光能的高效整合,实现电能与热能解耦式的联供,增大系统能源利用效率的同时,大幅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调峰性能,实现电力系统的灵活性、安全性、经济性。

一种环保型风能磁力共振制热系统

NºPublicación:  CN120576034A 02/09/2025
Solicitante: 
成都六九一四科技有限公司
CN_120576034_PA

Resumen de: CN120576034A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环保型风能磁力共振制热系统,包括支架,活动安装于底座上并在内部沿上下方向贯穿设置有转动杆;数个扇叶,活动安装于支架上方的转动杆外侧并保持圆周分布;调节板,活动安装于扇叶上用于调节扇叶的风量以及转动杆的转速;磁力制热器,设置于支架内底部并通过驱动杆与转动杆底部活动连接;电机,安装于支架内并与转动杆保持连接;蓄电池,安装于支架内用于电量存储。该制热系统可利用自然资源中的风能转换为热能以及电能向外传输以供使用,可代替传统锅炉制热,从而有效的避免了锅炉制热而造成的环境污染,且该制热系统可便于进行拆分安装,方便小规模使用,不仅便于用户自己进行安装,也便于根据外部风速调节扇叶转速。

流体增压发电系统

NºPublicación:  CN120576059A 02/09/2025
Solicitante: 
吴佳音
CN_120576059_PA

Resumen de: CN120576059A

本发明关于一种流体增压发电系统,其包括:一第一流体驱动单元、一第一蓄压器、一增压系统及一发电单元。该第一流体驱动单元包含有动力相连接的一第一受力单元及一第一驱油单元,该第一受力单元供受流体驱动,该第一驱油单元供驱使油体移动;该第一蓄压器连通地该第一驱油单元,该第一蓄压器供储存油体;该增压系统包含有一增压主体、一入油道、一出油道及一控制阀组,该增压主体包含有至少一低压出入油口、一增压机构及至少一高压出油口;该发电单元包含有相连接的一油压马达及一发电机。本发明能够提升发电机发电的效率。

格构式塔架及格构塔

NºPublicación:  CN120576038A 02/09/2025
Solicitante: 
浙江华东新能科技有限公司
CN_120576038_PA

Resumen de: CN120576038A

本发明涉及风力发电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格构式塔架及格构塔,格构式塔架包括支撑结构、连接结构和转向结构,支撑结构包括若干支撑组件,所有的支撑组件呈圆周阵列设置,任一支撑组件包括支撑段和连接段,支撑段和连接段之间呈夹角设置,任一支撑组件具有适于安装钢绞线的安装腔;连接结构包括若干连接组件,任相邻的两个支撑组件之间设置有部分连接组件,以通过连接组件将所有的支撑组件连接为一体;转向结构包括若干转向组件,部分转向组件设置在支撑段的安装腔内,另一部分转向组件设置在连接段的安装腔内,任一转向组件上开设有供钢绞线穿过的贯穿部;本发明有利于提高支撑结构整体的结构强度和稳定性,且能够减少材料的使用。

一种风电混塔预制塔筒节连接结构

NºPublicación:  CN120576037A 02/09/2025
Solicitante: 
华能安徽蒙城风力发电有限责任公司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CN_120576037_PA

Resumen de: CN120576037A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风电混塔预制塔筒节连接结构,包括第一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的另一侧和第二固定板的侧面均固定连接有定位机构,所述第一固定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对接组件,该结构能够实现各塔筒节之间的协同受力,施工较为简单,效率高。

一种基于模块化设计理念的漂浮式垂直轴风力机减振装置及方法

NºPublicación:  CN120576199A 02/09/2025
Solicitante: 
哈尔滨工程大学
CN_120576199_PA

Resumen de: CN120576199A

一种基于模块化设计理念的漂浮式垂直轴风力机减振装置及方法,所述减振装置安装于风机塔基与浮式平台的相接处,减振装置包括若干减振单元,每个减振单元包括支撑组件、受拉弹性组件、拉索组件和装配组件;支撑组件通过张拉内外拉索形成一个整体结构,通过拉索的形变实现了风机的减振与装置的自复位等功能,并利用上、下套筒嵌套的结构形式,增大了局部受弯承载力,提高结构安全性的效果,同时上下套筒的内、外壁摩擦可针对垂直轴风机的扭转实现摩擦耗能的效果;此外针对风、浪不同的激励来源,将上部风机和下部漂浮式平台分隔,将不同的振动问题分开考虑,避免因风浪耦合而造成风机整体更大的振动问题。本发明属于垂直轴风力发电领域。

一种风电机组功率调节和负载缓解的逆最优桨距控制方法

NºPublicación:  CN120576029A 02/09/2025
Solicitante: 
湖州工业控制技术研究院浙江大学
CN_120576029_PA

Resumen de: CN120576029A

一种风电机组功率调节和负载缓解的逆最优桨距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建立风力发电机传动轴的单一集总质量数学模型;S2,基于单一集总质量数学模型和跟踪误差模型构造风力发电机的非线性仿射系统;S3,利用神经网络逼近技术设计逆最优自适应神经网络桨距控制方案。本发明能够减少计算资源的消耗,以更高的计算效率解决最优控制问题。

一种基于低风速环境的多级齿轮增速风力发电控制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

NºPublicación:  CN120576030A 02/09/2025
Solicitante: 
华能酒泉风电有限责任公司
CN_120576030_PA

Resumen de: CN120576030A

本发明涉及风力发电控制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基于低风速环境的多级齿轮增速风力发电控制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通过获取风力发电装置的实时风速数据和叶片转动状态参数根据预设的低风速阈值判断当前工作环境;当检测到低风速环境时启动多级齿轮增速控制模块,通过第一级齿轮传动将叶片的初始转速进行第一次增速处理;将第一次增速后的转速输入第二级齿轮传动系统,进行第二次增速处理并实时监测各级齿轮的运行状态;根据发电机的负载需求和转速要求,动态调节多级齿轮增速比,实现最优发电效率控制。解决传统风力发电技术在低风速环境下增速比不足、系统自适应能力较差技术问题,为低风速地区风能资源的充分开发利用提供了有效的技术解决方案。

融合SCADA和振动信号的风机桨叶异常检测方法

NºPublicación:  CN120576046A 02/09/2025
Solicitante: 
运达能源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大学
CN_120576046_PA

Resumen de: CN120576046A

本发明属于风机故障检测,公开了一种融合SCADA和振动信号的风机桨叶异常检测方法,包括:采集SCADA多变量数据和振动数据;对SCADA多变量数据与振动数据进行预处理;对振动数据进行数据增强,并将振动数据与SCADA多变量数据在时间尺度上对齐;针对SCADA多变量数据和振动数据进行特征提取;将提取到的SCADA特征以及振动特征进行融合,并通过一个解码器模型进行重构,计算重构误差;根据重构误差计算出训练集中的异常值判定边界,并在测试集利用风速对每个时间块的边界进行微调,最终当重构误差大于边界时,进行报警。通过数据增强、尺度对齐、时序特征提取、阶段信息融合等关键步骤的创新,本发明成功提高了风机桨叶故障检测的全面性和准确性。

一种基于风机叶片音频信号的叶片损伤分类方法及装置

NºPublicación:  CN120581029A 02/09/2025
Solicitante: 
重庆能源职业学院
CN_120581029_PA

Resumen de: CN120581029A

本发明涉及智能检测技术,揭露了一种基于风机叶片音频信号的叶片损伤分类方法,包括:获取风机音频信号,利用第一图像转换模型将风机音频信号转换成第一信号图像,及利用第二图像转换模型将风机音频信号转换成第二信号图像;将第一信号图像以及第二信号图像进行融合得到信号融合图像,并提取信号融合图像中信号全局特征,提取信号融合图像中点云特征得到信号局部特征;融合信号全局特征和信号局部特征得到信号融合特征,并将信号融合特征输入至深度神经网络中得到叶片损伤分类结果。本发明还提出一种基于风机叶片音频信号的叶片损伤分类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本发明可以提高风机叶片损伤类型分类的准确性。

阻尼器及风力发电机

NºPublicación:  CN120576204A 02/09/2025
Solicitante: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三峡金沙江云川水电开发有限公司
CN_120576204_PA

Resumen de: CN120576204A

本发明涉及阻尼器技术领域,公开了阻尼器及风力发电机,阻尼器包括支座、导体转盘和电磁组件,支座上设有弧形的导轨,导体转盘轴向两端设有转轴,转轴与导轨活动连接,电磁组件转动设置在导体转盘两侧,本发明通过电磁组件产生电涡流阻尼替代传统油液,配合摩擦机制,无需设置液压传力部件,降低了阻尼器系统的附加质量,避免对风机主结构动态特性的干扰;同时利用导体转盘的惯性运动驱动导体转盘切割电磁组件的磁场,实现机械能与热能的协同耗散,显著提升单位质量阻尼密度,提高振动抑制效率。

风电机组轴承部维修策略优化方法及系统

NºPublicación:  CN120576051A 02/09/2025
Solicitante: 
内蒙古财经大学
CN_120576051_PA

Resumen de: CN120576051A

本发明提供风电机组轴承部维修策略优化方法及系统,涉及风力发电领域,该方法包括:确定风电机组轴承部的多个振动监测位置,并设置振动监测设备;建立风电机组轴承部的竞争相依模型,并确定初始模型参数;获取多个振动监测位置的振动监测数据;根据多个振动监测位置的振动监测数据,对初始模型参数进行修正,生成实时模型参数;通过风电机组轴承部的竞争相依模型和实时模型参数,预测风电机组轴承部的剩余寿命;构建维修决策模型;基于风电机组轴承部的剩余寿命和维修决策模型,生成风电机组轴承部的维修策略,具有对风电机组轴承部进行健康分析,及时发现故障和性能退化,并进行有效的维护和修复的优点。

可安装在灯杆上的一种垂直轴风力发电机

NºPublicación:  CN120576035A 02/09/2025
Solicitante: 
刘荣甫
CN_120576035_PA

Resumen de: CN120576035A

可安装在灯杆上的一种垂直轴风力发电机,由发电机、风叶支撑杆、风叶轴套、半桶型风叶组成;发电机则是由转子、半桶型固定器、定子托盘、托盘润滑衬、转子托盘、固定螺丝、半圆桶型定子线圈包、磁铁、防雨帽组成;所述发电机上的半桶型固定器分为左右两个半筒体的软铁,两个软铁之间用固定螺丝连接,固定在灯杆上,每个半桶型固定器上面分别设有定子上托盘和定子下托盘,目的是托住转子使其稳定,托盘上面设有托盘润滑衬,目的是减少转子的摩擦力;所述发电机的半圆桶型定子线圈包是由左右两个半筒体形状的线圈包组成,两个半圆桶型定子线圈包之间用导线连接。

风电源网荷储架构的断点嗅探方法及系统

NºPublicación:  CN120579464A 02/09/2025
Solicitante: 
华能陇东能源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电建集团河北工程有限公司
CN_120579464_PA

Resumen de: CN120579464A

本发明适用于风电管理领域,提供了风电源网荷储架构的断点嗅探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风电电缆的气体检测数据,并分析得到气体成分分布数据;基于电缆结构参数建立稳态热路模型,结合SCADA系统的负荷电流和表面温度数据推算绝缘层导热分布;结合SCADA系统的电气参数,建立气体分布‑电气参数‑绝缘层导热分布的多维度映射关系;根据气体浓度阈值和电气参数突变阈值生成综合风险评分。本发明无需依赖传统接触式传感器,降低了部署成本与复杂度,同时实现了带电状态下的实时监测,显著提升了电缆故障的早期识别能力与运维效率。

一种多能互补耦合储能设备综合能源系统及工作方法

NºPublicación:  CN120582222A 02/09/2025
Solicitante: 
山东大学
CN_120582222_PA

Resumen de: CN120582222A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能互补耦合储能设备综合能源系统及工作方法,包括依次连接的可再生能源利用系统、CCHP系统、PEM电解水制氢系统、CCS‑P2G系统,所述系统还设有空气源热泵和储热罐;所述可再生能源利用系统包括风力发电组件和太阳能光伏光热一体化组件,所述风力发电组件通过输电线路与园区供电网络连接;所述太阳能光伏光热一体化组件包括光伏板及设于光伏板背后的流体管道,所述流体管道入口通过泵与园区供暖用水及生活用水管道连接,出口通过第一三通阀分别连接用户供热管道和储热罐;解决了风力发电、光伏发电的发电能力不稳定,同时导致的热量浪费的问题,通过冷热电气氢多种能源形式并能够实现多能互补合理调节各种能源之间的转换和梯级利用。

一种风电混凝土塔筒安装用施工平台

NºPublicación:  CN120576036A 02/09/2025
Solicitante: 
山西省安装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CN_120576036_PA

Resumen de: CN120576036A

本发明涉及风力发电设施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风电混凝土塔筒安装用施工平台,包括支撑组件、扩展组件和对接组件,支撑组件包括上下间隔设置的上支板和下支板,扩展组件包括多个沿周向设置的扩展件,扩展件下端与下支板上表面滑动连接,相邻两个扩展件的拼接处均设置有填充件,填充件下端与上支板下表面滑动连接,对接组件转动设置在支撑组件中部,对接组件上部沿周向间隔转动设置有多个支撑杆,支撑杆端部的滚轮与筒节内壁滚动连接,扩展件上端设置有定位液压缸,定位液压缸的活塞杆端部活动设置有顶紧块,顶紧块与筒节内壁抵接。本发明中,对接组件配合定位液压缸可以调整筒节的位置,不需要工作人员手动调整,省时省力。

基于高海拔地区的风电机功率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NºPublicación:  CN120582234A 02/09/2025
Solicitante: 
云南电投绿能科技有限公司
CN_120582234_PA

Resumen de: CN120582234A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基于高海拔地区的风电机功率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涉及电数字数据处理领域,方法通过解析风电机功率、风速、变桨、变速之间的线性回归关系以获取风电机在安全范围内所能达到的最大功率,再以最大功率不变为前提根据变桨和变速的回归系数寻找最为接近各自区间中值的最佳值,意在防止其中一个功能满负荷运转而另一个功能低负荷运转进而影响设备寿命,在寻找到最为接近各自区间中值的最佳值以后,两种功能在保证发电功率的同时均处于中负荷运转或接近中负荷运转,进而明确两种功能在高海拔地区的调节参数,使得两种功能均不会过劳而缩短使用寿命。

用于风力涡轮机叶片的气流修正元件

Nº publicación: CN120584235A 02/09/2025

Solicitante:

西门子歌美飒可再生能源创新与技术有限公司

CN_120584235_PA

Resumen de: WO2024153375A1

A flow modifying element for a wind turbine blade (10) is provided. The wind turbine blade (10) comprises a blade body (20) having a leading edge (16), a suction surface (18), and a pressure surface (19). The flow modifying element (30) is configured to provide a trailing edge (17) for at least a longitudinal section (15) of the wind turbine blade (10), wherein the flow modifying element (30) and the blade body (20) form an aerodynamic profile. The flow modifying element comprises a trailing end (37) that provides the trailing edge (17) of the aerodynamic profile, a suction surface extending section (38) that extends the suction surface (18) of the blade body (20) towards the trailing end (37); and a pressure surface extending section (39) that extends the pressure surface (19) of the blade body (20) towards the trailing end (37).

traduci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