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umen de: CN120389082A
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定位装置,在将燃料电池单体加以层叠时,能够提高燃料电池单体的定位及保持的操作性,以谋求能量效率的提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一种层叠装置1,其具有:测定装置40,配置在被层叠的燃料电池单体FC的最上表面即层叠面P的上侧,能够以不与层叠面接触的非接触方式测定层叠面P的高度;计算部90,计算用于将由测定装置40测定出的层叠面P的高度维持在规定高度的提升量;及,调整装置20,基于在计算部90中计算出的提升量,来调整层叠面P的高度。
Resumen de: CN120389071A
本发明提供燃料电池系统。燃料电池系统具备燃料电池、空气压缩机、流量传感器、电流传感器、电压传感器、负载装置和控制部,控制部以成为要求流量的方式对空气压缩机进行控制,执行以成为第1空气化学计量比的方式供给阴极气体的上拉运转、和以成为比第1空气化学计量比低的第2空气化学计量比的方式供给阴极气体的下拉运转中的任一方,在执行下拉运转的情况下,当满足第1条件时,在第1时间的期间,执行上拉运转,当满足第2条件时,不执行上拉运转。
Resumen de: CN120389060A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冷却流道结构、双极板及单电池,涉及燃料电池技术领域。该冷却流道结构依附在两块极板上,包括第一冷却流道槽和第二冷却流道槽;第一冷却流道槽与第二冷却流道槽对应连通形成冷却腔室,冷却腔室设置有多个;多个冷却腔室中,至少有一个冷却腔室包括畅流段和限流段,限流段位于两个畅流段之间,且限流段处冷却腔室的横截面积小于畅流段处冷却腔室的横截面积。本发明提供的双极板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冷却流道易堵塞的技术问题,来提升电堆的输出电压稳定性。
Resumen de: CN120389077A
本发明涉及一种锰基正极的氢气固态二次电池,包括:MnHCF正极、Pt/C负极和固态电解质,固态电解质包括酸性电解液和黏土,其中,MnHCF正极能够可逆脱嵌质子;本发明提供的锰基正极的氢气固态二次电池采用MnHCF正极材料,该正极材料能够可逆脱嵌质子,具有较高的比容量,采用本发明工艺制备的锰基正极的氢气固态二次电池在0.5Ag#imgabs0#电流密度下循环600次后仍能保持稳定的比容量和接近100%的库伦效率,体现出优异的循环稳定性和可逆性,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不仅提升了电池的能量密度和使用寿命,还降低了因材料不可逆反应带来的容量衰减问题,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Resumen de: CN120389063A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闭式风冷堆发电系统及其使用方法,该系统包括:氢燃料电池电堆;氢气供给模块,与氢燃料电池电堆相连,用于为氢燃料电池电堆提供氢气;氧气供给模块,与氢燃料电池电堆相连,用于为氢燃料电池电堆提供氧气;氧气循环模块,与氢燃料电池电堆相连;排水模块,用于定期排出氧气循环过程中积聚的水。本发明采用纯氧供应,从而无需风机提高进氧量,能够提高发电效率,还能够较大程度地提升氢燃料电池内部的反应程度,在提高系统功率的同时避免引入功率损耗问题,同等功率下氢燃料电池电堆本体的体积缩小;通过引入保温箱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低温问题,弥补市场空白,且由于采用纯氧,无需通入空气,可避免空气质量差污染电池的情况。
Resumen de: CN120389073A
本发明涉及燃料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燃料电池的散热器控制方法。该方法包括采集燃料电池水路出堆的实时温度,通过PID闭环控制算法计算控制量,将散热器的风扇分为三组并分阶段控制其启停及转速。根据控制量的值,调整各组散热器的转速占空比,使燃料电池水路出堆温度快速达到并稳定在期望温度。本发明还涉及了PID控制参数的计算、散热器的分组与转速调整策略,以及在散热器启动前通过节温器控制冷却水循环路径的方法。该方法具有响应快速、控制准确、能耗低等优点,适用于各种燃料电池系统的温度控制。
Resumen de: CN120383399A
本发明涉及环境治理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挺水植物‑沉积物微生物燃料电池同步修复水体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构建挺水植物‑SMFC耦合系统,挺水植物‑SMFC耦合系统包括挺水植物和SMFC,SMFC包括阳极电极、改性阴极电极和外电阻;将挺水植物种植在阳极电极周围,使阳极电极与底泥接触;S2,制备改性阴极电极,对阴极电极进行电化学氧化改性以增强其催化活性;S3,驯化电活性微生物,将挺水植物‑SMFC耦合系统置于室温下驯化,通过引入富含有机物的底泥或外源接种微生物,提高阳极电极的产电能力;S4,启动并运行系统,实时监测水体中的叶绿素a、氨氮、总氮和总磷浓度变化。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绿色、经济且高效的水华水体修复技术,适用于水华水体的生态治理。
Resumen de: CN120389078A
一种IL‑MOF改性的OPBI类高温质子交换膜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属于质子交换膜领域。所述质子交换膜包括含有易于形成氢键的六氟磷酸阴离子的离子液体和作为骨架支撑的MOF纳米结构。所述的IL选自1‑乙基3‑甲基咪唑六氟磷酸盐和1‑胺乙基‑3甲基咪唑六氟磷酸盐;所述的MOF选自ZIF‑8和ZIF‑90。具体制备方法主要为将MOF粉末和离子液体加入到OPBI聚合物溶液中,待其搅拌混合均匀后,将其浇铸到玻璃板上,在一定温度下使溶剂挥发后,即得到IL‑MOF改性的聚苯并咪唑类高温质子交换膜。本发明的制备方法简单高效,所制备的质子交换膜具备优异的质子传导能力,并且同时具有良好的尺寸稳定性和机械强度。
Resumen de: CN120389061A
本公开涉及一种双极板以及电池,双极板包括板体,板体的板面上形成有多个流道,每个流道均具有进口和出口,且每个流道的进口和出口均形成在板体厚度方向上的侧壁上;流道形成为特斯拉阀结构,以加快活性物质在流道内的流动速度。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对电池进行充电或放电过程中,活性物质在流道内流动,并且,由于流道形成为特斯拉阀结构,这样,活性物质在该流道内流动的过程中,具有更小的压降损失,因此能够加快活性物质在流道内的流动速度,从而提升电池充放电的速率,并能解决电池中不同位置的活动物质的浓度极化的问题,使活性物质更好的更充分的侵入电极并在电极内均匀分布。
Resumen de: CN120389070A
本公开涉及检测燃料电池电堆的阳极氧气渗透的方法和相关装置。该方法包括在燃料电池系统上电后,确定燃料电池电堆的阴极中是否存在氧气。该方法还包括确定燃料电池电堆的输出电压。此外,该方法还包括响应于燃料电池电堆的阴极中不存在氧气并且输出电压高于电压阈值,确定燃料电池电堆的阳极存在氧气渗透情形。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基于输出电压对燃料电池电堆的阳极存在氧气进行检测,而无需在阳极中设置传感器,检测方式简单并且易于实现。同时,还可以排除阴极存在氧气的干扰项,从而避免阳极氧气渗透的误判以提高准确性。因此,本公开的实施例能够在较低成本的情况下,实现对燃料电池电堆的阳极氧气渗透的准确检测。
Resumen de: CN120382801A
本发明涉及车辆动力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不变容积固态氢池的车辆动力系统及控制方法,车辆动力系统包括动力驱动模块、动力电池模块、固态氢池模块以及整车控制模块,动力电池模块包括氢燃料动力电池和纯电动力电池,固态氢池模块包括释氢单元、供料单元、供水单元以及供氢单元,释氢单元包括反应器,供料单元包括原料仓和进料喷嘴,供水单元包括水箱、水泵、雾化喷嘴以及水循环组件,供氢单元包括缓氢组件和引射组件,引射组件通过反应器导入的高压氢气从原料仓内引射出固态储氢材料以气固混合的方式注入反应器内。本发明通过固态储氢材料注入量的精确匹配实现固态储氢材料的高效活化与可控释氢,确保车辆动力响应平顺性与能量供给连续性。
Resumen de: CN120389076A
本发明涉及管式氨燃料电池电堆及其催化剂的制作方法,包括进气管、进气集气腔、钌基催化剂、燃料电池管组及出气组件;钌基催化剂位于进气集气腔中,进气管的出气口与进气集气腔连通且进气管的出气口位于钌基催化剂的一端部;燃料电池管组的进气口与进气集气腔连通且燃料电池管组的进气口位于钌基催化剂的另一端部;出气组件安装在燃料电池管组的出气口。其优点为不需要额外的设置加热装置激活催化剂,提高氨气的裂解效率;符合碳中和目标。
Resumen de: CN120389081A
本发明属于氧化还原液流电池技术领域,提供一种碱性水系全铁液流电池负极电解液。所述负极电解液采用全水溶性设计,通过分子工程构建三重协同机制,其组成为:铁基活性物质、稳定剂、双功能有机配体、碱性支持电解质及导电增强剂;所述双功能有机配体总浓度调控为1.0‑2.0mol/L。本发明通过引入多功能有机配体优化负极电解液体系,实现碱性条件下铁离子的稳定配位及电解液氧化还原容量的双重提升。该体系包含铁活性物质、氧化还原活性有机配体、支持电解质及辅助电解质。实验表明,基于该电解液构建的全铁液流电池,其循环寿命和容量密度较传统体系提升约40%。
Resumen de: CN120389080A
本发明涉及钒液流电池用电解液的制备技术领域,具体为短流程制备钒电解液时碱性含钒溶液的还原方法。所述还原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还原剂亚硫酸钠加入碱性含钒溶液并溶解;(2)向步骤(1)溶解后的溶液中加入酸,调节pH进行还原反应,将钒还原至四价。本方法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对碱性含钒溶液先酸化、再还原顺序操作过程中生成沉淀、造成钒损失的问题,同时本发明所提出的方法易于工程化实施。
Resumen de: CN120389050A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碳纤维石墨复合双极板及其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01、将环氧树脂与短切碳纤维按质量比1:(0.02~0.05)混合均匀,得到混合物;S02、往混合物中依次加入石墨和改性炭黑,分散均匀,得到树脂混合物;所述短切碳纤维、所述石墨与所述改性炭黑的质量比为(0.5~1):(2~3):(1~2);S03、将树脂混合物均匀涂布至碳纤维布的两个侧面上,得到预浸料;S04、将导电层设置于预浸料的两侧面上,得到导电预浸料;将所述导电预浸料置于模具中,压制,得到碳纤维石墨复合双极板。本申请制备方法简单,生产成本低,生产效率较高。制备得到的双极板接触电阻低,成型效率高,具有良好的性能。
Resumen de: CN120389053A
本发明属于微生物燃料电池技术领域,涉及闪蒸焦耳热制备功能化木质素基生物质炭电极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使用闪蒸焦耳热技术对木质素基的生物质材料进行了一步法碳化及功能化。所述制备方法包括这种方法快速高效地完成了对生物质废料的回收利用和微生物燃料电池阳极的制备,并且其生物相容性和电容性能有效促进了材料和微生物间的胞外电子转移速率。S1.灵芝菌糠的准备和预处理;S2.对处理过的灵芝菌糠进行水热反应,预碳化得到菌糠水炭;S3.将菌糠水碳与钴铁金属盐等比例混合,得到闪蒸焦耳热的前驱体;S4.将前驱体进行闪蒸焦耳热处理,得到钴铁掺杂菌糠石墨烯;S5.钴铁掺杂的石墨烯作为阳极材料的制备及组装微生物燃料电池;与现有的微生物燃料电池阳极制备方法相比,本发明快速高效地完成了对木质素生物质废料的回收利用和微生物燃料电池阳极的制备,并且其生物相容性和电容性能有效促进了材料和微生物间的胞外电子转移速率。
Resumen de: CN120389066A
本发明属于电化学储能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用于锌溴液流电池的电解液及其制备方法和锌溴液流电池,原料包括以下成分:锌盐、钾盐、添加剂及溶剂;所述钾盐为溴化钾和溴酸钾的复配混合物;所述添加剂包括有机络合剂和无机缓蚀剂;其中,所述有机络合剂包括有机锌络合剂和有机溴络合剂;有机锌络合剂为冠醚;有机溴络合剂为咪唑溴盐或吡啶溴盐;所述无机缓蚀剂为钼酸钠、硫酸锌、磷酸二氢钠和去离子水的复合物;本发明能够显著抑制锌枝晶的生长,提高电池的能量密度,同时有效防止溴化氢的逃逸,从而全面提升锌溴液流电池的性能和稳定性,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降低电池的使用成本和安全风险。
Resumen de: CN223167496U
本实用新型属于氢燃料电池膜电极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氢燃料电池膜电极封装结构,包括碳片、边框架片及质子交换膜,碳片包括第一碳片及第二碳片,边框架片包括用于固定第一碳片的第一边框架片及用于固定第二碳片的第二边框架片,质子交换膜被夹于第一边框架片及第二边框架片之间,边框架片上开设有与碳片形状相匹配的碳片放置槽,碳片放置在碳片放置槽内,第一碳片与第二碳片位于质子交换膜的两侧,且第一碳片及第二碳片上均设有用于与质子交换膜粘结的粘结凸点。本实用新型在把第一碳片、第一边框架片、质子交换膜、第二边框架片和第二碳片热压成型时,不会出现凹凸不平的情况,能大大提高膜电极的质量。
Resumen de: CN223167495U
本实用新型涉及燃料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提升沟深的金属双极板,该金属双极板包括本体以及分别设置于本体两端的两个气体扩散层,所述本体与至少一个气体扩散层之间设置有金属网板,本体设置有多根脊条,金属网板设置有多根第一网条,第一网条与脊条一一对应仿形重合或投影重合以增加相邻脊条之间的沟深度。本实用新型通过于本体与气体扩散层之间增加一层金属网板,使得脊的边角位从圆角变为了网条的直角(非圆角),从而增加了与膜电极的有效接触面积;金属网板使得沟(即两个脊条之间的位置)的深度由于第一网条而得到增加,实现了增加沟深的效果。
Resumen de: CN120389062A
本发明公开的属于耐压双极板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耐压型双极板,包括双极板板体,双极板板体顶部开设有多组流道,翻边组件沿双极板板体边缘环绕一圈设置,增加双极板板体整体结构强度,多组所述流道沿所述双极板板体顶部从左至右呈蛇形排列设置,且所述流道内设有周期性的第一凸棱,且所述第一凸棱高度与所述流道深度比为1:3‑1:5,通过流道内设置的第一凸棱增加双极板板体的整体强度,且应力槽的设置,可引导应力向周围低应力区域扩散,避免局部应力过高,进而提升双极板板体的整体耐压性,同时,加强翻边与第二凸棱配合形成的加强翻边结构,增加双极板板体整体结构强度,与第一凸棱配合,形成双重强度结构,保证双极板板体的结构强度。
Resumen de: CN120376684A
本发明提供燃料电池的单电池,其具有发电部和一对分隔件。各分隔件具有与发电部对置的面,在该面设置有气体流路。气体流路具有多个第一延伸部和第二延伸部。第二延伸部将相邻的第一延伸部彼此中的一方的第一延伸部的下游侧的端部与另一方的第一延伸部的上游侧的端部连接。相邻的第一延伸部彼此之间设置有第一肋。在第一肋上设置有第二肋。一对分隔件中的一方的分隔件的第二肋与另一方的分隔件的第二肋在从一对分隔件夹持发电部的方向观察时互相交叉地延伸。
Resumen de: US2025239636A1
A fuel cell system including a power storage device and an air pump sets a buffer that is allocated within a range of an amount of electrical power chargeable to and dischargeable from the power storage device, the buffer including, as an acceleration buffer, an amount of electrical power dischargeable from the power storage device to the air pump while a rotational speed of the air pump is accelerated, calculates steady AP power consumption of the air pump, and sets the acceleration buffer based on the calculated steady AP power consumption and rated electrical power of the air pump.
Resumen de: CN120376705A
本发明涉及二次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钒基正极的氢气固态二次电池,包括VHCF正极、Pt/C负极和固态电解质;固态电解质包括酸性电解液和黏土,VHCF正极的基础结构与特性通过下述化学式构成:VHCF=#imgabs0#1‑y.n#imgabs1#O;该正极材料具有较高的比容量,有利于显著提升电池的整体容量表现,通过将该VHCF正极成功引入到新型氢气固态二次电池体系中,不仅充分发挥了其优异的电化学性能,还使整个电池系统展现出出色的循环稳定性、良好的倍率性能以及卓越的低温适应能力,极大拓宽了其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应用范围,此外,本发明所采用的VHCF正极制备工艺简单高效,能耗低、成本低廉。
Resumen de: CN120367840A
本发明涉及空气压缩机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可快速启停的氢燃料电池空气压缩机增压装置,包括安装座,安装座上设有双级增压组件,双级增压组件包括一级增压机构和二级增压机构,一级增压机构和二级增压机构的结构相同,均包括蜗壳、叶轮和扩压器,蜗壳上设有进气口和出气口,其中一个蜗壳的出气口上连接有排气管,设有排气管的蜗壳上连接有主气管,排气管上设有通向主气管的支气管,支气管与主气管之间设有气道切换阀,两个蜗壳之间设有离合组件,本装置采用双级增压组件来对气体进行两次压缩,以此使得空压机不需要进行超负荷工作就能够轻松满足车用燃料电池对高压气体的需求,进一步的延长空压机的使用寿命。
Nº publicación: CN120376699A 25/07/2025
Solicitante:
国创氢能科技有限公司
Resumen de: CN120376699A
本发明涉及燃料电池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燃料电池电堆分区电势和湿度分布测量装置,包括依次叠放的第一流场微孔板、第一传感器方孔板、PCB板、第二传感器方孔板和第一流场微孔板,第一流场微孔板设有第一流道,第一流道沟部位置设有第一小孔,第一传感器方孔板设置有第一开口,第一开口用于放置第一湿度传感器和第一电势传感器,第二传感器方孔板设置有第二开口,第二开口用于放置第二湿度传感器和第二电势传感器,第二流场微孔板设有第二流道,第二流道沟部位置设有第二小孔,PCB板上设有电路,PCB板用于采集电压和湿度数据。本发明能够同时测量燃料电池电堆的分区电势和湿度分布,全面反映燃料电池内部的运行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