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umen de: CN223414098U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钒电池的正极片及钒电池,涉及钒电池检修技术领域,包括钒电池正极片主体,所述钒电池正极片主体前后两端面的上端均安装有绝缘检修齿条,所述绝缘检修齿条与绝缘检修齿轮固定连接,所述钒电池正极片主体的上端设置有便捷取料凹槽,该装置通过安装绝缘检修齿条可以便于工作人员通过绝缘检修齿轮和绝缘检修板带动钒电池正极片主体移动,进而无需使工作人员手部伸入狭小的钒电池主体内部即可取出钒电池正极片主体,避免工作人员手部蹭到电解液,使工作人员可以轻松将钒电池正极片主体取出,降低钒电池正极片主体的取出难度,使钒电池正极片主体取出更加便捷。
Resumen de: CN223414102U
本申请涉及电池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测试系统。测试系统包括机架、第一集成件、转运装置以及第二集成件。机架设置有测试工位。第一集成件沿第一方向滑动设置于机架,并用于集成多个检测端口,第一集成件具有第一对接端。转运装置用于承载燃料电池发动机,转运装置能够运动至测试工位,燃料电池发动机具有与多个检测端口对应的多个管道口。第二集成件设置于转运装置,并用于集成燃料电池发动机的多个管道口,第二集成件具有能够与第一对接端对接的第二对接端。测试工位被配置为,当转运装置运动至测试工位时,第一对接端与第二对接端沿第一方向彼此相对。本申请提供的测试系统可以节省对接时间,提高了对接效率,从而提高了测试效率。
Resumen de: CN223414101U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燃料电池密封结构、单电池及电堆和燃料电池系统,本实用新型的燃料电池密封结构包括设于膜电极的边框与双极板之间的密封条。其中,膜电极的边框上设有限位槽,至少部分密封条设于限位槽内,并用于密封膜电极的边框与双极板之间的间隙。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燃料电池密封结构,通过在膜电极的边框上设置限位槽,并使得至少部分密封条设于限位槽内,不仅可有效防止压装过程中密封条错位,而利于保证密封性能,利于保证脊对脊接触面积,而降低接触电阻,从而可保证电堆性能;同时,在组装过程中,也能够快速将密封条安装到限位槽内,可提高组装效率。
Resumen de: CN223414099U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全钒液流电池电堆框板密封结构,包括双极框、双极板和压框,双极板通过压框固定在双极框的第一侧上,压框与双极板围合成第一反应空间,第一反应空间用于通入电解液,双极框上设置有第一进液流道和第一排液流道,压框上设置有多个进液口和多个排液口,多个进液口分别与第一进液流道相连通,以使电解液经由多个进液口流入第一反应空间,多个排液口分别与第一排液流道相连通,以使第一反应空间内的电解液经由多个排液口流入第一排液流道,能够使电解液更加充分、均匀地与双极板接触,电池的化学反应能够更加充分地进行,从而提升了电池的容量和功率密度。
Resumen de: CN223414104U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燃料电池热管理系统、燃料电池及燃料电池汽车,所述燃料电池热管理系统包括:水泵,用于驱动冷却液在所述燃料电池热管理系统内循环流动;两个散热器,用于将流经至所述散热器的冷却液的热量与外界发生热交换;其中,所述散热器之间并联连接;流量调节装置,所述流量调节装置设置于所述第一管路或者第二管路,用于调节流入所述散热器的冷却液的流量;控制器,用于控制所述流量调节装置;所述控制器的信号输出端与所述流量调节装置连接。实现了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调整冷却液在两个并联散热器之间的流量分配,提高散热效率;也可以为燃料电池提供最佳工作温度。
Resumen de: CN223414109U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燃料电池系统水泄漏检测装置,属于燃料电池技术领域。所述燃料电池系统水泄漏检测装置包括泄漏检测传感器、燃料电池、主控板、供水设备、净水设备及废水设备,所述供水设备、净水设备、燃料电池通过管道依次连接,所述净水设备的废水出口与所述废水设备的入口连接,所述供水设备、净水设备及废水设备位于所述泄漏检测传感器的上方,所述泄漏检测传感器、燃料电池、供水设备及废水设备分别与所述主控板连接。本实用新型所述燃料电池系统水泄漏检测装置通过泄漏检测传感器检测燃料电池系统内部是否存在漏水现象,以便工作人员及时实施相应的措施解决漏水问题,避免水泄漏加重而导致燃料电池死机。
Resumen de: CN223414106U
本实用新型涉及燃料电池领域,具体来说是一种控温式气水分离器及具有该气水分离器的燃料电池总成,包括气水分离器本体,所述气水分离器本体包括气水分离器壳体,所述气水分离器壳体上设有气水分离器背板;所述气水分离器背板上设有风冷机构;所述风冷机构包括设置气水分离器背板上的散热风扇;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气水分离器,通过盖板挡板与盖板外壁与内部氢气进行有效换热,同时外部盖板散热翅片通过风扇控制散热功率,通过温度传感器联合控制内部温度;通过以上措施可有效控制水分温度,在氢气湿度过高时降低温度分离更多水;需要更高的湿度时可减少散热使氢气水分更多进入燃料电池内。
Resumen de: CN223414110U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出一种紧凑型燃料电池热电联供系统。其中,所述的燃料电池热电联供系统包括集装箱体、隔板、燃料电池模块、电气模块、板换模块和散热模块。所述隔板设置在所述集装箱体内以将所述安装腔分隔成多个功能舱,多个所述功能舱包括相邻的燃电舱室和氢气阀路舱室;燃料电池模块包括燃料电池和氢气阀路系统,燃料电池设置在燃电舱室内,氢气阀路系统设置在氢气阀路舱室内;电气模块、板换模块和散热模块对应地设置在所述功能舱内,板换模块和散热模块并联地与燃料电池模块连接。可以理解的是,燃料电池和氢气阀路系统相邻设置。因此,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燃料电池热电联供系统具有提高内部布局的紧凑度的优点。
Resumen de: CN223414108U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测试阶段的多电堆固定式氢燃料发电系统,包括多个并联排列的单元电堆;空气供应总管道上连接有多个空气供应分支管道,多个空气供应分支管道分别连接在多个单元电堆的空气进口端,多个单元电堆的空气出口端分别连接有多个空气循环分支管道,多个空气循环分支管道连接在空气循环总管道上,在空气供应分支管道上设有歧管,歧管上安装有压力传感器;氢气供应总管道上连接有多个氢气供应分支管道,多个氢气供应分支管道分别连接在多个单元电堆的氢气进口端,多个单元电堆的氢气出口端分别连接有多个氢气循环分支管道;控制器与压力传感器电连接。本申请能够达到通过直观观测每个单元电堆的进气压力从而调控总管道的压力,进而提高发电效率的目的。
Resumen de: CN223414569U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风冷型氢燃料电池小型动力箱,包括箱体、锂电池、风冷型氢燃料电池电堆、中压传感器、低压传感器、进气电磁阀、排气电磁阀、控制器以及若干电线,箱体的右外侧设置有可拆卸的侧围板,箱体的右外侧与侧围板形成走线通道,锂电池、风冷型氢燃料电池电堆、中压传感器、低压传感器、进气电磁阀和排气电磁阀分别通过各自电线与控制器电连接,走线通道用于布置若干电线。本方案解决了现有的氢燃料电池箱中,通过在箱体内腔的中部设置走线通道以优化箱体内部的线缆布局,然而,这种布局方式会占据箱体内部一定的空间,进而限制了其他关键组件的布局和容量的问题。
Resumen de: WO2024175350A1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n electrochemical cell (10) having a coated membrane (14), with the top side (16) or bottom side (18) of which at least one porous transport structure (20, 22) is associated, said porous transport structure being surrounded by a frame (28, 30). The frame (28, 30) as such has an internal stress such that the frame transitions, during mounting, from a standing position (56) into a mounted position (58), or the frame (28, 30) comprises a number of spring elements (60) which are provided with a profile (64) and which move an inner wall (74) of the frame (28, 30) into sealing contact (72) with the at least one porous transport structure (20, 22) after the frame has been mounted. The invention also relates to the use of the electrochemical cell (10) in a PEM electrolyzer (82) or a PEM fuel cell.
Resumen de: CN120749189A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固态电解质填料、固态电解质的制备方法及固态电池,包括:将1、3‑二氨基胍盐酸盐加入到乙醇溶解,得到第一混合液;将硝基水杨醛加入到第一混合液中,得到第二混合液;对第二混合液进行固液分离,得到第一固态电解质填料。第一固态电解质填料,可以与聚氧化乙烯复合制备固态电解质,阴离子脱离后,阳离子的空位锚定TFSI‑,电荷转移至TFSI‑上,促进了C‑F键的断裂,形成氟化锂,同时填料包含的氯离子可与锂离子结合,形成氯化锂,继而生成复合相LiF‑LiCl的SEI,在同温度下比氟化锂含量更高的固态电解质产生的SEI层具有更低的锂沉积成核过电位、更高的对锂循环稳定性以及更长的锂金属全电池循环寿命。
Resumen de: CN120749181A
本发明涉及一种钒液流电池电解液除杂装置及方法,钒液流电池电解液除杂装置包括除杂电池、充放电电池、充放电仪、正极储液罐、负极储液罐,除杂电池和充放电电池均包括依次贴合的正极集流板、正极石墨板、正极塑胶垫片、离子交换膜、负极塑胶垫片、负极石墨板、负极集流板,正极塑胶垫片中部嵌设有正极电极,负极塑胶垫片中部嵌设有负极电极,正极石墨板和负极石墨板内均设有流道,正极石墨板的流道两端均通过管路接于正极储液罐,负极石墨板的流道两端均通过管路接于负极储液罐,正极集流板和负极集流板均电性接于充放电仪。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电沉积技术结合控制外加电压来控制电解液中金属的沉积,操作简单、安全环保且成本低。
Resumen de: CN120749196A
本发明涉及燃料电池电堆压装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电堆压装装置及其压装方法,该电堆压装装置包括连接座和多个浮动压块,连接座设置有压力腔,以及与压力腔连通的接口,接口用于向压力腔输入压缩气体,压力腔包括连通腔室和与连通腔室连通的多个分腔室;多个浮动压块的一端一一对应地滑动设置于多个分腔室内,每个浮动压块的另一端伸出对应的分腔室且用于对待封装的燃料电池电堆施加压紧力,能够通过多个浮动压块对多个燃料电池电堆同步进行封装作业以保证作业效率,并且能够适应因零部件加工误差所导致的不同的燃料电池电堆的实际封装高度上存在差异的情况,还能够保证对各个燃料电池电堆的封装力大小相等,提升封装后成品的质量稳定性。
Resumen de: CN120737739A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用于SOFC电堆的玻璃胶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技术领域。本申请的用于SOFC电堆的玻璃胶组合物包括以下质量百分数组分:40%‑60%的SiO2、10%‑25%的B2O3、5%‑15%的Al2O3、5%‑15%的CaO、5%‑20%的BaO以及1%‑5%的ZrO2。本申请通过对配方进行调节,利用ZrO2抗Cr扩散(0.04μm)、BaO和CaO协同调节热膨胀系数(9*10‑6K‑1~11*10‑6K‑1)以及B2O3优化挥发性(<1%),同时在850℃下1000小时漏气率<0.01sccm/cm,显著降低了漏气率。本申请解决了SOFC密封中的热膨胀不匹配、挥发性和界面反应等问题,提升了电堆的长期稳定性,满足单电池及多电池堆的热膨胀匹配、化学稳定性和长期耐久性需求。
Resumen de: CN120749853A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燃料电池耦合液流电池的供能系统及其运行控制方法。其中供能系统包括基础供能单元、储能调峰单元、可再生能源发电单元、电解制氢单元、储氢单元、一级余热回收利用单元、二级余热回收利用单元以及储热单元。基础供能单元用于提供目标建筑群的基础电力负荷;储能调峰单元用于提供目标建筑群的波动电力负荷;一级余热回收利用单元接收燃料电池发电产生的一级余热,用于室内供暖或室内制冷;二级余热回收利用单元直接接收一级余热或者来自一级余热回收利用单元的二级余热,用于预热电解水和/或储氢单元。本申请通过设置有一级余热回收利用单元以及二级余热回收利用单元,将余热根据需求进行多级利用,余热利用率较高。
Resumen de: CN120742106A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G‑WD与优化TCN‑Transformer模型的PEMFC寿命预测方法,涉及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技术领域。本发明将以斯皮尔曼相关性分析的方法得到的相关性强的物理参数与每小时提取的数据中的时域、频域、熵、小波特征结合,除此之外还结合了优化小波分解后的重构数据作为多特征输入,使得TCN‑Transformer时序模型有更多维度的特征可以进行学习与训练,并且使用优化的TCN‑Transformer模型增强了预测性能,提供了一种PEMFC寿命预测的方法。
Resumen de: WO2024175345A1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membrane/electrode assembly (1) for an electrochemical cell, in particular for a fuel cell or an electrolysis cell, having a membrane (2), which is arranged between two transporting layers (3, 4) and, in at least a peripheral region (5), between two frame parts (6.1, 6.2) of a frame (6), wherein the frame parts (6.1, 6.2) butt respectively in a butting region (7, 8) against the transporting layer (3, 4) arranged on the same side of the membrane (2) and wherein the frame parts (6.1, 6.2) are formed with different widths, and therefore the butting regions (7, 8) on the two sides of the membrane (2) are offset in relation to one another. According to the invention, in the wider frame part (6.2) a clearance (9) is formed on the membrane side, the clearance lying opposite the butting region (7) on the other side of the membrane (2). The invention also relates to an electrochemical cell with a membrane/electrode assembly (1) according to the invention.
Resumen de: CN120741209A
本发明涉及燃料电池安全性检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燃料电池检测装置,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顶端侧壁开设有第一槽口,所述第一槽口内侧壁设置有密封板,所述密封板底端侧壁开设有第一密封槽,所述支撑架顶端侧壁开设有第二密封槽,所述支撑架顶端放置有电池本体,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燃料电池检测装置,通过振动机构与温度调试组件,可模拟不同的温度与细小振动,复现船舶行驶中的颠簸、高低温等场景,使检测结果更贴近实际应用需求,并且通过第三电机与角度传感器实现穿刺多角度调节,结合第一电动滑块与第三电动滑块,可精准测试电池表面任意区域在不同撞击方向下的抗损伤能力。
Resumen de: CN120735660A
一种氢燃料车辆的安全管控方法及装置,涉及燃料电池汽车安全监控领域,其中方法包括:当车辆处于氢气加注状态、密闭空间或高温环境时,调整预警等级表中相关预警参数对应的预警等级;预警等级表包括多种预警参数,每种预警参数根据数值范围被分为多个区间,每个区间对应一个预警等级;若当前时刻的车速和车辆行驶里程不满足预设条件时,分别调整预警等级表中相关预警参数对应的预警等级;采集车辆当前时刻各预警参数的数值,在调整后的预警等级表中根据各数值所属区间分别匹配到对应的预警等级,根据预设规则输出最终预警等级。本方法针对车辆的不同工作状态及外界环境进行差异化的安全控制,提高了氢燃料车辆在运营过程中的安全性。
Resumen de: CN120749177A
本公开属于催化剂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铂纳米氧还原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铂纳米氧还原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MOF衍生碳材料分散于去离子水和乙醇的混合溶液中,根据其Zeta电位的正负选择带负电荷或正电荷的含铂配位单元的化合物,在室温下搅拌,利用静电作用力使两者充分吸附,得到反应溶液;将所述反应溶液蒸干,然后于氢气还原性气氛中,在300~600℃下进行还原反应,得到所述铂纳米氧还原催化剂。所得催化剂应用于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一方面微孔限域效应提升铂纳米颗粒的稳定性、避免全氟磺酸等高分子电解质的毒化,另一方面孔道相互联通有效增强传质、使得限域后的催化剂表现出优异的催化活性。
Resumen de: CN120749192A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有机小分子的电化学性能提升方法及液流电池,涉及有机液流电池技术领域。电化学性能提升方法包括:在电解池两侧设置磁场发生装置,将有机小分子加入电解池中,将电解池通电,并开启磁场发生装置,将磁场发生装置产生的磁场施加于电解池上;或者,在液流电池周边设置磁场发生装置,将有机小分子加入液流电池中,对液流电池进行充放电,并开启磁场发生装置,将磁场发生装置产生的磁场施加于液流电池上。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液流电池,包括电解液,电解液含有所述方法处理后的有机小分子。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利用磁场影响所述有机小分子的共价键得失电子而提升分子扩散速度,从而提升有机小分子的电化学性能。
Resumen de: CN120749188A
本发明涉及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技术领域,提出了一种磺化UiO‑66‑NH2‑OH改性磺化聚醚砜质子交换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氯化锆、2‑氨基对苯二甲酸、2‑羟基对苯二甲酸、调节剂溶于极性溶剂中,进行溶剂热反应,得到UiO‑66‑NH2‑OH;S2、将UiO‑66‑NH2‑OH进行磺化反应,得到磺化UiO‑66‑NH2‑OH;S3、将聚醚砜进行磺化反应,得到磺化聚醚砜;S4、将磺化UiO‑66‑NH2‑OH和磺化聚醚砜,混合均匀,得到复合改性溶液;S5、将复合改性溶液滴于玻璃板上,刮涂,得到质子交换膜。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解决了相关技术中质子交换膜耐水解稳定性差、质子电导率差的问题。
Resumen de: CN120749180A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供氢系统燃料电池叉车,包括带有电池仓的叉车本体,还包括上供氢系统和下供氢系统,上供氢系统设于叉车本体的平衡重上,下供氢系统设于叉车本体的电池仓内。本发明还公开了该多供氢系统燃料电池叉车的氢安全控制方法。本发明中上供氢系统和下供氢系统组成双供氢系统,为燃料电池叉车提供双倍续航,满足更长作业需求。本发明通过氢气紧急排放管、上氢浓度传感器及下氢浓度传感器等装置可及时发现氢气泄露隐患并有效防止氢气爆炸的风险,可辅助双供氢系统更安全地运行。
Nº publicación: CN120749185A 03/10/2025
Solicitante:
同济大学
Resumen de: CN120749185A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氢燃料电池测试台架气体供给系统变压力控制方法,包括:判断是否进入“需求流量不变且需求压力改变”模式;上述步骤当判断为是,则计算得到质量流量控制器需要额外增加的质量流量;设定质量流量控制器目标流量为氢燃料电池电堆需求流量;判断是否“当前时刻氢燃料电池电堆实际入口压力已经偏离需求压力超过阈值”;上述步骤当判断为是,则计算背压阀开度修正值;判断“当前计时时间是否已经达到”,将背压阀开度调节恢复到以氢燃料电池电堆气体腔体需求入口压力为闭环控制目标。根据本发明,提高氢燃料电池电堆测试台架压力动态响应能力,同时减小氢燃料电池电堆实际气体流量变化幅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