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nisterio de Industria, Turismo y Comercio LogoMinisterior
 

Nanomateriales de carbono

Resultados 189 resultados
LastUpdate Última actualización 06/07/2025 [07:21:00]
pdfxls
Solicitudes publicadas en los últimos 60 días (excluida automoción) / Applications published in the last 60 days (Automotion publications excluded)
Resultados 1 a 25 de 189 nextPage  

一种寡壁碳纳米管生产用管式炉

NºPublicación:  CN120252353A 04/07/2025
Solicitante: 
江苏希诚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CN_120252353_PA

Resumen de: CN120252353A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寡壁碳纳米管生产用管式炉,涉及管式炉技术领域,所述管式炉包括炉管、旋转组件和进料构件,所述炉管包括进料部和加热部,所述加热部两侧设置有第一螺纹部、第二螺纹部,所述进料构件包括放料组件和推料组件,所述放料组件包括进料桶、进料管、进料阀和落料管,所述推料组件包括推料杆、推料头、推料气缸和进气管,所述推料气缸驱动所述推料杆向前推出,所述推料头将所述落料管内的物料推入所述炉管中。本发明的一种寡壁碳纳米管生产用管式炉,能够将物料集中于炉管中央,确保物料在加热过程中受热均匀,不仅提高了寡壁碳纳米管的生长质量,还显著提升了产品的纯度和一致性。

碳源混合气CVD包覆硅碳负极材料和制备方法及锂离子电池

NºPublicación:  CN120261549A 04/07/2025
Solicitante: 
常州硅源新能材料有限公司
CN_120261549_A

Resumen de: CN120261549A

本发明涉及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碳源混合气CVD包覆硅碳负极材料和制备方法及锂离子电池,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硅碳材料的制备:将多孔碳置于设备内,调控气速和设备动态转动速率,使其均匀分散,升温至380‑650℃,通入浓度为5‑50%的硅烷混合气,形成硅碳材料;2)混合气碳包覆硅碳材料:将不同比例的混合气源通入设备内,调控气速和设备动态转动速率,使其均匀分散,升温至450‑700℃,实现硅碳材料表面均匀碳包覆。本发明解决了单一乙炔自聚反应产生的爆炸问题;而且,均匀碳包覆隔绝了电解液和纳米硅直接接触产生的副反应问题,提高硅碳材料的稳定性。

一种纳米增强型生物质制氢膜电极一体化装置及制备方法

NºPublicación:  CN120250011A 04/07/2025
Solicitante: 
河北北方学院

Resumen de: CN120250011A

本发明涉及制氢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纳米增强型生物质制氢膜电极一体化装置及制备方法,包括罐体,罐体内部通过螺栓安装有两个膜电极组件,且膜电极组件一侧外壁通过螺栓安装有壳体,壳体一侧外壁开设有排气孔,两个膜电极组件之间为反应区,其中一个壳体与罐体内壁一侧之间为氢气区;本发明通过将质子交换膜、蜂窝管架及扩散膜集成于U形架内,实现催化、传质与分离功能的高度协同,使得反应区内生物质转化效率大大提升,并且多孔喷淋管与注料口配合,可以实现生物质浆料均匀分布,避免局部过热或反应物浓度不均,提高氢气产率稳定性,同时氢气区与氧气区通过滤膜物理隔离,结合排气管定向导出气体,能够避免交叉污染提高了氢气回收率。

二硒化铁/氮硫共掺杂碳纳米片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NºPublicación:  CN120246934A 04/07/2025
Solicitante: 
江苏大学

Resumen de: CN120246934A

本发明属于纳米复合材料技术领域,涉及一种二硒化铁/氮硫共掺杂碳纳米片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将纤维素、碳酸氢钠和硫脲置于研钵中,研磨均匀,置于管式炉中,惰性气体保护下高温煅烧,自然冷却,离心分离收集煅烧后的粉末,得氮硫共掺杂碳纳米片;将九水合硝酸铁超声分散于乙醇中,油浴中加热至乙醇蒸干,热处理得铁基前驱体;所得铁基前驱体与二氧化硒、氮硫共掺杂碳纳米片超声分散于苯甲醇中,转入聚四氟乙烯内衬的反应釜中,溶剂热反应后即得,复合材料的形貌为二硒化铁纳米粒子均匀密集地附着在氮硫共掺杂碳纳米片表面。本发明简单易行,适合大规模生产,易于工业化实施,有望将其应用于混合型超级电容器的负极。

防控水稻病原真菌病害的牛磺酸碳点材料制备方法和应用

NºPublicación:  CN120240467A 04/07/2025
Solicitante: 
云南农业大学

Resumen de: CN120240467A

本发明涉及生物工程领域,具体是一种防控水稻病原真菌病害的牛磺酸碳点材料制备方法和应用,将用超纯水及酒精清洗过的高纯铂金丝为阴极和阳极置于50%牛磺酸(Taurine)溶液中,持续电解,得到牛磺酸纳米分散液,将牛磺酸纳米分散液用定性滤纸过滤,高速离心,超纯水透析,即获得所述牛磺酸碳点材料。该牛磺酸碳点材料中的纳米颗粒的粒径为2~5 nm,存在无序的晶体结构,表面具有含氧、含硫官能团。牛磺酸碳点材料可有效抑制稻瘟病菌、胡麻叶斑病菌的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因此,利用该牛磺酸碳点材料预处理水稻,可以有效地降低稻瘟病和胡麻叶斑病的发生。

一种卟啉功能化碳纳米管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NºPublicación:  CN120246995A 04/07/2025
Solicitante: 
湘潭大学

Resumen de: CN120246995A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卟啉功能化碳纳米管复合物,由中‑四(4‑羧基苯基)卟啉通过酰胺键共价连接在氨基化碳纳米管的表面形成的复合物。通过氨基‑羧基缩合形成稳定的酰胺键连接,其键能显著高于酯键。本发明还提出一种卟啉功能化碳纳米管复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采用N,N'‑二环己基碳二亚胺与N‑羟基琥珀酰亚胺组成的催化体系对中‑四(4‑羧基苯基)卟啉进行羧基活化处理;将氨基化碳纳米管于N,N‑二甲基甲酰胺中超声,加入到步骤一制得的活化后的中‑四(4‑羧基苯基)卟啉溶液中,室温下搅拌反应,抽滤,冷冻干燥,即得到目的产物卟啉功能化碳纳米管复合物。采用温和的室温搅拌工艺,完全避免了溶剂热法对高温高压设备的依赖,显著降低了生产成本。

一种石墨烯厚膜的制备方法

NºPublicación:  CN120246999A 04/07/2025
Solicitante: 
湖南理工学院
CN_120246999_PA

Resumen de: CN120246999A

本发明属于石墨烯膜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石墨烯厚膜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包括:将硼酸水溶液与氧化石墨烯分散液进行混合,得到硼酸/氧化石墨烯的混合分散液;将硼酸/氧化石墨烯的混合分散液涂覆后,蒸发溶剂,制成硼酸掺杂氧化石墨烯膜;将数层硼酸掺杂氧化石墨烯膜堆叠后进行加压处理后,于惰性气氛中进行退火处理,得到石墨烯厚膜。本发明的制备方法不仅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石墨烯厚膜存在的膜界面效应问题,显著提高了石墨烯厚膜的导电性能,还通过简单的堆叠方式,实现了石墨烯厚膜厚度的有效调控,为石墨烯厚膜在电化学储能、电磁屏蔽、散热以及导电领域的应用提供了有力支持。

一种锡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NºPublicación:  CN120261514A 04/07/2025
Solicitante: 
湖南立方新能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湖南钠方新能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CN_120261514_PA

Resumen de: CN120261514A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锡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储能电池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的锡碳复合材料,包括含有相互连通的孔道的多孔硬碳和填充在孔道中的碳包覆锡纳米点,所述锡碳复合材料具有合适的孔道结构,配合孔道中的碳包覆锡纳米点协同提高了材料的电化学性能,以该材料作为工作电极组装的钠离子电池的负极的容量、首次库效、循环寿命、快充性能得到优化。

一种生蚝壳碳点及其制备方法和施用方法

NºPublicación:  CN120246990A 04/07/2025
Solicitante: 
华南农业大学广东大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Resumen de: CN120246990A

本发明涉及作物种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生蚝壳碳点及其制备方法和施用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步骤一、清洗生蚝壳外部泥沙,使用酸性溶液进行清洗,步骤二、将清洗后的生蚝壳置于烘箱中烘干水份,随后粉碎生蚝壳,得到生蚝壳粉末,步骤三、将生蚝壳粉末置于500~800℃下进行热处理,使得热解生蚝壳中的有机物和矿物质;步骤四、将热解后的生蚝壳粉末、表面活性剂和去离子水充分混合,超声处理后加入聚四氟乙烯内衬反应釜中,置入烘箱150~200℃反应5~6h,反应结束后,反应釜冷却至室温,使用砂芯漏斗透过滤膜,最后旋蒸样品液后,冷冻干燥后,得到生蚝壳碳点。

一种硅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NºPublicación:  CN120261519A 04/07/2025
Solicitante: 
瑞浦兰钧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Resumen de: CN120261519A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硅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涉及电池的技术领域。本发明所述硅负极材料包括NiCoMg‑LDH薄片、附在NiCoMg‑LDH薄片表面的石墨烯层以及贯穿于石墨烯层和NiCoMg‑LDH薄片表面的硅纳米线,且所述硅纳米线表面包覆碳层。本发明通过尿素辅助共沉淀的方法制备了NiCoMg‑LDH薄片,然后通过CVD沉积的方法在NiCoMg‑LDH薄片表面生长石墨烯层以及生长贯穿于石墨烯层和NiCoMg‑LDH薄片表面的硅纳米线,且硅纳米线表面包覆碳层,可以构建稳定的导电网络,有效降低电池内阻,改善电池倍率性能。

一种超大管径碳纳米管的制备方法

NºPublicación:  CN120246993A 04/07/2025
Solicitante: 
三瑞新材料(淄博)有限公司

Resumen de: CN120246993A

本发明涉及碳纳米管材料的制备技术领域,提供一种超大管径碳纳米管的制备方法,通过在气相白炭黑表面附着活性物质与促进剂形成催化剂前驱体,经高温退火处理后,将其作为催化剂加入流化床或CVD管式炉反应器中进行反应,反应完成后进行预氧化处理,最后经酸洗纯化得到高纯度超大管径碳纳米管。该方法通过控制碳酸铵浓度实现催化剂颗粒尺寸调控,从而实现管径从传统碳纳米管向超大管径的跨越。本发明解决了传统方法中存在的催化剂颗粒团聚、环境污染等问题,优化碳酸铵浓度方案,实现了最佳的催化剂络合条件,为超大管径碳纳米管的制备提供了高效、可控的工艺方案。

一种热熔态下自组装宏量制备低碳缺陷石墨烯的方法、制备的低碳缺陷石墨烯

NºPublicación:  CN120246998A 04/07/2025
Solicitante: 
安徽工程大学
CN_120246998_PA

Resumen de: CN120246998A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热熔态下自组装宏量制备低碳缺陷石墨烯的方法、制备的低碳缺陷石墨烯,将金属羟基羧酸盐加热到熔点并恒温,然后升温到碳化温度,碳化温度下恒温后,即得。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以金属离子的羟基羧酸盐为碳源前驱体在熔融态下自组装制备得到石墨烯;通过调变其在熔融态下恒温自组装时间,实现低碳缺陷石墨烯的宏量自组装制备。制备方法简单、绿色环保、条件可控、可规模化生产。而且,能够保证产品质量,纯度大大提升。

一种由豆清液制备碳点的方法及其碳点和应用

NºPublicación:  CN120246991A 04/07/2025
Solicitante: 
渤海大学
CN_120246991_PA

Resumen de: CN120246991A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由豆清液制备碳点的加工方法及其碳点和应用,属于纳米材料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豆清液进行水热反应,结束后冷却,然后将冷却后的反应液进行离心,取上清液进行过滤,然后取滤液进行透析,之后将透析液干燥,即得豆清液碳点。本发明通过对豆清液的利用,不仅可以起到废物利用的作用,还能减少环境污染。并且本发明制得的豆清夜碳点分散性好,稳定性佳,能够穿透血脑屏障,抑制Aβ40聚集,应用范围广泛,附加值高。

一种壳寡糖碳量子点、试纸的制备方法及其在四环素类抗生素特异性检测中的应用

NºPublicación:  CN120248876A 04/07/2025
Solicitante: 
辽宁大学
CN_120248876_PA

Resumen de: CN120248876A

本发明公开一种壳寡糖碳量子点、试纸的制备方法及其在四环素类抗生素特异性检测中的应用。以壳寡糖为原料,采用水热法制备出壳寡糖碳量子点。检测方法:将壳寡糖碳量子点充分溶解于水溶液中,向该溶液中加入待测液体。如果待测液体中含有四环素类抗生素,壳寡糖碳量子点将与溶液中的四环素类抗生素结合。使得壳寡糖碳量子点溶液颜色发生显著改变。通过判断滴入待测液体前后壳寡糖碳量子点水溶液的颜色变化,判断待测液体中是否含有四环素类抗生素。此发明在环境监测等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碳纳米管阵列结构及其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NºPublicación:  CN120243413A 04/07/2025
Solicitante: 
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
CN_120243413_A

Resumen de: CN120243413A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碳纳米管阵列结构,其为将碳纳米管分散液置于具有图案化区域的基底上,沿设计取向方向对碳纳米管分散液施加剪切力,使碳纳米管在图案化区域中定向排列得到;其中,所述碳纳米管带有第一电荷,所述沟槽带有与第一电荷相反的第二电荷。本发明利用静电组装的方式,使带电碳纳米管和带电基底以静电组装的方式组装,同时利用剪切力引导碳纳米管在图案化区域中定向排列,实现了碳纳米管取向高度一致、间距均匀可控、可大面积组装。

预分散液、电极组合物、电极浆料、电极及锂离子二次电池

NºPublicación:  CN120266293A 04/07/2025
Solicitante: 
株式会社新能源
KR_20240147862_A

Resumen de: WO2024205258A1

The present application relates to a pre-dispersed solution containing single-walled carbon nanotubes (SWCNTs), and an electrode composition, electrode slurry, electrode, and lithium-ion secondary battery, each comprising same, wherein the pre-dispersed solution contains 0 parts by weight (exclusive) to 1 part by weight (inclusive) of single-walled carbon nanotubes with lengths of 0 µm to 0.2 µm (both exclusive), and at least 15 parts by weight of SWCNTs with lengths of 10 µm (inclusive) to 100 µm (exclusive), relative to 100 parts by weight of the total single-walled carbon nanotubes. The pre-dispersed solution according to the described embodiments has controlled dispersibility and thus can contribute to an improvement in the phase stability of electrode compositions and/or electrode slurries as well as the stability, lifespan, and safety of electrodes and/or lithium-ion secondary batteries.

一种基于湿法转移制备完整性石墨烯的方法

NºPublicación:  CN120247004A 04/07/2025
Solicitante: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CN_120247004_PA

Resumen de: CN120247004A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湿法转移制备完整性石墨烯的方法,方法包括:S1、将金属衬底上的石墨烯表面旋涂PMMA,形成PMMA层/石墨烯薄膜/金属衬底样品;S2、用过硫酸铵溶液刻蚀金属衬底,清洗后,得到PMMA层/石墨烯薄膜样品;S3、将PMMA层/石墨烯薄膜样品与FeCl2/FeCl3混合溶液接触一段时间,清洗,然后将清洗干净的PMMA层/石墨烯薄膜样品转移到目标衬底上,并干燥,形成PMMA层/石墨烯薄膜/目标衬底样品;S4、用丙酮溶解去除PMMA层,得到完整附着在目标衬底上的石墨烯薄膜。本发明中的方法简单易行,可重复性好,能有效提高湿法转移的石墨烯完整性,能够用于大面积石墨烯薄膜的转移。

一种多层碳包覆的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NºPublicación:  CN120246974A 04/07/2025
Solicitante: 
浙江理工大学
CN_120246974_PA

Resumen de: CN120246974A

本发明涉及钠离子电池领域,公开了一种多层碳包覆的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该方法包括:将包含锰源、钠源、磷源、氟源和碳源进行两步球磨得到前驱体粉末,再经过预热、煅烧得到多层碳包覆Na2MnPO4F正极材料。本发明通过简单球磨法制备了多层碳包覆Na2MnPO4F正极材料,具有纳米级尺寸和高结构稳定性。该方法操作简便、成本低、效率高,适合大规模生产。多层碳包覆层均匀覆盖材料表面,构建高效导电网络,提升电子传输效率,优化充放电性能。碳包覆层还增加比表面积,提供更多钠离子活性位点,提高比容量。在电化学反应中,碳包覆层有效缓冲体积变化应力,减少结构坍塌,显著提升材料稳定性和电池寿命。

单壁碳纳米管生产用电弧炉

NºPublicación:  CN120252378A 04/07/2025
Solicitante: 
江苏希诚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CN_120252378_PA

Resumen de: CN120252378A

本发明适用于电弧炉技术领域,提供了单壁碳纳米管生产用电弧炉,包括炉体、贯穿炉体设置的石墨电极和吹扫组件、与炉体分别连通的抽吸组件和循环组件以及设置在抽吸组件和循环组件之间的收集料仓,所述石墨电极包括阳极石墨棒和阴极石墨棒,所述抽吸组件包括抽吸气泵以及与抽吸气泵连通的第一抽吸管道和第二抽吸管道,所述收集料仓底部设置有可开合的落料板。该装置解决了惰性气体吹扫造成部分单壁碳纳米管附着在电弧炉内壁形成团聚,吹扫过程中高温惰性气体不能得到利用的问题,达到了利用气流的流化作用收集单壁碳纳米管,使单壁碳纳米管在气流中均匀分散,减少团聚,同时还能对高温惰性气体进行循环利用的效果。

氮掺杂碳纳米管及其制备方法、正极极片和锂离子电池

NºPublicación:  CN120246994A 04/07/2025
Solicitante: 
江苏天合储能有限公司
CN_120246994_PA

Resumen de: CN120246994A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氮掺杂碳纳米管及其制备方法、正极极片和锂离子电池,具体的制备过程为:先通过酸洗的方式在碳纳米管的表面修饰一些羧基、羟基等亲水基团,降低碳纳米管间的范德华力改善分散性,以烟酰胺类化合物作为氮源,与酸洗后的碳纳米管在水溶液中搅拌分散均匀后干燥,形成前驱体,并对该前驱体进行高温煅烧;掺杂后的碳纳米管表面的碳原子被氮原子取代,形成吡啶氮和石墨氮,可以破坏碳骨架的电子和自旋特性,氮原子会充当电子供体,有利于调控碳纳米管的导电性和对锂离子的嵌入能力,上述制备方法能够提高氮掺杂碳纳米管的分散性以及碳纳米管的导电性,降低正极极片的内阻,并最终提高锂离子电池的倍率性能和循环性能。

用于辐射屏蔽的碳纳米结构复合材料及其制造和使用方法

NºPublicación:  CN120266223A 04/07/2025
Solicitante: 
卡尔拜斯有限公司
CN_120266223_PA

Resumen de: WO2024073763A1

Carbon nanostructure-based composites and methods of making and using thereof are described. The carbon nanostructure-based composites may be single-layered or multi-tiered composites. Such composites can be useful for radiation shielding, such as experienced by spacecraft and space satellites.

一种纳米分散强化磷酸铁锂颗粒压实的制备方法

NºPublicación:  CN120246970A 04/07/2025
Solicitante: 
广东省锐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CN_120246970_A

Resumen de: CN120246970A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纳米分散强化磷酸铁锂颗粒压实的制备方法,涉及磷酸铁锂颗粒制备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按照预设混合反应方案对锂源、铁源和磷源溶液的PH值和浓度进行混合反应,引入纳米碳管,采用超声分散方式进行磷酸铁锂颗粒分散,并利用激光粒度分析仪按照预设监测频率对粒径分布进行监测,获得颗粒粒径分布结果序列;获得第一调整分散参数;获得预处理球形磷酸铁锂颗粒集合;进行压实密度认证,若压实密度认证成功,获得制备完成的强化磷酸铁锂颗粒集合。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磷酸铁锂颗粒压实紧密度无法满足要求,制备可靠性低的技术问题,达到了提高磷酸铁锂颗粒压实紧密性的技术效果。

一种复合柔性电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NºPublicación:  CN120246996A 04/07/2025
Solicitante: 
中科瀚喆(常州)净化技术有限公司
CN_120246996_A

Resumen de: CN120246996A

本发明属于电化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复合柔性电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将碳纳米管进行磺酸改性,使其表面增加含硫基团,得到含硫碳纳米管;然后使用高锰酸钾进行锰改性,得到改性碳纳米管;将铜盐和锰盐混合,制备锰基氧化物;将锰基氧化物进行酸处理,得到酸化氧化物;将酸化氧化物与改性碳纳米管一同混合,加稀氨水充分反应,然后再热处理;成膜后得到复合柔性电极材料。本发明的复合柔性电极材料的柔韧性好,且比容量高,循环稳定性好。

碳纳米管及其制备方法

NºPublicación:  CN120246992A 04/07/2025
Solicitante: 
SK\u65B0\u6280\u672F\u682A\u5F0F\u4F1A\u793E
CN_120246992_A

Resumen de: US2025214842A1

A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carbon nanotubes according to embodiments of the present disclosure includes injecting a carbon source, a metal catalyst, a cocatalyst and a transport gas into a reactor, and heating the reactor to manufacture carbon nanotubes. A ratio of a molar flow rate of the carbon source to a molar flow rate of the metal catalyst is 350 to 1,300.

生物质废弃物制备碳纳米洋葱的方法、碳纳米洋葱及其应用

Nº publicación: CN120246997A 04/07/2025

Solicitante:

安徽量芯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CN_120246997_A

Resumen de: CN120246997A

本发明提供生物质废弃物制备碳纳米洋葱的方法,包括:生物质废弃物经碳化处理后进行研磨,得到生物质碳粉;将生物质碳粉转移至无水乙醇中,搅拌,然后加入碳酸钾溶液,搅拌后离心,收集上清液;混合上清液与稀硝酸溶液,搅拌,得到混合液;以混合液为原料,进行水热处理,得到碳纳米洋葱。该方法操作简单、反应条件温和、原料来源广、副产物少、所需成本低、对环境影响小、所需设备投资小、能耗低,且能制备性能优异的碳纳米洋葱,在电化学储能、催化剂载体、导电填料、吸附剂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traduci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