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sstract of: CN223178848U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尾气燃烧装置,属于燃料电池技术领域,该尾气燃烧装置用于固态燃料电池,尾气燃烧装置包括:壳体、通气格栅和点火装置,壳体具有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第一通道适于与固态燃料电池的阳极尾气出口连通,第二通道适于与固态燃料电池的阴极尾气出口连通,通气格栅将第二通道分隔为进气空间和燃烧空间,通气格栅具有通气孔和连接通道,点火装置至少部分设于燃烧空间内,点火装置用于点燃燃烧空间内的气体。尾气燃烧装置可净化处理固态燃料电池的尾气,固态燃料电池的阴极尾气和阳极尾气可在通气格栅的通气孔处充分混合后在燃烧空间被点火装置点燃,以消除阳极尾气中的污染物,降低污染物的排放。
Absstract of: CN120399213A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磺化聚芳醚酮(砜)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属于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技术领域。该磺化聚芳醚酮(砜)的结构式为:#imgabs0#该磺化聚芳醚酮(砜)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1)制备含羧基的聚芳醚酮(砜);(2)制备含NHS酯基的聚芳醚酮(砜);(3)制备磺化聚芳醚酮(砜)。由本发明磺化聚芳醚酮(砜)制得的系列质子交换膜具有较高的质子传导率和良好的尺寸稳定性,并且在高温下仍具有一定质子传导能力,在80℃时的质子传导率最高可达到0.183S/cm,而此时的溶胀率只有8.2%。
Absstract of: CN120396780A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增程式燃料电池动力系统的自适应功率分配控制方法,所述增程式燃料电池动力系统包括燃料电池和其他动力源;在整个运行周期内,首先进入待机模式;在待机模式下,系统持续监测判断条件,在满足条件一的情况下,系统进入其他动力源直驱模式,此模式下,其他动力源为车辆提供动力;在满足条件二的情况下,系统进入模式燃电直驱模式,此模式下,燃料电池为车辆提供动力;在满足条件三的情况下,系统进入燃电直驱&充电模式,此模式下,燃料电池在为车辆提供动力的同时还为其他动力源充电;本发明中的控制方法能够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精准的功率分配,确保燃料电池和其他动力源之间的协同工作达到最佳状态。
Absstract of: US2025246644A1
To provide a fuel cell capable of suppressing deterioration in power generation performance. A fuel cell, wherein the fuel cell comprises at least a power generation unit and a pair of separators sandwiching the power generation unit; wherein each of the pair of separators has a groove constituting a flow path; wherein the power generation unit comprises a gas diffusion layer; and wherein, in a region of the power generation unit, a surface pressure on an upstream side of an oxidant gas flow direction is larger than a surface pressure on a downstream side of the oxidant gas flow direction.
Absstract of: CN120413737A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压紧装置和燃料电池堆。该压紧装置用于燃料电池堆,燃料电池堆包括端板、绝缘板和堆芯,绝缘板设于堆芯和端板之间,压紧装置适于安装在端板和绝缘板之间,压紧装置包括移动楔块、固定楔块和调节组件,调节组件可驱动移动楔块沿固定楔块的斜面的倾斜方向移动,以调节端板和绝缘板之间的间距,从而调节绝缘板对堆芯提供的压缩力,压紧装置对堆芯受到压缩力的调节操作方便可靠,以便于燃料电池堆的装配和维护,另外,调节组件的第一弹性件可自动补偿堆芯的压缩力损失,可增加燃料电池堆两次维护之间的时间间隔,从而有利于减少燃料电池堆在使用寿命内的维护次数。
Absstract of: CN120413711A
本发明涉及液流电池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液流电池系统及电堆健康监测方法,所述电堆健康监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电堆开始充电;步骤S2:恒流充电模式充电,系统按照电池串并联关系自动计算单电池充电电压至1.18v;步骤S3:恒压充电模式充电,系统自动计算单电池至OCV=1.1v;步骤S4:在充电过程中,每5min停止一次充放电,泵持续运行30S,系统自动计算单电池的OCV;步骤S5:记录每次停机时的开路电压和停机前的电流;步骤S6:将每组数值,分别代入公式计算电堆内阻;本发明通过计算电池内阻进行电堆健康检测,若电堆不符合运行内阻条件时更换新的电堆,提高了液流电池的安全性能。
Absstract of: CN120413717A
本发明公开一种燃料电池的增湿管理方法及系统。其中,燃料电池的增湿管理方法应用于包含燃料电池和动力电池的能量系统中。所述方法包括:判断处于正常运行模式下的燃料电池膜电极是否处于过干状态;若是,则控制燃料电池进入如下两种增湿模式之一:(i)待机保氢模式:燃料电池的冷却回路的水温在温度阈值以上,燃料电池的空气路关断,氢气路的氢压周期性维持至目标氢压且循环泵周期性启动;(ii)高湿低温模式:调整燃料电池电堆的入口水温以及出口水温和入口水温的温度差,以使得燃料电池阴极入口相对湿度大于湿度阈值;其中,当动力电池SOC大于预设的荷电阈值进入所述待机保氢模式,当动力电池SOC不大于预设的荷电阈值进入所述高湿低温模式。
Absstract of: CN223181155U
本实用新型涉及燃料电池领域,具体为一种燃料电池流量计接头与滤网配合结构。其包括流量计接头和滤网;流量计接头一端具有内环面和位于内环面内侧一端的台阶部,内环面上设置有卡槽;滤网包括主体环部和一体连接在主体环部内侧的网状的筋板部,主体环部穿设在内环面内侧且端部抵接在台阶部处,主体环部外周面具有卡在卡槽处的卡扣部。本实用新型将流量计接头和滤网分体式设计,卡扣连接,便于更换滤网,且降低了生产成本。
Absstract of: CN223181156U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单边框膜电极封装结构,属于燃料电池技术领域,包括催化剂涂布膜、第一气体扩散层、膜电极边框和第二气体扩散层,所述催化剂涂布膜通过第一胶黏剂层粘接所述第一气体扩散层,所述催化剂涂布膜和所述膜电极边框之间设有胶膜,所述胶膜和膜电极边框通过第二胶黏剂层与第二气体扩散层粘接。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膜电极封装结构为单边框,膜电极边框及粘接剂的材料成本至少节省50%,有效的降低使用成本,同时采用单边框结构没有两层边框对贴过程,减少了气泡的产生,且不存在边框对位问题,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及良品率。
Absstract of: WO2024133037A1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a double-skinned plate (1) incorporating channels (2) constituting at least one fluid circulation network or circuit, the method essentially comprising a first step of providing two flat aluminium sheets (3 and 3'), followed by a step of joining them together by laser welding, according to a linear pattern (4) tracing the pattern of the circulation channels (2), the two flat aluminium sheets (3 and 3') into a double-skinned plate (1), and finally a step of forming the circulation channels (2) by injecting a pressurised liquid or gaseous fluid (LP) between the two sheets (3 and 3'). This method is characterised in that it also comprises a step of flattening the plate (1) consisting of the two sheets (3 and 3') joined together by laser welding before the step of forming, by pressure deformation, the circulation channels (2).
Absstract of: CN120413712A
一种环境仓内氢燃料电池泄露的预警方法及装置,涉及氢燃料电池技术领域,其中方法包括:获取车载氢燃料电池系统的实际氢气流量、输出功率、当前输出功率下的效率、以及氢气利用率;根据输出功率、当前输出功率下的效率、以及氢气利用率计算理论氢气需求流量;计算理论氢气需求流量与实际氢气流量之间的差值比例;当差值比例高于预设的差值比例阈值时,报警。该方法在环境氢气浓度尚未达到传统检测方法的检测条件时,通过差值比例断定发生氢气泄漏,大幅增强了氢气泄露检测的灵敏度,在氢燃料电池泄露的早期做出预警,从而避免产生更大的安全风险。
Absstract of: CN120413866A
一种对部件进行调温的调温组件。调温组件包括调温回路,调温剂能够在调温回路中循环并且待调温的部件布置在调温回路中,使得能在部件与调温剂之间传递热量。调温组件包括输送装置,用于驱动调温回路中的调温剂。调温组件包括布置在调温回路中的存储容器,用于暂存调温剂。存储容器包括壳体,壳体包围能被调温剂穿流的壳体内部空间,壳体内部空间用于容纳调温剂。存储容器包括流体入口和流体出口,流体入口布置在壳体上并且具有入口开口,用于将调温剂导入到壳体内部空间中,流体出口布置在壳体上并且具有出口开口,用于将穿流壳体内部空间之后的调温剂导出。在存储容器的壳体内部空间中布置有由泡沫材料制成的成型体,成型体能够被调温剂穿流。
Absstract of: CN120413720A
本申请涉及一种多堆燃料电池功率的协同控制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用于目标服务器。所述方法包括:获取电网在历史时间段内的历史发电负荷数据和历史环境数据,并将所述历史发电负荷数据和所述历史环境数据发送至云服务器;接收所述云服务器发送的所述电网的预测需求功率,所述预测需求功率是所述云服务器根据所述历史发电负荷数据和所述历史环境数据确定的;根据所述预测需求功率和多堆燃料电池的性能参数获取所述多堆燃料电池的功率分配结果,所述功率分配结果用于表征所述多堆燃料电池包括的各燃料电池需要向所述电网输出的功率大小。采用本方法能够实现多堆燃料电池输出功率的精准分配。
Absstract of: CN120398297A
本公开提供一种基于风‑氢能源的海水淡化与发电系统,首先利用风力发电机捕获风能并将其转换为电能,然后将转化的电能通过微电网直供或储电装置进行保存,随后将微电网输送的电能或储电装置的电能通过电能调节装置转化为电解槽所能接受的电解范围,使用这些电能通过电解槽对海水进行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将电解后的氢气通过储氢罐或储氢运输船通过氢燃料电池发电系统,转化为电能和生活直接用水。不仅实现了从清洁能源到淡水生产的全流程覆盖,还显著提高了整个系统的能源利用率和经济性,达到了高效节能、环保无污染的目的,并有效降低了运行成本,为解决全球性的水资源和能源危机提供了创新且可行的技术路径。
Absstract of: CN120413738A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液流电池单体的快速拆装紧固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快速拆装紧固装置包括多组C字钢结构由支撑底座、支撑梁、螺旋调整机构、接触垫片共同组成,其使用方法是通过四组C字钢结构通过接触垫片直接夹紧电池单体四个角,并通过上部螺纹旋钮进行微调、拆卸和安装。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通过C字钢结构夹紧和螺纹旋钮微调机制实现快速拆装的电池单体紧固装置,通过在电池外部采用夹紧设计,优化电池单体安装、拆卸与维护流程,降低后期出现电解液渗漏的可能性,从而提高全钒液流电池系统的运行效率和降低维护成本,降低工艺难度。
Absstract of: CN120393666A
本发明提出一种用于LNG或甲醇燃料船舶燃烧前的高效低能耗碳捕集系统,其包括:空分装置、气体发生器、变换反应器、船上锅炉、吸收塔、热交换系统、解析塔、CO2储罐、氢燃料电池、余热回收装置、蒸汽透平机和冷凝器,所述吸收塔的顶部或上半部设置有膜分离模块,并通过管道与吸收塔体连接,用于实现氢气的分离纯化。该系统一方面通过有效的废热管理,可以降低能源消耗,另一方面,通过分离纯化技术,实现CO2与H2的有效分离,获得高纯度CO2和H2,便于存储和供应给氢燃料电池。
Absstract of: CN120400882A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中熵镍基金属有机框架纳米阵列电极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涉及电极技术领域,所述中熵镍基金属有机框架纳米阵列电极,包括导电网状基底以及负载于所述导电网状基底上的中熵镍基金属有机框架纳米片,所述中熵镍基金属有机框架纳米片是由镍氰化钾制成的配体和金属节点构成,所述金属节点由Ni2+以及Co2+、Fe3+、Cr3+中选择的二种或三种金属离子制成;该电极的制备方法简单高效,所用原料为金属可溶盐和镍氰化钾,相较于工业应用的贵金属基催化剂,成本低廉,可直接作为自支撑电极用于电催化尿素氧化反应,且性能优异。
Absstract of: CN120413719A
一种微生物燃料电池的非线性最优控制方法,涉及能源控制技术领域,本发明的非线性最优控制器可以直接针对非线性系统进行控制器设计;通过使用非线性最优控制,来控制微生物燃料电池输入:稀释率,使用改进的粒子群算法来优化非线性最优控制器中的未知参数,使得微生物燃料电池快速、稳定的产生最大输出电压。
Absstract of: CN120413713A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融合双注意力与时序特征的TD‑Informer网络PEMFC退化预测方法,属于PEMFC退化预测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进行PEMFC性能退化实验获取多维度实际运行数据;利用SHAP值分析方法提取关键特征因子;随后设计并构建融合多头双稀疏自注意力机制与时序特征解码器的TD‑Informer预测模型;最后通过整合双稀疏机制和时序特征解码器的结构性优势,实现PEMFC退化状态的高精度预测。本方法具备较强的工况适应性,提高了PEMFC退化预测的准确性,可有效支撑PEMFC寿命预测与维护决策。
Absstract of: CN120413710A
本公开涉及确定燃料电池系统阳极水状况的方法、装置、控制器、车辆和介质。该方法包括确定燃料电池系统的阳极入口湿度,并确定燃料电池系统的水气分离器的分离效率。此外,该方法还包括基于阳极入口湿度和水气分离器的分离效率来确定燃料电池系统的阳极处的水的状况。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在电堆被损坏之前提前确定阳极处可能会发生水淹,从而能够及时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减少水淹对电堆的损害。
Absstract of: CN120403108A
本发明涉及综合能源利用技术领域,提出了一种利用LNG多能互补综合输出的综合能源系统,包括:LNG冷能利用系统、甲烷裂解制氢系统、发电供电系统、余热集中利用系统以及产品供给系统,本发明提供一种制氢储氢的综合能源站,主要利用天然气直接裂解制氢技术、LNG冷能利用技术、余热利用技术,实现天然气状态转化,氢气制取、氢气预冷并且利用多级循环氢气冷却技术制得液氢;同时,甲烷裂解制氢技术的副产物碳经过捕集和加工,可以作为高纯碳原材料,用于加工多种副产物。具有输出综合能源资源、极低的碳综合排放及污染物排放、冷热能综合调控、能源安全性保障等优点,可以更加节能环保地提供零碳液氢。
Absstract of: CN120413730A
本发明涉及固态钒电池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固态钒电池的制作方法和制备装置,包括将含活性物质的钒盐分散至质量浓度≥98%的浓硫酸中,钒盐与浓硫酸的质量比为(40‑80):(10‑30),在50‑80℃下以200‑500 r/min搅拌30‑60分钟,形成均匀分散液;向分散液中加入导电剂,导电剂质量为钒盐与浓硫酸总质量的10‑30%,继续搅拌至形成粘度为1000‑3000 mPa·s的糊状物。本发明通过固态化电极设计,省去电解液循环系统,较传统液态体系能量密度大大提升,同时采用固态电解质和原位固化工艺,抑制钒离子迁移,提高电池的稳定性改善液态电解液高温稳定性差的弊端;本发明采用水解沉钒和离子交换纯化工艺,并利用固态封装隔绝毒性物质。
Absstract of: WO2025014175A1
The present invention relates to a cell stack assembly to which an insulating cover having a structure capable of separating each bus bar is applied. The cell stack assembly of the present invention comprises: a cell stack including a plurality of cells having exposed electrode leads; a bus bar frame assembly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bus bars electrically connected to the electrode leads of the cell stack, a bus bar frame supporting the bus bars, and a rib crossing between the bus bars, the bus bar frame assembly being coupled to the cell stack; and an insulating cover coupled to the bus bar frame so as to cover the bus bar frame assembly, wherein the insulating cover includes a partition member formed at a position corresponding to the rib of the bus bar frame assembly.
Absstract of: WO2024144367A1
The present disclosure relates to a porous carbon body and, more specifically, to a porous carbon body that satisfies the surface area properties of pores with a size of 2-5 nm, the surface area properties of pores with a size of 2-100 nm, and physical properties in an overlapping graph of a first pore volume distribution graph obtained from nitrogen adsorption isotherms and a second pore volume distribution graph obtained from nitrogen desorption isotherms.
Nº publicación: CN120403983A 01/08/2025
Applicant:
广州国鸿氢能科技有限公司国鸿氢能科技(嘉兴)股份有限公司
Absstract of: CN120403983A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燃料电池发动机用的监测系统、发动机及监测方法,其中监测系统包括第一监测装置、第二监测装置和内箱体;内箱体设置在燃料电池发动机中,内箱体与电堆箱体之间形成涉氢区域,涉氢区域用于容纳涉氢部件;内箱体与外箱体之间形成非涉氢区域;第一监测装置包括第一氢浓度传感器,第一氢浓度传感器为防爆型氢浓度传感器,第一氢浓度传感器设置在涉氢区域,用于监测管路间是否漏气;第二监测装置包括第二氢浓度传感器,第二氢浓度传感器设置在非涉氢区域,用于监测管路间是否漏气。本发明的监测系统可以对燃料电池发动机的核心危险区域形成有效的监测,提高了燃料电池发动机的运行安全。本发明的监测方法可以科学指导监测系统的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