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umen de: CN223156048U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钢结构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氢能源机车氢电池室防脱落钢结构,包括底盘,所述底盘的顶部开设有用于进行放置的蓄电槽,所述蓄电槽的内部卡接安装有用于进行蓄能的电池室,所述底盘的顶部对应蓄电槽以及电池室的位置上固定安装有封闭板,且所述封闭板的内壁面与电池室的顶部相抵触,还包括固定组件以及防护组件,本装置通过上述结构之间的相互配合,可对电池室的安装进行包裹防护,并对其进行加固,增强其抗震动、抗磕碰能力,确保电池室在长期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更加实用。
Resumen de: CN120376710A
本发明涉及管式氨燃料电池及其催化剂层制备方法,包括电解质管、阴极层、阳极层及催化剂层;电解质管材料是钡锆铈钇镱,电解质管的厚度是270μm‑350μm,电解质管致密度在95%以上,电解质管长度约为54mm‑60mm;阴极层位于电解质管的外壁上,阴极层的材料是镨钡锶钴铁‑钡锆铈钇镱;阳极层位于电解质管的内壁上;催化剂层位于阳极层的内壁上,催化剂层的材料是钴‑钡锆钇复合粉末。其优点为管式电池能够较好地分布热应力,具有较高的机械强度,且能够较好密封,充分运用燃料气。同时,在阳极表面涂覆该催化剂,能够起到节约成本,保护阳极,提高氨催化活性等作用。
Resumen de: CN120376703A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备多孔骨架浸润式自组装阴极的PCFC及其制备方法,包括:利用造孔剂制作骨架浆料;将骨架浆料浸渍在PCFC基体的电解质表面,干燥后共烧结得到半电池;所述造孔剂包括PMMA微球和可溶性淀粉;PMMA微球的粒径为1~10μm,可溶性淀粉的粒径为50~200nm;将阴极粉体、或者阴极粉体与活性组分前驱体溶于乙醇中,混合均匀后干燥,得到混合粉体;利用混合粉体与乙二醇制备成浸润液;密封半电池的两端,然后浸入浸润液、干燥后烧结,直至达到预设负载量。本发明解决了传统燃料电池的阴极孔隙率不足导致的供氧和水分去除路径少,阴极与电解质间热应力导致的电极脱落问题,增强了中低温下的电化学性能和稳定性。
Resumen de: CN120365559A
本发明属于燃料电池质子交换膜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含羟基的改性聚苯并咪唑质子交换膜及其制备方法。这种改性聚苯并咪唑是在原料单体聚合时添加含羟基结构的单体(5‑羟基间苯二甲酸),经过成咪唑反应得到新型含羟基的改性聚苯并咪唑。含羟基的改性聚苯并咪唑可使用溶液浇铸法制备得到改性聚苯并咪唑质子交换膜。本发明的改性聚苯并咪唑,通过引入羟基和醚键有助于磷酸在膜中的稳定掺杂,从而在无水条件下保持更多的质子载体,进而使得制备的质子交换膜的磷酸掺杂率提高,有利于质子传输通道的构建。新型含羟基的改性聚苯并咪唑质子交换膜在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Resumen de: CN120364741A
本发明属于多硫化物基液流电池材料领域,公开了一种非化学计量纳米硫化铜的制备方法:将含硫离子的化合物配成溶液,得到第一前驱体溶液;将铜盐和含掺杂元素的盐配成溶液,得到第二前驱体溶液;将第二前驱体溶液滴加入第一前驱体溶液中,并同时对第一前驱体溶液不停搅拌,对得到反应物进行抽滤,得到非化学计量纳米硫化铜。本发明还公开了该非化学计量纳米硫化铜的应用。本发明通过多参数协同调控技术实现了高性能非化学计量纳米硫化铜催化剂的制备,保证制备的非化学计量纳米硫化铜催化剂制备成多硫化物基液流电池负极用于多硫化物基液流电池时,多硫化物基液流电池具有高的比容量和能量密度,优异的循环性能,具有良好的商业化应用前景。
Resumen de: CN223156049U
本实用新型涉及燃料电池领域,具体来说是一种电堆结构以及具有该电堆结构的燃料电池总成,包括封装本体、堆芯、堆芯支撑机构以及端板机构;所述堆芯支撑机构包括固定支撑机构以及调节式支撑机构;所述固定支撑机构以及调节式支撑机构均分布在封装本体的内壁上;所述端板机构包括进气端板以及浮动端板机构;所述固定支撑机构、调节式支撑机构、进气端板以及浮动端板机构抵压在堆芯上;本实用新型通过固定支撑机构、调节式支撑机构、进气端板以及浮动端板机构配合使用,可以实现堆芯6个方向的挤压固定,在保证封装结构整体强度的同时,又实现对堆芯的固定,提高了电堆整体的抗振动、冲击能力。
Resumen de: CN223153326U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适用性强的储氧储水装置,属于燃料电池技术领域。该适用性强的储氧储水装置包括高压气瓶、端部水箱、底部水箱、连接箱、第一支撑架、滑块、滑轨、绑扎带、连接轴以及间距调节机构,所述连接箱设置在所述端部水箱的下端,该适用性强的储氧储水装置便于根据高压气瓶、端部水箱、底部水箱和连接箱的型号对第一翅板和第二翅板之间的距离进行调节,使绑扎带的适用性更强,给使用者带来更好的使用体验,且通过设置滑移卡接的方式,实现底部水箱、端部水箱和高压气瓶的快速组装连接和精准定位,提高生产效率,同时对端部水箱和高压气瓶间的轴向、径向锁死定位,避免使用过程载荷作用下发生位移而产生应力。
Resumen de: CN223152113U
本实用新型属于燃料电池领域,公开一种燃料电池涡轮回收膨胀机能量回收装置。该装置包括空气流量计、涡轮回收膨胀机、中冷器、加湿器和电堆;所述空气流量计、涡轮回收膨胀机、中冷器之间通过管道连接,所述中冷器出口管道经过加湿器连接至电堆的空气进堆入口;所述电堆的空气出口与涡轮回收膨胀机的涡轮进气口连接。该装置让空气先进入空压机涡端进行能量回收,回收完再给到加湿器加湿,从而避免了能量的浪费,提升回收效率。
Resumen de: CN223156045U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堆封装装置,包括:堆芯、两个端板、弹性部件和钢带,两个端板分别位于堆芯的相对两侧,钢带将堆芯和两个端板捆扎,弹性部件位于钢带和两个端板中的第一个之间;主升降机构,主升降机构设置在弹性部件和钢带之间或者主升降机构设置在钢带和两个端板中的第二个之间,主升降机构沿竖直方向可移动地设置,以通过调节弹性部件和钢带之间的距离调整弹性部件的长度,以调节对堆芯的封装力。
Resumen de: CN223156043U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燃料电池热电联供系统,包括燃料电池系统控制器、燃料电池电堆模块和冷却系统,PTC加热器的输出端与电控三通阀的第四管路接口连接,电控三通阀的第五管路接口与燃料电池电堆模块的冷却液入口连接,电控三通阀的第六管路接口与换热器的输入端连接,换热器的输出端与燃料电池电堆模块的冷却液入口连接,通过控制电控三通阀可以实现液体全部或部分或完全不流经至换热器,通过对恒温三通阀、电控三通阀的开度进行控制,在保证燃料电池电堆模块的性能的前提下,优先保证供热系统需求,回收冷却系统热量,减少散热器的工作时间及功率,提升燃料电池系统效率。
Resumen de: CN223153325U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便于组装的储氧储水装置,属于燃料电池技术领域。该便于组装的储氧储水装置包括高压气瓶、端部水箱、底部水箱、滑块、滑轨、支撑托板、翅板、吊装环、绑扎带、连接轴和锁紧件,所述高压气瓶用于盛装高压气源,所述端部水箱卡设在所述高压气瓶的端部,该便于组装的储氧储水装置利用锁紧件实现将滑轨快速组装到翅板上,即摈除了利用螺栓连接,提高了对设备的组装效率,给使用者带来更好的使用体验,且通过设置滑移卡接的方式,实现底部水箱、端部水箱和高压气瓶的快速组装连接和精准定位,提高生产效率,同时对端部水箱和高压气瓶间的轴向、径向锁死定位,避免使用过程载荷作用下发生位移而产生应力。
Resumen de: CN223156046U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池堆组装定位工装,包括基准底座,基准底座上设置有多个基准立柱,基准立柱具有第一定位面,多个第一定位面围成用于定位电池堆端板的第一定位空间;每个基准立柱的第一定位面上均安装有定位块,定位块具有第二定位面,多个第二定位面围成用于定位电池堆板框的第二定位空间,定位块包括固定定位块和滑动定位块,滑动定位块可滑动地安装在固定定位块的上侧,且滑动定位块与固定定位块在竖直方向至少部分地重合。通过基准立柱和定位块分别实现电池堆端板和电池堆板框的定位,并利用滑动定位块保证电池堆的堆叠高度且避免压制时干涉,具有定位精度高、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的优点。
Resumen de: CN223153314U
本实用新型提供水下燃料电池系统用贮供水装置,由内至外依次包括高压氢气瓶、内置橡胶囊、外壳;高压氢气瓶的尾端套装有带帽圆套,高压氢气瓶的首端固定连接有进排气金属嘴;内置橡胶囊的尾端内侧与带帽圆套相锲接,内置橡胶囊的尾端外侧与外壳相抵接,带帽圆套与外壳紧固连接;内置橡胶囊的首端内侧与进排气金属嘴相锲接,内置橡胶囊的首端外侧与外壳相抵接,金属嘴锁紧件与进排气金属嘴紧固连接并与外壳相抵接;内置橡胶囊及高压氢气瓶之间形成可变储气腔,外壳与内置橡胶囊之间形成可变储水腔,外壳上开设有出水口,进排气金属嘴内的低压气体流道与可变储气腔相连通,进排气金属嘴内的高压气体流道与高压氢气瓶内腔相连通。
Resumen de: WO2024136389A1
The present invention relates to a cartridge for a fuel cell humidifier, and a fuel cell humidifier, the cartridge being provided in a fuel cell humidifier which uses a second gas to humidify a first gas which is to be supplied to a fuel cell stack, and the cartridge comprising: an inner case provided with respective openings in both ends thereof; and a hollow fiber membrane bundle received inside the inner case, wherein the hollow fiber membrane bundle comprises a plurality of hollow fiber membranes so as to satisfy at least one among a flow velocity condition for enabling a first gas to flow at a flow velocity of 1 m/s to 10 m/s, and a turbulence condition for enabling the first gas to flow at a Reynolds number of 50 to 400.
Resumen de: FR3158597A1
L’invention concerne un éjecteur (10) pour une pile à combustible (1), comprenant : un boîtier (16), comprenant une canalisation convergente (15), une chambre de mélange (14) et une canalisation divergente (8) qui sont agencées séquentiellement et communiquent d'un côté à l'autre dans une direction axiale (A) du boîtier (16), le boîtier (16) comprenant en outre une première entrée (6) communiquant avec l'intérieur du boîtier (16) et une seconde entrée (7) communiquant avec l'intérieur du boîtier (16) ;une buse (12) qui est située à l'intérieur du boîtier (16) ; une aiguille (19) logée au moins partiellement à l’intérieur de la chambre de mélange (14) et déplaçable selon la direction axiale (A) à l’intérieur de la buse (12) ; et un dispositif de réglage (17) qui est au moins partiellement situé à l'intérieur du boîtier (16), le dispositif de réglage (17) comprenant un élément de réglage (18) s'étendant autour de la chambre de mélange (14) ; dans lequel l’élément de réglage (18) et l’aiguille (19) sont connectés l’un à l’autre. Figure 3
Resumen de: CN120376685A
本发明涉及燃料电池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一种氢气燃料电池双极板结构,包括隔板,隔板的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冲压板和第二冲压板,第一冲压板和第二冲压板的两侧均设置有多个槽结构,槽结构与隔板和质子交换膜配合形成冷却液通道、氢气通道、氧气内部通道和氧气外部通道;第二冲压板上开设有多个连接口,氧气内部通道与氧气外部通道之间通过连接口连通。本发明提供的氢气燃料电池双极板结构,通过设置氧气内部通道和氧气外部通道,氧气内部通道与氧气外部通道通过连接口连通,在双极板整个装配中适当的减少了冷却液的流通区域,增加了氧气的流通面积,这样的设计有利于改善氧气供给不足、气体流通不均匀和水管理等问题。
Resumen de: CN120376691A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制氢加氢装置与固态储氢式燃料电池装置耦合系统,包括制氢加氢装置和固态储氢式燃料电池装置,所述制氢加氢装置包括太阳能光伏板、蓄电池、电解机构、加热器和第一固态储氢模块,所述太阳能光伏板与蓄电池相连,所述蓄电池分别与电解机构和加热器相连以进行供电,所述电解机构用于制氢并充入第一固态储氢模块中进行存储,所述加热器用于加热第一固态储氢模块以提高第一固态储氢模块的储氢压力,所述第一固态储氢模块用于向固态储氢式燃料电池装置加氢。本发明的系统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和便捷性好的优点。
Resumen de: CN120376684A
本发明提供燃料电池的单电池,其具有发电部和一对分隔件。各分隔件具有与发电部对置的面,在该面设置有气体流路。气体流路具有多个第一延伸部和第二延伸部。第二延伸部将相邻的第一延伸部彼此中的一方的第一延伸部的下游侧的端部与另一方的第一延伸部的上游侧的端部连接。相邻的第一延伸部彼此之间设置有第一肋。在第一肋上设置有第二肋。一对分隔件中的一方的分隔件的第二肋与另一方的分隔件的第二肋在从一对分隔件夹持发电部的方向观察时互相交叉地延伸。
Resumen de: US2025239636A1
A fuel cell system including a power storage device and an air pump sets a buffer that is allocated within a range of an amount of electrical power chargeable to and dischargeable from the power storage device, the buffer including, as an acceleration buffer, an amount of electrical power dischargeable from the power storage device to the air pump while a rotational speed of the air pump is accelerated, calculates steady AP power consumption of the air pump, and sets the acceleration buffer based on the calculated steady AP power consumption and rated electrical power of the air pump.
Resumen de: CN120376705A
本发明涉及二次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钒基正极的氢气固态二次电池,包括VHCF正极、Pt/C负极和固态电解质;固态电解质包括酸性电解液和黏土,VHCF正极的基础结构与特性通过下述化学式构成:VHCF=#imgabs0#1‑y.n#imgabs1#O;该正极材料具有较高的比容量,有利于显著提升电池的整体容量表现,通过将该VHCF正极成功引入到新型氢气固态二次电池体系中,不仅充分发挥了其优异的电化学性能,还使整个电池系统展现出出色的循环稳定性、良好的倍率性能以及卓越的低温适应能力,极大拓宽了其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应用范围,此外,本发明所采用的VHCF正极制备工艺简单高效,能耗低、成本低廉。
Resumen de: CN120367840A
本发明涉及空气压缩机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可快速启停的氢燃料电池空气压缩机增压装置,包括安装座,安装座上设有双级增压组件,双级增压组件包括一级增压机构和二级增压机构,一级增压机构和二级增压机构的结构相同,均包括蜗壳、叶轮和扩压器,蜗壳上设有进气口和出气口,其中一个蜗壳的出气口上连接有排气管,设有排气管的蜗壳上连接有主气管,排气管上设有通向主气管的支气管,支气管与主气管之间设有气道切换阀,两个蜗壳之间设有离合组件,本装置采用双级增压组件来对气体进行两次压缩,以此使得空压机不需要进行超负荷工作就能够轻松满足车用燃料电池对高压气体的需求,进一步的延长空压机的使用寿命。
Resumen de: CN120376699A
本发明涉及燃料电池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燃料电池电堆分区电势和湿度分布测量装置,包括依次叠放的第一流场微孔板、第一传感器方孔板、PCB板、第二传感器方孔板和第一流场微孔板,第一流场微孔板设有第一流道,第一流道沟部位置设有第一小孔,第一传感器方孔板设置有第一开口,第一开口用于放置第一湿度传感器和第一电势传感器,第二传感器方孔板设置有第二开口,第二开口用于放置第二湿度传感器和第二电势传感器,第二流场微孔板设有第二流道,第二流道沟部位置设有第二小孔,PCB板上设有电路,PCB板用于采集电压和湿度数据。本发明能够同时测量燃料电池电堆的分区电势和湿度分布,全面反映燃料电池内部的运行状态。
Resumen de: CN120376668A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生物燃料电池复合生物膜阳极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方法包含以下步骤:(1)MLG/MWCNT分散液制备;(2)PANI‑rMLG/MWCNT前驱体制备;(3)复合生物膜阳极制备:将PANI‑rMLG/MWCNT前驱体加入到水中,获得均匀的前驱体悬浮液,将菌群培养液与前驱体悬浮液混合,共同培养,离心,将沉淀分散在PBS缓冲液中,得到前驱体悬浮液;将基底材料碳布在500~600℃无氧条件下碳化,然后将碳化处理后的碳布浸泡在前驱体悬浮液中,得到PANI‑rMLG/MWCNT@biofilm阳极。本发明的复合生物膜阳极能够显著提升MFC的产电性能与环境适配性。
Resumen de: CN120373152A
本发明涉及固体燃料电池技术领域,公开了多孔梯度阳极支撑型固体燃料电池阻抗优化方法,应用于包含多孔梯度阳极多个阻抗传感器及优化控制器的系统。方法包括:传感器采集电压、电流数据生成阻抗状态数据集;优化控制器构建区域阻抗状态矩阵,经处理提取特征,结合电势梯度等进行阻抗分布预测,通过阻抗优化模型输出时空分布特征并更新数据集;依据分布特征动态优化区域电极参数,包括电压调整、电流聚合及电阻分配等操作。该方法通过多传感器分布式采集、多维度特征分析及动态建模,实现了对电极阻抗时空分布的精准预测与参数动态调控,提升了固体燃料电池的性能与稳定性,适用于固体燃料电池管理领域。
Nº publicación: CN120376696A 25/07/2025
Solicitante:
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吉林省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吉林电力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Resumen de: CN120376696A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应用于氢燃料电池的远程监控系统及方法,本发明涉及氢燃料电池技术领域,解决便携式氢燃料电池发电量能源浪费的问题。该方法收集数据形成充电记录并上传云端服务器;接着计算相同初始温度下的氢气电量产出比,以此计算充电设备所需氢气体积;然后通过两次不同初始温度充电记录的相关变化率建立智能数据模型,预测下次充电所需氢气体积;最后根据智能数据模型预测氢气体积,并结合气体流速计算充电时间显示在显示屏上。系统由本地服务器、数据获取模块、数据传输模块、云端服务器、反馈模块和显示模块,各模块相互配合实现数据处理。本发明提高了能源利用效率,能较为准确地预测所需氢气体积,方便用户了解设备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