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umen de: CN119852437A
本发明提供膜电极边框膜贴合对齐方法、装置及设备,膜电极边框膜包括底层边框膜和至少一个上层边框膜,底层边框膜上至少设置有一组底层定位孔,每个上层边框膜上均至少设置有一组上层定位孔,每组底层定位孔的正投影均在上层定位孔的正投影边界内,方法包括定位底层边框膜,识别底层边框膜上的底层定位孔;分别以底层定位孔为贴合基准,依次对每个上层边框膜进行贴合,由于每个上层边框膜上均设置有上层定位孔,且每个上层定位孔均不会对底层定位孔造成遮挡,每个上层边框膜均以底层定位孔为贴合基准进行依次贴合,最终贴合精度与两层边框膜的贴合精度相同,根本上避免了每次贴合错位对后续贴合带来的影响,提升了贴合精度,保证了产品质量。
Resumen de: CN119852453A
本发明涉及一种燃料电池系统(100),包括燃料电池堆(102)和壳体(104),燃料电池堆(102)被容纳在壳体(104)中,壳体(104)具有流入开口(106)和流出开口(108),环境空气(110)借助流入开口(106)和流出开口(108)流过壳体(104)。还包括用于检测壳体(104)中的测量气体的H2含量的氢气传感器(114)以及操控和分析评价单元(122)。操控和分析评价单元(122)分析评价由氢气传感器(114)输出的测量信号,改变流过壳体(104)的环境空气(110)的量(124),借助分析在流过壳体(104)的环境空气(110)的第一量(138)的情况下的第一测量信号(136)和在流过壳体(104)的环境空气(110)的第二量(142)的情况下的、不同于第一量(138)的第二测量信号(140)来检查氢气传感器(114)的功能状态。
Resumen de: CN119842005A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耐热燃料电池柔性石墨双极板微孔堵漏剂,以重量份数计,包括30~50份两端各带两个(甲基)丙烯酰氧基的有机硅双封头剂,和50~70重量份高Tg甲基丙烯酸酯单体,两者总和为100重量份,以及0.5~2重量份流平剂和0.2~1.0重量份自由基热引发剂。本发明的堵漏剂因为具备有机硅氧烷结构,具有优异的耐乙二醇特性,并且两端各带两个(甲基)丙烯酰氧基的有机硅双封头剂,每个分子上含有4个可以自由基聚合的(甲基)丙烯酰氧基,交联密度高,配合高Tg甲基丙烯酸酯单体共聚之后具有高耐热特性,同时固化收缩率低,残留应力小,有利于双极板在高温下保持良好的抗弯强度。
Resumen de: CN119852465A
本申请提供一种多堆并联可控式燃料电池系统、闭堆控制方法和车辆,属于燃料电池技术领域。该系统包括电堆模块、高压电力模块、单开关模块、空气供给模块、氢气供给模块和热管理模块,电堆模块包括电气并联的多个电堆,每个电堆的正极端与高压电力模块的正极端连接并形成电气线路,单开关模块包括为每个电堆配置的单开关单元,其包括设置在与电堆的正极端相关的电气线路上的继电器开关和单向二极管;该系统还包括用于控制空气供给模块向多个电堆独立提供空气的第一电磁阀模块、用于控制氢气供给模块向多个电堆独立提供氢气的第二电磁阀模块和用于控制热管理模块向多个电堆独立提供冷却液的第三电磁阀模块。本申请可提高燃料电池系统的运行寿命。
Resumen de: CN119852444A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燃料电池水循环系统及其使用方法,包括依次循环连通的燃料电池、引射器和气液分离器;燃料电池包括:电堆,设有气液出口;通入气体吹扫电堆内液体;排水段,经气液出口与电堆连通,其内设有透水膜、位于透水膜下方的排水段出口、位于透水膜上方的排气口;液体经多层透水膜从排水段出口排出,气体从排气口排出;引射器包括:接受室,设有气体喷管和液体入口;气体喷管入口连通排气口,液体入口连通排水段出口;气体喷管出口处压力小于排水段,将液体吸入引射器;并混合成气液混合体;气液分离器与引射器、排水段顶部连通,将气液混合体分离成气体和液体;气液分离器压力大于排水段,液体回流至排水段顶部,对顶层透水膜湿润。
Resumen de: CN119852456A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燃料电池膜电极、其制备方法和燃料电池。该燃料电池膜电极,包括阴极催化层、质子交换膜和阳极催化层,阴极催化层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催化层、第二催化层和第三催化层,其中,第一催化剂层与质子交换膜相邻;第一催化层、第二催化层和第三催化层各自独立的包括催化剂和离聚物,且第一催化层含有亲水型纳米颗粒,第三催化层含有疏水型纳米颗粒。应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不仅解决了靠近PEM侧的质子传导问题,同样形成了催化层孔隙的毛细管力梯度化,有利于氧气的传输和液态水的排出,进而提高燃料电池的输出功率密度,大幅提高电池性能。
Resumen de: CN222775336U
本实用新型涉及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和电解池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内嵌加热用于燃料电池和电解池的单电池测试工装。该工装包括用于燃料电池和电解池的单电池测试工装主体、端板、集流板和极板;所述单电池测试工装主体内侧与端板连接,所述端板和集流板连接,所述集流板和极板连接;所述端板为内嵌加热片阴极端板和阳极端板;所述集流板为阴极集流板或阳极集流板;所述极板为阴极极板或阳极极板;所述端板内部的加热片与控制单元连接。本实用新型解决了在单电池测试和验证过程中进入电池内部的反应物温度不均一和与实际所需温度相差较大的问题,该装置控温更为精确,且所需装置简单,使得测试和验证结果更为准确。
Resumen de: CN222775340U
本实用新型涉及氢能源电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密封性好的氢能源电堆安装壳体,包括壳体;壳体内部设有吹气机构,吹气机构包括阀体,阀体固定连接在壳体顶端,阀体一端设有进气口,阀体另一端设有进气管,进气管穿过阀体设置在阀体内部,进气管上开设有吹气口。通过切换式结构可以对排气结构进行切换,并通过对排气结构的切换实现对壳体内部吹气气流的路径进行控制,实现对壳体内部的不同位置进行有效吹动,提升壳体内部的除湿除氢气效果,同时提升氢能源电堆的安全性能,通过设置的防护机构可以在壳体安装后或移动运输过程中对壳体内部的电堆进行防护,通过缓冲弹簧的弹性对冲击力进行缓冲,从而降低壳体受到的损伤。
Resumen de: CN222775334U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极板的密封结构、极板以及燃料电池,极板的至少一侧形成有密封槽,密封结构包括:附着层和密封层,附着层适于设于密封槽内且与极板固定连接,附着层和密封层叠置且固定连接,密封层位于附着层背离密封槽的槽底壁一侧。由此,通过将附着层、密封层叠置且固定连接,能够使得附着层与密封层在固化过程中会快速交联扩散,进而使得附着层与密封层的界面区域快速反应形成共价键,从而有效提升附着层与密封层的粘合强度,并且附着层设于密封槽内且与极板固定连接,从而提升了极板与密封结构之间的粘合强度,进而提升燃料电池的密封性能、安全性和可靠性。
Resumen de: CN222769252U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氢能源汽车用冷却模组,本实用新型涉及氢能源汽车技术领域。该氢能源汽车用冷却模组,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表面设置有壳体,壳体的顶部设置有盖体,盖体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盒体,盒体的内顶壁固定安装有减震弹簧,减震弹簧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滑板,滑板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压块,所述壳体的两侧均插设有插杆,本实用新型通过将气体通过进气管送入壳体的内部,随后气体通过过滤网向上流动,然后通过网板向网板之间的部件进行散热通风操作,从而方便后续的冷却操作,便于后续的使用,同时也便于后续在使用的过程中对其进行散热冷却操作,提高了该模组的使用便捷度,方便后续的操作,提高了该模组的使用便捷度。
Resumen de: CN222775333U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双极板起伏型组合流道及双极板,包括双极板,双极板的流道包括间隔设置的脊和槽,槽为变周期起伏槽,双极板流道沿反应气流动方向设置有多组循环,流道入口侧为第一循环,多组循环的长度自第一循环沿反应气流动方向逐渐减小,第一循环的周期为第一周期,多组循环的周期长度自第一周期沿反应气流动方向逐渐减小。本发明通过采用多种流道特征组合,可以依据燃料电池的液态水生成特性,调整周期长度,减少流阻,能让反应气快速通过,更有利于自增湿电堆的水管理,能够在流道中调整流速和压力,增加脊下传质效果,并使其具有更好的液态水排出效果,防止水淹,提升燃料电池的性能。
Resumen de: CN222775339U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并列式燃料电池,包括多组并排设置的电池组、分别设置在电池组两端的端板、分别位于端板与电池组之间的正极集流板和负极集流板、设置在电池组上的膜电极、设置在电池组上的双极板以及设置在相邻两侧电池组间的过流集流板,正极集流板和负极集流板分别位于电池组的两端,端板上分别设置有与电池组相联通的空气循环组件、氢气循环组件和冷却水循环组件,每组电池组分别对应有一组空气循环组件、氢气循环组件和一组冷却水循环组件。采用双排或者多排的并列式布局,更灵活的适用不同空间分布,减少整个燃料电池长度方向上的空间,同时增加了气体进出口的数量改善了传统氢燃料电池的进出气体流量不足的情况,使得燃料电池适用于更多的空间应用场景和饱和的气体通量。
Resumen de: CN222775335U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锌溴液流电池一体化储液桶,属于锌溴液流电池领域,包括储液桶壳体、储液桶上盖、锌侧管路组和溴侧管路组,所述储液桶壳体中设置有隔离板,所述隔离板将储液桶分为锌侧储液桶和溴侧储液桶两个独立空间,所述隔离板的上端设有溢流口;所述锌侧管路组和溴侧管路组设置在储液桶上盖上,所述储液桶上盖背面设有向下延伸的管路;本发明将滚塑成型的加工工艺改为注塑工艺,这样可以将桶内向下延伸管路注塑成型;而且注塑工艺可以提高尺寸精度,便于后续自动化装配。
Resumen de: CN222775338U
本实用新型涉及液流电池温度控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基于压缩空气的液流电池冷却和加热系统;该系统包括托盘,托盘上设有循环泵、冷却加热机构、储液罐以及电堆支架,储液罐内储存有电解液,电堆支架上架设有与储液罐相连通的电堆;冷却加热机构与储液罐内的电解液相连通,冷却加热机构包括能够控制压缩外部空气的压力开关阀;本方案解决了现有液流电池采用冷水机和板式换热器进行冷却以及采用电阻丝加热或者高频感应加热所带来的系统绝缘性能差、功耗大、造价高的问题。本方案所设计的液流电池冷却和加热系统,采用同一套硬件系统,即可实现对液流电池的冷却,也能够在低温环境下实现对液流电池的加热,极大的节约了空间和成本。
Resumen de: CN222775337U
提出一种用于燃料电池的供氢模块的传热系统,供氢模块包括壳体以及附接到壳体并部分地容纳到由壳体围界出的内部空间中的阳极循环泵和泄放阀,传热系统包括被容纳在该内部空间中的用于输送传热流体的流体通道,并且流体通道包括连通到内部空间的外部的入口和出口,其中流体通道的至少一部分被布置成邻近阳极循环泵,而流体通道的至少另一部分被布置成邻近泄放阀。还提出一种用于燃料电池的供氢模块,其包括前述壳体、阳极循环泵、泄放阀以及传热系统。利用本实用新型的用于燃料电池的供氢模块的传热系统及该供氢模块,实现了避免供氢模块的阳极循环泵和泄放阀潜在的冷启动的效果。
Resumen de: CN119839580A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合金属双极板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复合金属双极板由双极板不锈钢基材与钛网多孔导电层组成。本发明通过先采用爆炸复合方式先制得爆炸复合板,然后经均匀化处理、轧制获得复合金属双极板,该方法制备的复合金属双极板结合紧密,导电层均匀分布在基材表面,且该双极板具有优良的导电性、耐腐蚀性和透气性。
Resumen de: CN119839803A
本发明属于燃料电池、液流电池以及电解水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电堆叠装定位夹具及其定位方法,定位夹具包括Z轴方向移动定位模块,以适配不同高度的电堆;Y轴方向移动定位模块,以适配不同流场尺寸的电堆;连接Z轴方向移动定位模块和Y轴方向移动定位模块的刚性结构件;带有磁力开关的开关式磁力座,以灵活调整夹具位置,并快速固定;定位方法为:调整各个定位夹具的Y轴探出距离,使所有Z轴滑轨式定位臂围住电堆主体并靠近,锁住滑块锁止旋钮,此时每个电池单元被准确限位。本发明能够装配不同规格以及不同高度的电堆,改善电堆侧边定位的平整性,避免在装配过程中出现左右偏移和错位的情况,提高电堆的组装效率。
Resumen de: CN119852457A
本发明涉及膜电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梯度孔径结构的膜电极催化层及其制作方法,该催化层通过热压贴合于质子交换膜侧面,所述催化层至少包括三层催化子层;所述催化子层的组成材料包括超纯水、有机溶剂、催化剂、发泡剂和离聚物;向远离所述质子交换膜的方向上,不同催化子层内的催化剂与发泡剂的质量比值逐渐减小,并使催化层内的孔径以及孔隙率逐渐增大。本实施例的膜电极催化层能降低气体扩散层(GDL)发生“水淹”的概率,提高电池气体和反应物的传输的性能。
Resumen de: CN119843300A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减少气体扩散层的性能降低并减少催化剂材料的使用量的技术。作为电极结构体的池单元(4)具有电解质膜(41)、气体扩散层(43)和催化剂层(45)。气体扩散层(43)配置于电解质膜(41)的一侧。气体扩散层(43)为多孔质状。催化剂层(45)配置于电解质膜(41)和气体扩散层(43)之间。催化剂层(45)由催化剂材料形成。气体扩散层(43)中催化剂材料渗透的渗透部(433)的厚度为1μm以下。
Resumen de: US2025125385A1
A fuel cell apparatus includes a fuel cell and a power distribution unit disposed on the fuel cell. The power distribution unit includes a housing, a power component disposed in the housing, a bus bar connected to the power component, and an electrically insulative thermal pad disposed between the bus bar and the housing to transfer heat from the bus bar to the housing.
Resumen de: CN119852443A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燃料电池系统的排水控制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其中,该方法包括:接收排水控制请求;响应于排水控制请求,确定燃料电池系统中的氢泵对应的电流波动值;在电流波动值大于预定阈值的情况下,确定燃料电池系统中的排水阀对应的初始开闭频率,以及燃料电池系统中的电堆对应的电堆密度值;依据初始开闭频率,电堆密度值以及电流波动值,确定目标开闭频率;控制排水阀以目标开闭频率进行开闭。本发明解决了相关技术的燃料电池系统中,容易存在的排水异常的技术问题。
Resumen de: CN119852455A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固态氢能系统及氢动力人形机器人,涉及热交换技术领域,其中系统包括固态储氢器和氢燃料电池,固态储氢器和氢燃料电池之间通过循环装置连接,循环装置包括循环管道、循环泵、散热器、冷却板和加热装置,冷却板和加热装置分别设置在氢燃料电池和固态储氢器的外部,冷却板将氢燃料电池产生的热量吸收,通过流出循环管道中的导热介质将热量传递至加热装置,以对固态储氢器进行加热。本申请利用氢燃料电池发电时产生的热量对固态储氢器加热,既解决了氢燃料电池的散热问题,同时也为固态储氢器加热释放氢提供了帮助,保证了固态储氢器的平稳放氢。
Resumen de: CN119843298A
本发明提供一种制加氢一体站能耗优化系统,PEM电解槽分离氢气和氧气,氧气储存模块压缩并存储PEM电解槽分离的氧气,氧气储存模块为涡流管供应室温氧气,氢气压缩模块接收并压缩PEM电解槽分离的氢气,氢气压缩机为燃料电池车供应氢气,氢气压缩模块的输入端和输出端设有第一换热器和第二换热器,涡流管将室温氧气分离为冷气和热气,涡流管分离的冷气输送至第一换热器和第二换热器;本发明通过涡流管的两股氧气在氢气压缩模块两端分别换热,电解槽氢气冷却至常温所需换热量、以及氢气压缩机压缩氢气所需换热量较少,氧气储存模块产出的氧气即可满足以上所需换热量,最大化利用压缩氧气的冷却能力,减少对外部冷冻水机组的依赖,实现节能的目的。
Resumen de: CN119841160A
本发明涉及燃料电池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极板与胶膜环的贴合装置,包括工作台、输送机构、裁切机构、排废机构和贴合机构,工作台包括沿第一水平方向依次设置的裁切工作台、排废工作台和贴合工作台;输送机构用于将底托膜沿第一水平方向输送,且使胶膜带依次滑过裁切工作台、排废工作台和贴合工作台;裁切机构裁切裁切工作台上的胶膜,以得到胶膜环;排废机构去除排废工作台上的胶膜环内侧的内侧胶膜废料;贴合机构将极板与贴合工作台上的胶膜环贴合。对胶膜带切割时,将胶膜切穿后,对底托膜的切割深度小于底托膜厚度,因此,底托膜保留了自身的强度,在承载胶膜环转运过程中,提高了胶膜环的强度与刚度,有效改善了胶膜环翘曲和褶皱的问题。
Nº publicación: CN119856308A 18/04/2025
Solicitante:
唐纳森公司
Resumen de: WO2024072857A2
Embodiments herein relate to monitoring systems for chemical filters used with fuel cell systems. In an embodiment, a fuel cell chemical filter monitoring system is included having a processing unit and a sensor package. The sensor package can include one or more sensors. The sensor package can be configured to interface with an air flow channel of a fuel cell system upstream of a chemical filter and detect an amount of a chemical compound in the air flow channel. The sensor package can be operatively connected to the processing unit. The processing unit can be configured to track total exposure of the chemical filter to the chemical compound. The processing unit can be configured to estimate a remaining life of the chemical filter based on the tracked total exposure of the chemical filter and data regarding the total capacity of the chemical filter. Other embodiments are also included here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