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umen de: CN120376685A
本发明涉及燃料电池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一种氢气燃料电池双极板结构,包括隔板,隔板的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冲压板和第二冲压板,第一冲压板和第二冲压板的两侧均设置有多个槽结构,槽结构与隔板和质子交换膜配合形成冷却液通道、氢气通道、氧气内部通道和氧气外部通道;第二冲压板上开设有多个连接口,氧气内部通道与氧气外部通道之间通过连接口连通。本发明提供的氢气燃料电池双极板结构,通过设置氧气内部通道和氧气外部通道,氧气内部通道与氧气外部通道通过连接口连通,在双极板整个装配中适当的减少了冷却液的流通区域,增加了氧气的流通面积,这样的设计有利于改善氧气供给不足、气体流通不均匀和水管理等问题。
Resumen de: CN120376691A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制氢加氢装置与固态储氢式燃料电池装置耦合系统,包括制氢加氢装置和固态储氢式燃料电池装置,所述制氢加氢装置包括太阳能光伏板、蓄电池、电解机构、加热器和第一固态储氢模块,所述太阳能光伏板与蓄电池相连,所述蓄电池分别与电解机构和加热器相连以进行供电,所述电解机构用于制氢并充入第一固态储氢模块中进行存储,所述加热器用于加热第一固态储氢模块以提高第一固态储氢模块的储氢压力,所述第一固态储氢模块用于向固态储氢式燃料电池装置加氢。本发明的系统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和便捷性好的优点。
Resumen de: CN120376684A
本发明提供燃料电池的单电池,其具有发电部和一对分隔件。各分隔件具有与发电部对置的面,在该面设置有气体流路。气体流路具有多个第一延伸部和第二延伸部。第二延伸部将相邻的第一延伸部彼此中的一方的第一延伸部的下游侧的端部与另一方的第一延伸部的上游侧的端部连接。相邻的第一延伸部彼此之间设置有第一肋。在第一肋上设置有第二肋。一对分隔件中的一方的分隔件的第二肋与另一方的分隔件的第二肋在从一对分隔件夹持发电部的方向观察时互相交叉地延伸。
Resumen de: US2025239636A1
A fuel cell system including a power storage device and an air pump sets a buffer that is allocated within a range of an amount of electrical power chargeable to and dischargeable from the power storage device, the buffer including, as an acceleration buffer, an amount of electrical power dischargeable from the power storage device to the air pump while a rotational speed of the air pump is accelerated, calculates steady AP power consumption of the air pump, and sets the acceleration buffer based on the calculated steady AP power consumption and rated electrical power of the air pump.
Resumen de: CN120376705A
本发明涉及二次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钒基正极的氢气固态二次电池,包括VHCF正极、Pt/C负极和固态电解质;固态电解质包括酸性电解液和黏土,VHCF正极的基础结构与特性通过下述化学式构成:VHCF=#imgabs0#1‑y.n#imgabs1#O;该正极材料具有较高的比容量,有利于显著提升电池的整体容量表现,通过将该VHCF正极成功引入到新型氢气固态二次电池体系中,不仅充分发挥了其优异的电化学性能,还使整个电池系统展现出出色的循环稳定性、良好的倍率性能以及卓越的低温适应能力,极大拓宽了其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应用范围,此外,本发明所采用的VHCF正极制备工艺简单高效,能耗低、成本低廉。
Resumen de: CN120367840A
本发明涉及空气压缩机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可快速启停的氢燃料电池空气压缩机增压装置,包括安装座,安装座上设有双级增压组件,双级增压组件包括一级增压机构和二级增压机构,一级增压机构和二级增压机构的结构相同,均包括蜗壳、叶轮和扩压器,蜗壳上设有进气口和出气口,其中一个蜗壳的出气口上连接有排气管,设有排气管的蜗壳上连接有主气管,排气管上设有通向主气管的支气管,支气管与主气管之间设有气道切换阀,两个蜗壳之间设有离合组件,本装置采用双级增压组件来对气体进行两次压缩,以此使得空压机不需要进行超负荷工作就能够轻松满足车用燃料电池对高压气体的需求,进一步的延长空压机的使用寿命。
Resumen de: CN120376699A
本发明涉及燃料电池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燃料电池电堆分区电势和湿度分布测量装置,包括依次叠放的第一流场微孔板、第一传感器方孔板、PCB板、第二传感器方孔板和第一流场微孔板,第一流场微孔板设有第一流道,第一流道沟部位置设有第一小孔,第一传感器方孔板设置有第一开口,第一开口用于放置第一湿度传感器和第一电势传感器,第二传感器方孔板设置有第二开口,第二开口用于放置第二湿度传感器和第二电势传感器,第二流场微孔板设有第二流道,第二流道沟部位置设有第二小孔,PCB板上设有电路,PCB板用于采集电压和湿度数据。本发明能够同时测量燃料电池电堆的分区电势和湿度分布,全面反映燃料电池内部的运行状态。
Resumen de: CN120376668A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生物燃料电池复合生物膜阳极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方法包含以下步骤:(1)MLG/MWCNT分散液制备;(2)PANI‑rMLG/MWCNT前驱体制备;(3)复合生物膜阳极制备:将PANI‑rMLG/MWCNT前驱体加入到水中,获得均匀的前驱体悬浮液,将菌群培养液与前驱体悬浮液混合,共同培养,离心,将沉淀分散在PBS缓冲液中,得到前驱体悬浮液;将基底材料碳布在500~600℃无氧条件下碳化,然后将碳化处理后的碳布浸泡在前驱体悬浮液中,得到PANI‑rMLG/MWCNT@biofilm阳极。本发明的复合生物膜阳极能够显著提升MFC的产电性能与环境适配性。
Resumen de: CN120373152A
本发明涉及固体燃料电池技术领域,公开了多孔梯度阳极支撑型固体燃料电池阻抗优化方法,应用于包含多孔梯度阳极多个阻抗传感器及优化控制器的系统。方法包括:传感器采集电压、电流数据生成阻抗状态数据集;优化控制器构建区域阻抗状态矩阵,经处理提取特征,结合电势梯度等进行阻抗分布预测,通过阻抗优化模型输出时空分布特征并更新数据集;依据分布特征动态优化区域电极参数,包括电压调整、电流聚合及电阻分配等操作。该方法通过多传感器分布式采集、多维度特征分析及动态建模,实现了对电极阻抗时空分布的精准预测与参数动态调控,提升了固体燃料电池的性能与稳定性,适用于固体燃料电池管理领域。
Resumen de: CN120376696A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应用于氢燃料电池的远程监控系统及方法,本发明涉及氢燃料电池技术领域,解决便携式氢燃料电池发电量能源浪费的问题。该方法收集数据形成充电记录并上传云端服务器;接着计算相同初始温度下的氢气电量产出比,以此计算充电设备所需氢气体积;然后通过两次不同初始温度充电记录的相关变化率建立智能数据模型,预测下次充电所需氢气体积;最后根据智能数据模型预测氢气体积,并结合气体流速计算充电时间显示在显示屏上。系统由本地服务器、数据获取模块、数据传输模块、云端服务器、反馈模块和显示模块,各模块相互配合实现数据处理。本发明提高了能源利用效率,能较为准确地预测所需氢气体积,方便用户了解设备情况。
Resumen de: CN120373111A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高电流密度性能预测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方法通过建立综合考虑电化学反应、质子传导、气体扩散、热量传递等复杂过程的多物理场耦合模型,基于基本物理定律采用偏微分方程描述各物理量变化;对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模型进行网格划分并数值离散;选定模型参数,通过不同工况实验数据验证模型;将实际工况参数输入模型预测性能,分析模拟结果;运用卷积神经网络、循环神经网络、自编码器分别从不同类型数据提取特征并融合,形成综合特征向量;构建深度神经网络预测模型,采用交叉熵损失函数与Adam优化器进行训练;利用Dropout、L1和L2正则化及k折交叉验证、迁移学习优化模型,提升泛化能力;系统、设备及介质基于所述方法实现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高电流密度性能预测;提高预测精度、降低实验成本、助力深入理解内部机理,为燃料电池设计优化、运行管理和故障诊断提供有力支持。
Resumen de: CN120376689A
本发明提供一种燃料电池堆、燃料电池发动机和汽车,涉及燃料电池技术领域,本申请公开的燃料电池堆包括:热管组,所述热管组至少包括一个热管,所述热管组中的各个热管的热管蒸发段位于所述燃料电池堆的冷却剂出口,所述热管的冷凝段位于所述燃料电池堆的冷却剂入口;所述热管为在目标工况下工作的热管,所述目标工况包括至少低温启动工况、冷态拉载工况和停机吹扫工况中的至少一种。当冷却剂出口的冷却介质的温度大于所述热管的蒸发温度时,通过热管将冷却剂出口的高温冷却剂出口的热量传递至冷却剂入口,与冷却剂入口的低温冷却介质进行热交换,以提高冷却剂入口处的冷却介质的温度,进而降低了冷却剂出口和冷却剂入口的温差。
Resumen de: CN120376700A
本发明提供一种燃料电池系统(200),具备:燃料电池堆(100);检测燃料电池堆(100)的阳极流道(PAa)的压力(P1)和阴极流道(PAc)的压力(P2)的压力检测部(51、52);以及根据由压力检测部(51、52)检测出的压力(P1、P2),检测从阳极流道(PAa)的燃料气体的泄漏的泄漏检测部(50)。泄漏检测部(50)在燃料电池停止运转后,控制燃料气体供排部(210)和氧化剂气体供排部(220),使得在将压力(P1、P2)分别保持在规定值(Pa)的状态下成为将阳极流道(PAa)与燃料气体供排部(210)切断且将阴极流道(PAc)与氧化剂气体供排部(220)切断了的流道切断状态,进而根据从流道切断状态起的压力(P1、P2)的变化量或变化率,检测燃料气体的泄漏。
Resumen de: CN120376692A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燃料电池系统,即使在外部的环境条件发生了变化的情况下也能够将系统内的氢分压维持在适当的范围。燃料电池系统(1)具备:燃料电池(2),其通过作为燃料气体的氢气与氧化剂气体的反应而发电;氢气供给装置(4),其向燃料电池(2)供给氢气;供给控制部(61),其决定向燃料电池(2)供给的氢气的供给量和供给定时;以及大气压获取部(大气压传感器(7)),其获取大气压,供给控制部(61)在燃料电池(2)的运转已停止的闲置中,以至少根据大气压而决定的供给量和供给定时向燃料电池(2)供给氢气。
Resumen de: CN120366810A
本发明属于电解水制氢膜电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连续梯度分布结构的膜电极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创新性地结合了催化剂浆料的组成设计、制备工艺及喷涂技术,实现了对膜电极内离聚物和孔隙率分布的精准调控。通过精确调控进液组分和喷涂速率,可使离聚物在膜电极内的含量呈现连续梯度变化,具体表现为离聚物含量逐层递减或离子液体含量逐层递增,从而获得离聚物或孔隙率梯度分布的膜电极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开发的梯度分布结构能够有效暴露催化位点,从而降低离子/电子传输阻力,还显著提升了膜电极的机械稳定性,有效解决传统膜电极存在的催化剂利用率低、耐久性不足以及制氢效率偏低等关键问题。
Resumen de: JP2024088069A
To provide a hydrogen generator 1 which easily promotes a reaction between a hydrogen carrier and a liquid containing water.SOLUTION: There is provided a hydrogen generator 1 which applies a solid hydrogen carrier to a surface 41a of a conveyor belt 41 by a powder application device 12 and discharges the liquid containing water to the hydrogen carrier applied to the surface 41a by a liquid discharge device 22. Then, the hydrogen generated by the reaction between the hydrogen carrier and the liquid at the surface 41a is recovered by a hydrogen recovery device 31. The by-products generated by the reaction between the hydrogen carrier and the liquid at the surface 41a are recovered by a by-product recovery device 61. A heating device 51 heats the conveyor belt 41.SELECTED DRAWING: Figure 1
Resumen de: CN120376697A
本发明公开一种氢燃料电池低温起动压力自适应补偿控制方法及相关设备,涉及燃料电池技术领域,包括:当获取环境温度小于最低温度阈值,且燃料电池电流动态偏差率小于或等于最大允许斜率时,根据预设MAP表确定标定控制量;当阀体温度稳定时间小于设定时间阈值时,确定补偿控制量;当环境温度小于最低温度阈值,且燃料电池电流动态偏差率大于最大允许斜率时,计算渐变限制电流,以用于控制比例阀开度。针对低温起动过程的三个不同阶段,设计差异化的补偿逻辑,动态修正比例阀控制量的输出,稳定低温起动时的氢气压力,解决传统调控方法的超调与延迟瓶颈,显著降低压力波动,减少超调量,提升燃料电池的输出稳定性。
Resumen de: US2025239631A1
A fuel cell apparatus includes a fuel cell including a cell stack including a plurality of unit cells stacked in a first direction and a cell monitoring connector mounted to the fuel cell in a second direction intersecting the first direction. The fuel cell includes a plurality of separators included in each of the unit cells and spaced from each other in the first direction, and each of the separators include an external side surface in which a female-type connection portion is concavely formed. The cell monitoring connector includes a housing and a male-type connection portion convexly protruding from the housing to mate with the female-type connection portion and to make surface-contact with the external side surface of each of the separators within the female-type connection portion.
Resumen de: CN120365535A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位阻芳基聚合物、阴离子交换膜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涉及化合物合成技术领域。本发明大位阻芳基聚合物骨架不含醚键和杂原子,赋予了阴离子交换膜优异的化学稳定性,尤其是在碱性环境下的稳定性表现突出。此外,由于聚合物骨架包含大位阻结构单元,通过引入螺二芴刚性骨架,在单体中嵌入疏水功能单元,通过亲/疏水微相分离的协同调控,与固有微孔形成多层级离子传输通道,显著提升了阴离子交换膜的离子电导率,这些特性使其能够满足碱性燃料电池及碱性电解水装置的应用需求。本发明制备方法简单,成本低廉,非常适合大规模工业化生产,这不仅为相关领域的技术进步提供了有力支持,还为产业化应用奠定了坚实基础。
Resumen de: CN120376708A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叶肉组织仿生电极的液流电池结构及其使用方法,属于新能源电池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二氧化碳电化学还原效率低、电极材料成本高及结构设计不合理等问题。它包括固定器具、盖板、电极体以及电解槽壁,所述盖板安装在电解槽壁顶部,所述电极体位于电解槽壁内,所述电极体通过固定器具与盖板连接,所述电极体包括碳气凝胶电极以及Zn电极,所述碳气凝胶电极作为正极,所述Zn电极作为负极,所述碳气凝胶电极与Zn电极通过固定连接件连接,所述电解槽壁的两侧分别设有电解液入口与电解液出口。它主要用于能源存储与转换,工业领域碳捕集、减排。
Resumen de: CN120377356A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风光波浪能驱动的海岛电‑氢‑水‑热联供系统及运行方法,属于可再生能源利用及海岛能源供给领域。该系统包括可逆固体氧化物电池模块,淡水制备模块,风、光、波浪能发电模块,空气输送模块、氢气输送模块以及系统调度模块,可同时为海岛供给电、热、水、氢等。当可再生能源电力富余时,rSOC模块以电解模式运行,将富余可再生能源电力转化为氢气和水蒸气;当可再生能源电力不足时,rSOC模块以发电模式运行,利用电解模式储存的氢气发电。此外,rSOC在600‑1000℃下运行,其高温余热可进行高效梯级回收利用。因此,本发明可实现电‑氢‑水‑热多联产,显著提高海岛能源综合利用效率和供能稳定性。
Resumen de: CN120376679A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导电性锌溴液流电池双极板的制备方法,分别取原料多硫醇和多异氰酸酯的化合物;加入混合物2%wt~5%wt的引发剂;加入混合物2%wt~5%wt的导电剂聚吡咯;将上述混合物超声并搅拌3~5min,确保混合均匀;将混合物置于聚四氟乙烯模具中,在100~120℃鼓风烘箱中加热,冷却至室温,即可得到导电性优异的聚硫氨酯高分子聚合物,可用作锌溴液流电池双极板。本发明可以有效防止双极板被电解液腐蚀,延长电池的整体使用寿命,进而提高整个电池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Resumen de: CN120376830A
本发明涉及应用于新能源电池相关技术领域的一种氢燃料电池与动力电池协同的新能源电池组,在液‑液热传输的过程中设置双向匀热单元,可达到在液‑液传热过程中,增设可不断聚合分散的固态导热结构,既能有效加快横向热传输速度,同时也能有效克服竖直方向导热较慢的问题,从而有效加快低温启动时的响应速度;并且,双向匀热单元在不断分散聚合时产生机械力,这部分机械力可转化成电能,并使增热组件发热,从而加快动力电池处的预热速度,从而达到在不额外增加能耗的情况下,进一步提高本电池组在低温启动时的响应速度。
Resumen de: CN120376663A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硫掺杂碳负载PdS@Pd核壳纳米颗粒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属于贵金属纳米颗粒电催化剂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利用熔融盐法合成了高硫掺杂量的碳载体,且载体中的硫可以在高温下进入钯纳米颗粒形成PdS,通过控制氢气还原温度可以氢气对PdS的还原深度,进而可以控制硫掺杂碳负载PdS@Pd核壳纳米颗粒催化剂的PdS核和Pd壳的相对比例。随后。本发明制得的硫掺杂碳负载Pd‑S‑C‑500纳米颗粒不仅保持了载体中硫对钯的锚定作用,同时纳米颗粒的表面都被还原解毒,而纳米颗粒内部仍有一定程度的硫掺杂,从而使得钯的电子结构受到硫的调控。此外,本发明制得的催化剂应用于电催化乙醇氧化反应可实现较优的催化性能和极高的抗团聚性。
Nº publicación: CN120376672A 25/07/2025
Solicitante:
未势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Resumen de: CN120376672A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燃料电池用阴极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包含其的膜电极,涉及燃料电池技术领域。所述燃料电池用阴极催化剂的制备方法采用球形脲醛树脂碳载体作为碳载体前驱体,该球形脲醛树脂碳载体具有机械强度高,填充密度大的优势,同时还具有丰富的表面官能团以及丰富的氮元素。因此,本申请将上述球形脲醛树脂碳作为碳载体前驱体合成燃料电池催化剂,得到的催化剂机械强度高,结构稳定,能有效降低燃料电池催化剂层热压过程中的催化层孔隙变小问题。此外,本申请采用微波加热法制备阴极催化剂,得到的贵金属颗粒粒径尺寸小而均匀,粒径分布范围也比较窄,具有良好的催化活性,而且微波加热法也可以充分保留球形脲醛树脂碳的微球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