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umen de: CN120356974A
本发明涉及一种大功率燃料电池热管理系统,包括氢源、比例阀、空压机、换热器、水箱、雾化器和板式换热器;空压机输出的高温高压空气通过换热器,与电堆的尾排气体换热降温后,进入电堆的阴极;水箱的液态水进入雾化器形成雾状液态水后,经过板式换热器,与从电堆循环入板式换热器的高温冷却液换热升温,雾状液态水汽化后分别对电堆的阳极入口处的氢气和阴极入口处的空气进行增湿处理,通过在空压机与电堆之间的空气流路上设置换热器,充分利用燃料电池的尾排气体,利用板式换热器中的高温冷却水,与雾状液态水换热,使雾状液态水汽化,充分利用燃料电池系统内部资源,可在减少燃料系统内部零部件,提高系统集成度的同时降低系统热负荷。
Resumen de: CN120356985A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NSGAIII的空冷PEMFC温度控制方法,涉及燃料电池热管理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获取RBF‑PID控制器控制热管理系统模型时的多个调整参数、超调量、温度辨识误差以及温度控制误差;建立单目标优化问题,对单目标优化问题进行求解;建立多目标优化问题,通过NSGAIII对多目标优化问题进行求解,得到多个最优调整参数;将多个最优调整参数输入至RBF‑PID控制器,通过具有多个最优控制参数的RBF‑PID控制器对空冷PEMFC的温度进行控制。本发明可以确保所得优化结果处于帕累托前沿,实现对空冷PEMFC的温度的精确控制,同时提供多个最优解以供不同设计需求,提升了求解效率。
Resumen de: CN120356984A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ADRC的空冷PEMFC温度控制方法及系统,涉及燃料电池控制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将当前时刻的实际温度以及上一时刻的温度控制量输入至线性扩张状态观测器,得到下一时刻的估计温度与估计总扰动;将估计温度误差输入至线性状态误差反馈控制器中,得到下一时刻的初步控制量;将下一时刻的估计总扰动前馈补偿至下一时刻的初步控制量,得到下一时刻的温度控制量;在前馈补偿过程中,通过极值搜索对下一时刻的温度控制量增益进行优化;通过下一时刻的温度控制量对空冷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温度进行控制。本发明的ADRC控制器具有很强的抗扰能力和良好的控制效果,可以解决模型失配问题。
Resumen de: CN120356966A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双极板和气体扩散层的一体化结构,一体化结构的主体由多孔材料构成;所述一体化结构的侧面上设有若干锥形孔,在垂直于侧面的端面上设有若干平行于侧面的引射孔,所述引射孔贯穿一体化结构;每个所述引射孔通过连通流道与其附近的锥形孔或/和多孔材料的孔隙连通。本发明可以替代传统的双极板和气体扩散层的功能,并且在结构和材料上进行创新,保证传质效率的同时解决了传统结构中接触电阻较大的问题,突破了燃料电池的功率上限。
Resumen de: CN120356954A
本发明属于电化学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单原子铱基合金团簇催化剂、其制备方法以及电催化应用,包含下列步骤:低压气相毛细填充:将铱有机金属前驱体、掺杂剂金属有机前驱体、微孔载体材料和溶剂混合并干燥,得到混合粉末,将混合粉末放置在具有一定真空度下的安瓿瓶中并密封,然后置于旋转烘箱中进行高温热处理,得到粉末a;控温酸刻蚀:在保护气体的环境下,将粉末a和酸溶液混合反应,得到黑色粉末;将黑色粉末至于H2/Ar混合气中进行程序热处理,即得所述单原子铱基合金团簇催化剂。通过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制备的单原子铱基合金团簇催化剂在碱性氢氧化催化中表现出显著优于商业铂碳的质量活性和催化耐久性,具有实际应用前景。
Resumen de: CN120356970A
本发明提供了具有仿生流场的燃料电池双极板及燃料电池,属于燃料电池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集流体板,其安装面上设置有若干个间隔分布的支撑体,相邻的两个支撑体相互平行;流道沟槽,由任意两个相邻的支撑体相对的端面与安装面围合而成;若干个螺旋上升的凸台,设置于流道沟槽内,凸台的下表面与上表面相平行,凸台不与两侧的支撑体相接触。本发明通过在支撑体围成的流道沟槽内安装螺旋上升的凸台,能够使燃料电池内部物质分布更加均匀,且减少流场内水的滞留,降低进出口压降,有利于提高燃料电池的输出性能。
Resumen de: CN120356981A
本发明涉及液流电池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液流电池系统及其气路预警方法,所述气路预警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在液流电池充电过程中,电解液析出的氢气随着电解液流动,堆积到液罐顶部;步骤S2:氢气进入液罐顶部的排气装置后进入氢气计量装置;步骤S3:氢气计量装置实时监测析氢量,当析氢量达到一定浓度时,对系统发出提醒;步骤S4:系统自动计算单个电池是否临近1.18V的电位;步骤S5:若单个电池未临近1.18V的电位,液流电池系统正常运行,若单个电池临近1.18V的电位,液流电池系统控制自动充放电装置降低充电电流,若单个电池超过1.18V的电位,液流电池系统控制自动充放电装置停止充电;本发明能够通过气路进行预警,提高液流电池的安全性能。
Resumen de: CN120356968A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固体氧化物电池堆空气极侧的集流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集流层由导电粉体形成,集流层包括依次层叠的第一集流层、第二集流层和第三集流层,第一集流层贴合空气极,第三集流层贴合连接体;第一集流层和第三集流层的导电粉体的粒径分别独立地为1μm‑2μm,所述第二集流层的导电粉体的粒径为2μm‑3μm,第二集流层的导电粉体的粒径大于第一集流层和第三集流层的导电粉体的粒径;第一集流层、所述第二集流层和第三集流层的孔隙率分别独立地为10%‑50%,孔径尺寸分别独立地为1μm‑20μm。本发明“夹心式”结构的集流层,兼顾了集流层与连接体和空气极之间的较佳粘附力、小的接触电阻以及极佳的气体扩散速度。
Resumen de: CN120351440A
高压气体罐具备:罐主体,具备主体部和配置于主体部的轴线方向的一侧的圆顶部;接头,具有从圆顶部的中央部沿着轴线方向延伸的轴部和以能够使气体流通的方式贯通轴部的贯通孔;及保护部件,具有在接头的周围覆盖圆顶部的树脂制的保护部和与保护部一体化且供接头的轴部插入的环形状或筒形状的金属制的连接部。接头在轴部的外周具备第一螺纹部,并且保护部件在连接部的内周具备与第一螺纹部螺合的第二螺纹部。
Resumen de: CN120356989A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固态储氨制氢一体化模块的燃料电池发电系统及方法,包括固态储氨耦合制氢一体化模块与燃料电池,固态储氨耦合制氢一体化模块用于分解固态氨并向燃料电池提供氢气;固态储氨耦合制氢一体化模块包括氨分解制氢模块与固态储氨模块,氨分解制氢模块的外部与内部均设置有高温废气换热通道;固态储氨模块通过阀门与氨分解制氢模块连通,高温废气换热通道与燃料电池的废气出口连通,氨分解制氢模块与燃料电池通过阀门连通;本发明有效提升总体系统能效,将固态储氨模块与氨气制氢模块集成,并设置废气流道,燃料电池高温废气经过氨分解器后变为中温废气,中温废气继续用于固态储氨的氨气脱附,实现燃料电池尾气余热的高效利用。
Resumen de: CN120356982A
本发明供一种判断是否更换离子过滤器的系统及方法。判断是否更换离子过滤器的系统包括:测量部,其在车辆或系统的运行过程中,对燃料电池堆的绝缘电阻值进行测量;以及控制部,其根据上述绝缘电阻值,判断是否更换离子过滤器,上述控制部将车辆或系统的运行开始到运行结束作为一个周期,计算基于在多个周期分别测量的绝缘电阻值的移动值,上述移动值是指针对上述绝缘电阻值的平均值或中间值的移动平均值或移动中间值,上述控制部根据上述移动值的大小或上述移动值的变化率中的至少一个来判断是否更换离子过滤器。
Resumen de: WO2024225534A1
A solid oxide cell includes a fuel electrode, an air electrode, and an electrolyte disposed between the fuel electrode and the air electrode. The fuel electrode includes a plurality of pore arrays arranged in a first direction. One of the plurality of pore arrays includes a plurality of pores arranged in a second direction. The first direction refers to a thickness direction of the electrolyte, and the second direction refers to a direction perpendicular to the first direction.
Resumen de: CN120356956A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废纸回收碳材料制备液流电池电极的方法,属于功能材料及其制备技术领域。本发明解决了现有二氧化碳液流电池电极材料存在的导电性不足、孔隙率较小,以及制备成本高、工艺复杂、环保性差等问题。本发明以废弃纸张为碳源,经过冷冻、冷冻干燥以及碳化处理,得到多孔碳纤维材料,将其与高导电材料研磨混合作为电极基材,经定型后获得具有高疏水性、高比表面积、高吸脱性、高延展性,并具有低反应内阻、循环性能好等良好电化学物性的电极材料。本发明以废弃纸张为碳源碳化后得到的多孔碳纤维材料具有优异的延展性以及电化学性能,能够有效替代常用电极材料,且原料来源广泛,同时还实现了废弃材料的有效利用。
Resumen de: CN120354042A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差分迭代的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额定功率计算方法,用以解决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额定功率计算的精度低的技术问题。本发明通过最大功率和最小功率点之间的差分,构造近似的线性方程的斜率,以初始差分的斜率为基础,解得线性近似根,并以线性近似根对应的功率点和线性方程的末端,进一步构造近似的线性方程,反复迭代,直至误差逐渐缩小,实现了PEMFC额定输出功率的求解。本发明无需温度、电压、电流密度函数的复杂导数计算,且每次迭代仅需计算函数值,无需其他信息,易于实现且有效降低计算复杂度提高计算效率;每次迭代过程仅需计算一次函数值,效率高,可实现额定电流密度、额定功率点的高效、高精读求解计算。
Resumen de: CN120356963A
本发明涉及电化学催化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金属原子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材料为锰、钌和氮共掺杂碳材料,含有式(1)所示的结构单元:#imgabs0#其中,M1和M2各自独立选自Mn和/或Ru,且不同时为Mn;该材料的EXAFS‑WT图中,存在Mn‑N、Ru‑N为#imgabs1#的特征峰,以及Mn‑Ru为#imgabs2#的特征峰。该材料具有导电性强、活性显著、稳定性高和成本可控的优势,特别适合在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中作为阴极氧还原催化剂使用。
Resumen de: CN120357515A
本发明涉及一种全钒液流电池储能系统的控制方法及装置,属于储能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构建用于表征全钒液流电池的放电能量、循环泵的能耗和电池效率之间对应关系的效率模型;基于全钒液流电池的电解液的温度、电堆入口的流量和效率模型,确定最优效率,并将温度和流量设置为最优效率对应的最优温度和最优流量;利用VSG控制方法和功率指令确定有功输出的电角度和无功输出的电压幅值,并基于电角度和电压幅值控制双向变流器输出满足电网需求的输出电压;全钒液流电池通过双向变流器并入电网中。本发明提供的全钒液流电池储能系统的控制方法,提升新能源电网的稳定性,为新能源的接入和电网的稳定运行提供有力支持。
Resumen de: CN120349179A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平管多孔陶瓷支撑体,包含30~70wt%的镁橄榄石,20~60wt%氧化镁,2~10wt%的氮化铝。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制备上述平管多孔陶瓷支撑体的方法,包括:(1)将镁橄榄石和氧化镁前驱体研磨后得到粉料,将粉料与粘结剂、造孔剂和第一溶剂混合后再在捏泥机内捏泥,在捏泥过程中加入氮化铝、助挤剂和第二溶剂,继续捏泥、练泥后得到泥料;(2)泥料经成型处理后得到支撑体素坯,支撑体素坯进行干燥、烧结处理后得到烧结样品;(3)将烧结样品进行机械加工后得到平管多孔陶瓷支撑体。本发明提供的支撑体孔隙率高,与电极材料的膨胀系数范围一致,保证了在热循环过程中热应力小,长期稳定性好。
Resumen de: CN120349482A
本发明涉及高分子材料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生物质基接枝共聚物EC‑g‑PVBC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其中,生物质基接枝共聚物EC‑g‑PVBC具有以下结构:#imgabs0#其中,m、n的范围分别为5~500和5~1000,R基团为H或CH2CH3。本发明首先通过小分子酰化反应得到乙基纤维素大分子引发剂,再通过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反应合成了生物质基接枝共聚物EC‑g‑PVBC,并将该共聚物溶于低沸点溶剂中形成聚合物溶液,再通过滴加成膜的方法得到高厚度的微相分离有序排列的微孔图案薄膜。该膜在水处理、重金属离子去除、电池隔膜、高效催化、水电解等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Resumen de: US2025226426A1
To provide a separator configured to suppress a decrease in the power generation performance of fuel cells. A separator for fuel cells, wherein the separator comprises cathode-side gas flow paths; wherein each of the cathode-side gas flow paths comprises flow path portions and restrictor portions; wherein a flow path cross-sectional area of the restrictor portions is smaller than a flow path cross-sectional area of the flow path portions; wherein at least one of the restrictor portions is an upstream-side restrictor portion disposed in an upstream of the cathode-side gas flow paths; wherein at least one of the restrictor portions is a downstream-side restrictor portion disposed in a downstream of the cathode-side gas flow paths; and wherein a flow path cross-sectional area of the at least one upstream-side restrictor portion is larger than a flow path cross-sectional area of the at least one downstream-side restrictor portion.
Resumen de: CN120351796A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用于电化学反应装置的综合热管理系统及其控制方法,涉及能源回收技术领域。该系统包括储液箱、多个电化学反应装置及冷介质输入单元。储液箱与各反应装置间设第一换热器,通过第一、第二流体管道连接,形成循环换热回路。冷介质输入单元由水泵、第二换热器、温度传感器及比例阀组成,安装在第二管道上,用于调节冷却介质流量和温度。控制器根据反应装置的冷却需求,动态调控水泵、比例阀及换热器,确保精确温控。该系统能回收电化学反应装置产生的废热,通过高效换热器换热并输送至储液箱,显著提升了能量利用率,降低能源损耗。
Resumen de: CN120356996A
本申请涉及低温电池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耐低温有机液流电池电解液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优化电解液的组成与配比,选用双极性卟啉类分子作为活性材料、低黏度离子液体作为支持电解质、超低冻结点溶剂作为共溶剂,并加入π‑π堆积增强剂;S2、通过量子化学计算,优化活性分子结构,计算HOMO‑LUMO能级差,使其处于3.0eV至5.0eV区间;S3、通过量子隧穿效应计算,调整分子构型和键长。本发明通过引入量子隧穿效应与电化学稳定性相结合的技术方案,从而实现了在低温环境下维持电池稳定性的效果,通过分子动力学模拟与实验验证的结合,提供了准确的低温电池性能评估方法,克服了传统技术对低温环境下电池行为预测的不足。
Resumen de: CN120356986A
本申请涉及一种开度确定方法、装置及车辆,涉及电池技术领域,至少解决相关技术中压缩机可能会发生喘振的技术问题。该方法包括:在燃料电池的氢腔完成排气的情况下,获取燃料电池的反应需求信息,反应需求信息用于指示燃料电池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所需要的气体参数;其中,在对氢腔进行排气的过程中,燃料电池中出堆截止阀处于关闭状态,燃料电池中旁通节气门处于开启状态;基于反应需求信息,将出堆截止阀从关闭状态调整至第一目标开度,将旁通节气门的开度调整至第二目标开度,出堆截止阀的开度用于调整出堆截止阀的气体流量,旁通节气门的开度用于调整旁通节气门的气体流量,第二目标开度与第一目标开度呈负相关,以避免压缩机发生喘振。
Resumen de: CN120356983A
本发明涉及无人机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无人机用氢燃料电池的氢燃料保护装置,包括:无人机,设置于所述无人机上的氢燃料罐和氢燃料电池;上保护模块,所述氢燃料罐通过所述上保护模块可拆卸设置于所述无人机的顶部;所述上保护模块设有用于对氢燃料罐进行实时保护的防护罩和用于在保护状态下将防护罩与无人机之间主动脱离的主动保护单元;下保护模块,所述氢燃料电池通过所述下保护模块可拆卸设置于所述无人机下方;所述下保护模块设有用于在保护状态下将氢燃料电池进行全面保护的缓冲架;本发明不仅能够对氢燃料罐进行实时检测且能够对其进行全面保护。
Resumen de: CN120356991A
本发明提供一种铝酸镧‑氧化铈复合电解质及其制备方法,涉及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技术领域。一种铝酸镧‑氧化铈复合电解质,包括LaAl0.9Cu0.1O3‑δ‑Ce0.8Gd0.2O2‑δ复合材料,LaAl0.9Cu0.1O3‑δ‑Ce0.8Gd0.2O2‑δ复合材料总电导率为0.028S/cm。
Nº publicación: CN120356964A 22/07/2025
Solicitante:
东北电力大学
Resumen de: CN120356964A
本发明提供一种燃料电池膜电极的阴极催化层浆料,包括:铂基催化剂、醇类有机溶剂、长侧链全氟磺酸离聚物溶液、水和草酸类有机化合物,其中,全氟磺酸离聚物溶液起着传导质子和粘接剂的作用,具有高EW值的长侧链全氟磺酸离聚物具有更长的疏水骨架和较少的亲水磺酸根基团,可增强催化层与水的排斥能力,同时阴极催化层的孔隙结构影响着反应气体的传输效率和水的排出能力,本发明实施例的阴极催化层浆料中,在不引入其他疏水物质的情况下,具有长侧链结构的全氟磺酸离聚物可增强阴极催化层与水的排斥能力,提高了阴极催化层在高电流密度下的疏水效果,使阴极催化层具有良好的水气传输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