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nisterio de Industria, Turismo y Comercio LogoMinisterior
 

Alerta

Resultados 539 results.
LastUpdate Updated on 14/10/2025 [06:48:00]
pdfxls
Solicitudes publicadas en los últimos 15 días / Applications published in the last 15 days
Results 1 to 25 of 539 nextPage  

燃料电池系统

Publication No.:  CN120770083A 10/10/2025
Applicant: 
株式会社爱信
CN_120770083_PA

Absstract of: WO2024203753A1

In a fuel cell system according to the present invention, when starting up the system, an oxidant gas is supplied, and a fuel pre-injection step is executed in which a fuel gas is supplied at a supply flow rate of the fuel gas such that fuel concentration in a combustion section is a lower explosion limit or less with respect to a supply flow rate of the oxidant gas, until oxygen concentration remaining in a fuel line from the fuel supply system to the combustion section is a prescribed concentration or less, after which an ignition step is executed to ignite the combustion section.

Composition de caoutchouc et article en caoutchouc l’incorporant.

Publication No.:  FR3160976A1 10/10/2025
Applicant: 
HUTCHINSON [FR]
HUTCHINSON
FR_3160976_PA

Absstract of: FR3160976A1

L’invention concerne une composition de caoutchouc à base d’au moins un copolymère EPM ou un terpolymère EPDM, et un article en caoutchouc l’incorporant, tel qu’un joint d’étanchéité ou un tuyau (10) e.g. pour un circuit d’air, d’eau ou de refroidissement équipant une pile à combustible. La composition comprend :- une charge comprenant un noir de carbone et une charge inorganique lamellaire,- un système d’aide à la mise en œuvre,- un système plastifiant, et- un système de réticulation comprenant un peroxyde,dans laquelle la composition comprend, en fractions massiques : 28-32 % du noir de carbone, lequel est choisi parmi les noirs de série ASTM N600 ou N700, et ceux présentant une surface spécifique de 15-25 m²/g, un indice d'adsorption d'iode de 16-24 mg/g et un indice d'absorption de DBP de 90-110 mL/100 g, 10-20 % de la charge inorganique lamellaire, 1,0-6,0 % du système d’aide à la mise en œuvre, lequel comprend un agent de recouvrement du noir de carbone, et 10-22 % du système plastifiant. Fig. 2

碳载体、金属负载的催化剂、电极和电池

Publication No.:  CN120769832A 10/10/2025
Applicant: 
日清纺控股株式会社
CN_120769832_PA

Absstract of: JP2024115733A

To provide a carbon carrier simultaneously realizing durability and catalytic activity of a metal carrier catalyst, a metal carrier catalyst, an electrode, and an electric cell.SOLUTION: A carbon carrier is for carrying a catalyst metal particle. The carbon carrier has a BET specific surface area of 300 m2/g or more, real density is 2.1 g/cm3 or more, and has a carbon structure showing, in a Raman spectrum obtained by Raman spectroscopy, one or more characteristics selected from a group of characteristics (i) and (ii): (i) a ratio of intensity of D-band having a peak top in a vicinity of Raman shift 1340 cm-1 to intensity of G-band having a peak top in a vicinity of Raman shift 1580 cm-1 is 1.6 or more; and (ii) a ratio of intensity of 2D-band having a peak top in a vicinity of Raman shift 2700 cm-1 to intensity of G-band having a peak top in a vicinity of Raman shift 1580 cm-1 is 0.3 or more.SELECTED DRAWING: None

具有模块化堆叠电池结构的电化学装置

Publication No.:  CN120769935A 10/10/2025
Applicant: 
国家研究委员会米普罗恩斯(股份)责任有限公司
CN_120769935_PA

Absstract of: WO2024161280A1

An electrochemical device with a modular stack cell structure has, at one end, a cathode plate (h1) and, at the other end, a cathode plate (h2), two electrolyte membranes (ccm), and an anode plate (2a ) between the electrolytic membranes (ccm) which are arranged in a sandwich on the sides of the anode plate (2a). The cathode plates (h1, h2) include gas collection chambers (60) connected to each other via passages (61) and connection channels (16), and communicating with the outside via a hydrogen manifold (15). The anode plate (2a) has a serpentine channel (20) closed laterally by the electrolytic membranes (ccm) and communicating with the outside via an inlet manifold (21) and an outlet manifold (22).

具有催化燃烧器的能量产生系统

Publication No.:  CN120770080A 10/10/2025
Applicant: 
纳波普股份有限公司
CN_120770080_PA

Absstract of: WO2024133627A2

An energy generation system (1) comprises: a catalytic burner (40) for producing heat energy; an insulated vessel (32), wherein the insulated vessel (32) surrounds the catalytic burner (40); and a fuel cell, wherein waste heat from the fuel cell can be provided to the catalytic burner (40) and/or to the insulated vessel (32); wherein the catalytic burner (40) includes a catalytic coil comprising a coil-shaped fluid flow path for flow of a fuel mixture and a catalytic surface extending along at least a part of the coil-shaped fluid flow path.

一种氢燃料爆震混电发动机、飞行器及使用方法

Publication No.:  CN120756655A 10/10/2025
Applicant: 
中国航发湖南动力机械研究所
CN_120756655_PA

Absstract of: CN120756655A

本发明涉及发动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氢燃料爆震混电发动机、飞行器及使用方法。一种氢燃料爆震混电发动机,包括:氢燃料电池;压气组件,所述压气组件与氢燃料电池线路连接,所述压气组件以将环境气体压缩为压缩空气;爆震室,与所述压气组件管路连接,所述爆震室内适于流动有压缩空气和氢气,所述压缩空气和氢气以在爆震室内燃烧产生爆震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氢燃料爆震混电发动机、飞行器及使用方法,以解决混电发动机用氢燃料电池产生的高温尾气和压缩空气产生推力,燃料电池产生的尾气温度低,难以产生较大的推力,难以适应飞行器动力需求的问题。

一种高温氧化物燃料电池系统

Publication No.:  CN120767348A 10/10/2025
Applicant: 
宁波市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宁波供电公司
CN_120767348_PA

Absstract of: CN120767348A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温氧化物燃料电池系统,包括:电池堆组,电池堆组有发电模式与电解模式;发电模式与电解模式可以切换;水汽预热器与电池堆组的负极连接;空气预热器与电池堆组的正极连接;氢气换热器与电池堆组的负极连接;空气换热器与电池堆组的正极连接;水汽预热器与氢气换热器连接;空气预热器与空气换热器连接;其中水汽预热器、空气预热器、氢气换热器与空气换热器连接形成了发电模式与电解模式的共用热区,解决了发电模式与电解模式使用同一个热区,既能通入水、空气用电池堆组电解水蒸气产生氢气和富氧空气,又能通入氢气、空气用电池堆组发电。

一种有序嵌段型聚酰基化芳基哌啶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Publication No.:  CN120767346A 10/10/2025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CN_120767346_PA

Absstract of: CN120767346A

本发明属于阴离子交换膜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有序嵌段型聚酰基化芳基哌啶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先采用对苯二甲酰氯将部分对三联苯进行酰基化,得到有序排列的芳酮嵌段预聚物,后加入N‑甲基‑4‑哌啶酮进行共聚,再用碘甲烷季铵化后铸膜,得到局部有序堆叠的嵌段型聚酰基化芳基哌啶膜。本发明的有序嵌段型聚酰基化芳基哌啶膜内的刚性芳酮嵌段受限结晶能够强化亲疏水微相分离,可拓宽并提供部分有序的受限纳米通道,进而提高膜的氯离子传导率,而高度取向的刚性纳米通道骨架协同尺寸效应有助于阻隔活性物质的渗透,实现膜选择性的大幅提升,应用于中性有机液流电池中性能优异。

电池系统的排氢控制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Publication No.:  CN120767359A 10/10/2025
Applicant: 
北京卡文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
CN_120767359_PA

Absstract of: CN120767359A

本发明提出一种电池系统的排氢控制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方法包括:根据电池系统的电堆相关参数和神经网络模型确定排氢阀的开启时间和开启周期;根据开启时间和开启周期控制排氢阀的打开或关断。本发明通过将从理论维度影响排氢控制的电池系统的电堆相关参数输入神经网络模型的输出层,再经过结合了除理论以外的维度影响排氢控制的神经网络模型的抽象层处理,再从神经网络模型的输出层智能地输出精准的排氢阀的开启时间和开启周期,最后根据开启时间和开启周期智能和精准地控制排氢阀的打开或关断,以实现电池系统的中的氢气能精准地和智能地排出,从而实现提升氢气的利用率,降低氢气排放的安全隐患。

一种碳载非贵金属高熵合金氧还原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Publication No.:  CN120767340A 10/10/2025
Applicant: 
南昌大学
CN_120767340_PA

Absstract of: CN120767340A

一种碳载非贵金属高熵合金氧还原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其方法包括:将有机配体和金属盐置于球磨罐中,该金属盐为硝酸盐、乙酸盐或氯化物,金属盐中的金属元素包含铁、钴、镍、锰、铜、锌、铬中的至少五种;将球磨罐放入行星球磨机中进行固相反应,制得高熵金属‑有机配位聚合物;将高熵金属‑有机配位聚合物和碳黑混合,再次使用行星球磨机使两者混合均匀;将混合物料置于管式炉中进行高温热解,氮气在吹扫冷却,制得碳载非贵金属高熵合金氧还原催化剂。本发明提出的制备方法普适易行,具有宏量制备潜力;所制备催化剂的半波电位为0.92V,优于商业化Pt/C催化剂的0.88V,具有良好的氧还原电催化性能。

燃料电池电堆总成诊断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 No.:  CN120764262A 10/10/2025
Applicant: 
一汽解放汽车有限公司
CN_120764262_PA

Absstract of: CN120764262A

本申请公开一种燃料电池电堆总成诊断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涉及燃料电池仿真分析领域,包括:构建目标部件的物理模型;简化目标部件的物理模型的局部特征,生成目标部件的优化物理模型;基于目标部件的优化物理模型,结合多物理场维度对所述目标部件进行分析,生成多模型分析结果数据;获取预设目标指标数据;获取电堆运行实时数据;根据多模型分析结果数据与预设目标指标数据的对比结果;判断多模型分析结果数据是否满足预设目标指标数据;若否,则结合实时采集的电堆运行数据,对目标部件的物理模型的输入参数进行动态修正;若相邻两次迭代的分析结果的相对偏差在预设范围内且所有指标满足预设目标指标数据,则输出诊断结果。

一种聚酰亚胺衍生的分级多孔碳/碳纤维复合电极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 No.:  CN120767336A 10/10/2025
Applicant: 
上海大学
CN_120767336_PA

Absstract of: CN120767336A

本发明涉及新材料和电化学储能材料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聚酰亚胺衍生的分级多孔碳/碳纤维复合电极及其制备方法,其制备方法为:以碳纤维毡为基底,通过聚酰亚胺溶液喷涂、金属有机凝胶模板沉积、梯度碳化及低共熔活化工艺,构建出微孔‑介孔‑大孔三级贯通结构。本发明通过模板协同与活化工艺优化,使构建出的复合电极具有独特的微孔‑介孔‑大孔三级贯通结构,解决了传统碳电极传质受限与活性位点不足的难题,可广泛适用于全钒、铁铬及有机体系液流电池,具有显著的工业化应用价值。

一种硫化锂粉体的制备方法和硫化锂粉体及应用

Publication No.:  CN120757130A 10/10/2025
Applicant: 
上海洗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CN_120757130_PA

Absstract of: CN120757130A

本发明涉及电池原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硫化锂粉体的制备方法和硫化锂粉体及应用,包括:将硫酸锂与碳源按预设比例混合均匀,获得第一混合物;将第一混合物在惰性气体中进行第一热处理,获得第二混合物;将第二混合物在还原性气体中进行第二热处理,获得硫化锂粉体。本发明的制备方法获得的产品为硫化锂粉体,获得的硫化锂粉体的氧和碳的杂质较少,硫化锂粉体的纯度较高,反应活性高,满足电解质的合成要求;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在制备硫化锂的过程中,避免使用有毒气体和有机溶剂,反应的温度较低,能耗小,对生产设备的要求较低,工艺简单,成本低廉,无有害气体排放,安全、环保,易于实现工业化。

一种聚芳醚基阴离子交换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Publication No.:  CN120757823A 10/10/2025
Applicant: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CN_120757823_PA

Absstract of: CN120757823A

本发明属于燃料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聚芳醚基阴离子交换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的支化型氢键作用聚(联苯醚‑靛红)阴离子交换膜用于碱性阴离子交换膜燃料电池,通过改变阳离子基团以及带有羟基和烷氧基的柔性侧链的接枝比例,可以控制所制备膜的离子交换容量、吸水溶胀、机械强度等性能。本发明合成了一种聚合物主链中含有醚键的阴离子交换膜,合成过程简单高效,引入的支化结构可以增加自由体积,从而扩建更加宽广且连续的高通量离子传输通道,羟基和烷氧键的协同作用可以形成一定的氢键作用,促进构建更宽广的离子传输通道,这些都改善了膜的微相分离形态,大大优化了膜的综合性能。

一种三维碳纳米管改性石墨毡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Publication No.:  CN120767345A 10/10/2025
Applicant: 
杭州德海艾科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CN_120767345_PA

Absstract of: CN120767345A

本发明涉及全钒液流电池电极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三维碳纳米管改性石墨毡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包括以下步骤:通过在石墨毡上两次气相沉积碳纳米管和溶剂热负载酞菁,再清洗除去金属镍,得到三维碳纳米管改性的石墨毡,在石墨毡上负载碳纳米管能够有效的提高导电性,其三维结构能够有效的增大石墨毡的催化活性位点,从而提高全钒液流电池的能量效率和电压效率。

应用于电池热管理系统的水泵控制方法、设备以及车辆

Publication No.:  CN120767356A 10/10/2025
Applicant: 
深蓝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CN_120767356_PA

Absstract of: CN120767356A

本发明涉及一种应用于电池热管理系统的水泵控制方法、设备以及车辆。该方法包括:获取电池热管理系统中流经电池的冷却液的实际出入口温差和目标出入口温差;并根据实际出入口温差和目标出入口温差,确定流经电池的冷却液的出入口温差控制误差;获取电池的电池功率,并根据电池的电池功率和当前修正量,确定切换阈值;若确定出入口温差控制误差小于切换阈值,则根据流经电池的冷却液的入口水压和入口水压的监测时长,控制电池热管理系统中的水泵工作,使得水泵将冷却液传输至电池,以对电池进行冷却处理。本发明可以在实现电池冷却的基础上,有效减少水泵转速和水压反复波动的情况,进而保证水泵的寿命和电池的寿命。

基于流化床电极的可逆固体氧化物电池储能装置及方法

Publication No.:  CN120767360A 10/10/2025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南京环境集团有限公司
CN_120767360_PA

Absstract of: CN120767360A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基于流化床电极的可逆固体氧化物电池储能装置,包括:反应器主体、固体氧化物电池、储能罐、释能罐和气体循环外回路;反应器主体中部连接固体氧化物电池,两侧分别连通储能罐和释能罐;气体循环外路包括风机,氢气和水蒸气的混合气通过风机鼓入反应器主体。使用该装置时,储能阶段,固体氧化物电池消耗电力将水蒸气电解为氢气,氢气还原四氧化三铁为铁单质,实现能量的储存;释能阶段,铁单质与水蒸气反应生成氢气,固体氧化物电池氧化氢气发电,实现能量的释放。该装置以氢气和水蒸气混合气作为流化和能量介质,实现非熔融态金属电解储能,系统的能量储存密度高,规避了传统电解水储能中氢气储存难的瓶颈问题,应用前景广泛。

一种PEMFC可逆衰减在线监测与恢复设备及方法

Publication No.:  CN120767355A 10/10/2025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
CN_120767355_PA

Absstract of: CN120767355A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PEMFC可逆衰减在线监测与恢复设备及方法,设备包括:参数调节模块、控制器、多区域检测器和电池,其中,所述参数调节模块、所述控制器和所述多区域检测器依次连接;所述参数调节模块包括空压机、加湿器和风扇,所述控制器内置三维可逆衰减模型,所述空压机、加湿器和风扇分别与所述控制器和所述电池连接,所述电池与所述多区域检测器连接。本发明通过PEMFC三维可逆衰减模型,快速计算不同初始条件和运行时间下不同区域的ECSA和电导率,对PEMFC电学性能进行精细化实时检测和恢复,大幅度减少了精细化检测的成本。

一种新型双极板流场结构

Publication No.:  CN120767347A 10/10/2025
Applicant: 
阳光氢能科技有限公司
CN_120767347_PA

Absstract of: CN120767347A

本发明申请提供了一种新型双极板流场结构,其包括双极板本体,所述双极板本体的两端分别设有反应物进口、反应物出口,所述双极板本体的中部设有流场区,所述流场区内部设有流场结构,所述流场结构包括多条平行分布的直流道脊部,所述直流道脊部上设有上凸脊、下凸脊,所述上凸脊、所述下凸脊构成重复单元,并呈周期性分布排列,其能够增加沿程距离,使得反应物与流道充分接触,同时能够减少气泡聚集,降低局部过热的风险,保证散热性能。

一种燃料电池系统及控制方法

Publication No.:  CN120767350A 10/10/2025
Applicant: 
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CN_120767350_PA

Absstract of: CN120767350A

本发明涉及氢燃料电池系统设计技术,具体涉及一种燃料电池系统及控制方法;该系统包括氢气阳极模块、空气阴极模块、风冷燃料电池堆和液冷燃料电池堆;氢气阳极模块中氢瓶与氢气分流调节装置相连;氢气分流调节装置与风冷燃料电池堆和液冷燃料电池堆相连;液冷燃料电池堆与氢气分流调节装置和液冷燃料电池堆相连;风冷燃料电池堆与氢气分流调节装置和液冷燃料电池堆相连;风冷燃料电池堆和液冷燃料电池堆均与排气排水结构相连;空气阴极模块中的空气供给装置与空气调节装置相连;空气调节装置分别与液冷燃料电池堆的阴极和风冷燃料电池堆的阴极相连;液冷燃料电池堆与节气门的阴极相连接;本发明提高了整体燃料电池的氢气利用率。

一种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膜电极微孔层的制备方法

Publication No.:  CN120767339A 10/10/2025
Applicant: 
浙江科技大学
CN_120767339_A

Absstract of: CN120767339A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膜电极微孔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炭黑分散于无水乙醇中,加入碳纳米管形成混合体系,高速分散得到分散液;其中,所述炭黑与碳纳米管的质量比为65‑95:5‑35;向分散液中加入纳米纤维素,磁力搅拌后超声分散;其中,所述纳米纤维素与炭黑的质量比为15‑35:100;再向分散液中加入聚四氟乙烯,继续超声分散搅拌,形成复合浆料;其中,所述聚四氟乙烯与炭黑的质量比为2‑4:7;将所述复合浆料喷涂在碳纸上,经干燥、固化、烧结后,完成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膜电极微孔层的制备。本发明通过纳米纤维素与碳纳米管协同复合炭黑制备膜电极微孔层,优化其导电性、疏水性、透气性等性能,提升了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输出功率与稳定性。

燃料电池阳极氢气浓度的管理方法、装置、车辆及介质

Publication No.:  CN120767354A 10/10/2025
Applicant: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CN_120767354_PA

Absstract of: CN120767354A

本申请涉及一种燃料电池阳极氢气浓度的管理方法、装置、车辆及介质,包括:获取驱动数据、当前时刻氢气浓度观测值和目标氢气浓度值;将驱动数据输入至预设的状态空间模型,得到第一模型参数至第四模型参数,将第一模型参数至第四模型参数更新预设的扰动观测器得到当前时刻的扰动估计值;将当前时刻氢气浓度观测值和目标氢气浓度值输入至预设控制器得到预设控制器的输出量,根据当前时刻的扰动估计值和预设控制器的输出量得到当前排气阀开启时长,并基于当前排气阀开启时长控制排气阀,以管理燃料电池阳极的氢气浓度。由此,解决了氢气估计模型精度低,控制精度低的问题,通过实时在线估计并实时更新模型,提升模型的准确性。

氢气瓶气体泄放装置、检测控制方法、氢气瓶及车辆

Publication No.:  CN120767357A 10/10/2025
Applicant: 
中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CN_120767357_PA

Absstract of: CN120767357A

本发明属于燃料电池汽车安全保障技术领域,提出了一种氢气瓶气体泄放装置、检测控制方法、氢气瓶及车辆,包括设置在氢气瓶不同位置的至少两个泄放管道,每个泄放管道上设置有泄压阀;每个泄放管道上并联有带有管阀的辅助泄放管道,辅助泄放管道的两端分别位于所述泄压阀的两端;泄放管道内设置有能够检测所述泄放管道内气流的检测设备;气体泄放时,当检测到存在泄放管道内气体流量小于预设值时,控制对应的管阀打开;以及,管阀打开后,根据泄放管道内气体流量判断泄放管道是否堵塞;通过对泄放管道内气体流量的检测,能够对所有PRD泄放进行检测,以及能够泄放管道的堵塞情况进行判断,避免PRD泄放速率较慢或泄放管道堵塞时影响气体泄放的问题。

一种评价燃料电池电堆流量分配一致性的可视化仿真方法

Publication No.:  CN120767353A 10/10/2025
Applicant: 
氢质氢离(北京)氢能科技有限公司
CN_120767353_PA

Absstract of: CN120767353A

本发明涉及燃料电池领域,具体为一种评价燃料电池电堆流量分配一致性的可视化仿真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S1、建立电堆流道简化几何模型;S2、在进口总管、出口总管和电堆堆芯之间生成交界面,并命名边界面;S3、对处理好的几何模型进行网格划分;S4、在仿真软件中设置边界条件;S5、分别提取每条单电池子流道的实际流量值;S6、利用均匀性公式计算每条单电池子流道的偏差率;S7、预设偏差率参数值,筛选出超出偏差率参数值的单电池流道序号,控制全部单电池子流道的偏差率均在‑P~+P以内。本发明能在电堆流道结构设计时快速获取不同位置单电池流量分配情况,为电堆结构设计提供确切的可视化依据,周期短,费用低。

一种氢燃料电池的防护装置

Nº publicación: CN120767361A 10/10/2025

Applicant:

深圳市沃尔德新能源有限公司

CN_120767361_PA

Absstract of: CN120767361A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氢燃料电池的防护装置,涉及电池防护技术领域,包括仿生蜂窝抗冲击机构,所述仿生蜂窝抗冲击机构包括抗冲击套,所述抗冲击套的内部开设有蜂窝状通孔,所述蜂窝状通孔的内壁设置有微型阻尼器;氢燃料电池工作温度稳定机构,所述氢燃料电池工作温度稳定机构包括半导体制冷器,所述半导体制冷器设置在抗冲击套的表面,所述半导体制冷器的一侧设置有制冷端;辅助散热机构,所述辅助散热机构包括安装盒。本发明通过仿生蜂窝抗冲击机构的设置,设置在氢燃料电池表面,采用高强度尼龙材料制成六边形蜂窝单元,每个单元内置微型阻尼器,阻尼角度不同,实现多方向冲击力均匀分散,相较于传统弹簧阻尼器减震,减震效果更好。

traduci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