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sstract of: CN120684349A
本申请提出一种风电机组降容控制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获取风电机组在降温时发电机组所需输出的转速和初始的转速‑扭矩曲线;根据所述发电机组所需输出的转速确定所述发电机组的修正扭矩;根据所述发电机组的修正扭矩对所述初始的转速‑扭矩曲线进行修正,得到修正后的转速‑扭矩曲线;基于修正后的转速‑扭矩曲线控制所述风电机组降低发电容量。本申请提出的技术方案,对风电机组中需要通过降低转速来满足降温的需求,使用修正后的转速‑扭矩曲线,相比于使用原始转速‑扭矩曲线,机组发电容量提升明显,可有效降低此种降温需求下的发电量损失。
Absstract of: CN120684347A
这项发明是一种适应风向的垂直轴双转子风力发电机,采用Savonius型叶轮,包括上下两层相同尺寸的半圆筒形叶轮,布置在上下竖轴上,错开安装并且两叶轮的开口方向相反。叶轮内部形成气流通道,中间安装有发电装置。上层叶轮驱动发电线圈逆时针旋转,下层叶轮驱动永磁铁顺时针旋转,二者配合,提高了发电效率和风能利用率。此外,该发电机配备尾舵板和尾舵杆,实现水平自动对风功能,有效提高了发电效率和风能利用率。同时,独立分离设计的S型叶轮形状也有利于提高发电效率和平稳性。
Absstract of: CN120684350A
本申请提出一种风力发电机组叶片雨蚀保护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通过获取每次降雨过程中的雨量数据,及对应每次降雨过程中的风力发电机组叶片雨蚀工况参数;构建风力发电机组叶片的疲劳累积损伤计算模型,将雨量数据和风力发电机组叶片雨蚀工况参数输入疲劳累积损伤计算模型,输出风力发电机组叶片的疲劳累积损伤结果;通过调整风力发电机组叶片雨蚀工况参数,以降低风力发电机组叶片的疲劳累积损伤结果,实现风力发电机组叶片雨蚀保护。通过本发明,能够计算风机叶片疲劳累计损伤,并提供对风力发电机组的的运维决策和控制策略。
Absstract of: CN223374551U
一种海上风电机组扭缆防磨损及限位结构,旨在解决海上风电机组在偏航或振动过程中动力电缆易磨损的问题,通过设计包括电缆固定组件、限位组件和防护层的综合防护结构,实现对动力电缆的有效保护和限位;电缆固定组件采用高强度、耐腐蚀的材料制成,可根据动力电缆的外径进行定制,确保电缆稳固固定;限位组件设置在相邻固定夹之间,通过限位块和限位弹簧的限制作用,有效限制电缆的相对位移;防护层采用耐磨、耐腐蚀的高性能材料制成,覆盖在电缆表面,形成保护层,隔绝电缆与外界环境的直接接触;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可显著降低动力电缆的磨损率,延长电缆使用寿命,提高海上风电机组的运行稳定性和可靠性。
Absstract of: CN223374548U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风力发电设备的配合辅助结构,包括风力发电机和容置箱,所述容置箱的底部设置有安装板,所述容置箱内腔的右侧设置有升降柱,所述容置箱内腔的左侧设有升降装置,所述容置箱的外侧设置有支撑件。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升降装置、支撑件和控制装置的配合使用,解决了现有的小型风力发电机在使用时,大多不具备对风力发电机的高度进行调节的功能,当风力发电机出现故障需要进行维修时,较为不方便,并且在安装后,大多是通过单独立杆进行支撑,并通过螺栓与地面进行固定,在遇到较大的风力时,单独的立杆支撑性较差,可能会出现晃动,导致立杆与螺栓之间磨损严重,长时间螺栓可能会出现断裂的现象的问题。
Absstract of: CN223374552U
本公开涉及一种风电叶片,包括叶片主体、避雷装置和加固装置,叶片主体包括容纳槽,避雷装置通过连接件连接于叶片主体,连接件延伸至容纳槽内,加固装置包括设置在容纳槽内且与连接件相对布置的固定件和驱动件,驱动件用于驱动固定件朝向连接件的方向移动,以使得固定件连接于连接件,用于限制所述连接件脱离所述容纳槽。本公开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位于容纳槽内的驱动件驱动固定件移动,使得固定件能够与连接件连接,以使得在未拆除固定件的情况下,连接件被限制在容纳腔内,即使遇到大风天气或者风电叶片受到外界撞击时,依然能够稳固,更具有使用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Absstract of: CN223374547U
本实用新型涉及风力发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风电机组塔筒,通过电机带动防护板旋转,包括塔筒,塔筒外侧设有塔筒门,塔筒门一侧设有扶梯,扶梯顶部设有防冰组件,防冰组件两侧分别设有锁紧组件,防冰组件包括V型顶板,V型顶板一侧对称设有L型板,L型板一侧安装有电机,电机输出端传动连接第一转轴,第一转轴上设有第一齿轮,V型顶板顶部对称设有竖直板,竖直板上设有第二转轴,第二转轴一端设有第二齿轮,第二转轴外侧对称设有弧形板,弧形板顶部设有防护板防护板对破冰刺进行遮盖,避免了破冰刺不工作时一直裸露在外,而受到环境的侵蚀,不仅提高了破冰刺的使用寿命,还不影响到破冰的效果,并且不用经常性更换破冰刺,减少了维护成本。
Absstract of: CN223374550U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Zigbee无线通讯的风力发电机螺栓松动检测系统,包括n个压电超声传感器、Zigbee节点、CAN总线、监控主机四个部分,n的取值由风力发电机上的螺栓的个数确定,采用太阳能充电电路为压电超声传感器供电,n个压电超声传感器通过Zigbee无线通信将数据传输至Zigbee节点,Zigbee节点与监控主机之间通过CAN总线进行数据传输,通过数据分析可实现风力发电机上所有螺栓松动状态的远程在线监测,实时掌握螺栓的松动情况,及时对螺栓复拧紧固,有效保证风力发电机的安全运行,从而提高风力发厂的经济效益。
Absstract of: CN120684353A
本发明提供一种风力发电设备载荷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应用于风力发电设备控制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确定风力发电设备中需要进行载荷控制的至少一个目标部件;获取所述目标部件对应的目标方位角区间;所述目标方位角区间根据对所述目标部件在不同方位角下的载荷进行仿真确定,所述目标方位角区间为需要对所述目标部件的载荷进行控制的方位角区间;在所述目标部件运行过程中,获取所述目标部件当前的方位角,若所述目标部件当前的方位角与所述目标方位角区间匹配成功,则对所述目标部件当前的载荷进行降载控制。采用本发明技术方案可以降低风力发电设备整机设计成本。
Absstract of: CN120684373A
一种风机塔筒晃动位移监测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获取IMU传感器的校准参数,并对采集的原始传感器数据进行校准参数补偿,得到校准数据;基于多个晃动周期的校准数据确定晃动中心,并计算相对于该晃动中心的晃动角度和晃动加速度;将所述晃动角度和晃动加速度转换到导航坐标系下;对导航坐标系下的晃动加速度进行时间积分,得到速度,并基于塔筒晃动特性对该速度进行校正;对校正后的速度进行时间积分,得到位移,并基于塔筒晃动特性对该位移进行校正,以抑制累计误差。本发明可提高位移监测精度,且无需外部设备,降低成本,适用于实时监测,增强风机安全性和维护效率。
Absstract of: CN120684369A
本发明属于故障定位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风电机SCADA数据的变桨系统故障定位方法及相关装置;其中,所述基于风电机SCADA数据的变桨系统故障定位方法包括采集风电机SCADA系统的变桨系统运行数据,对运行数据进行清洗,采用局部异常因子算法对清洗后的运行数据进行实时监测,判断变桨系统是否存在异常,当变桨系统存在异常时,提取异常运行数据的特征向量,将特征向量输入基于深度学习的故障诊断模型,对故障进行诊断和定位;本发明能够显著提升数据质量,能从异常运行数据的特征向量中自动提取复杂、隐蔽的故障特征,精准识别多种类型的变桨系统故障,并快速定位故障位置。
Absstract of: CN120688171A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切轴比指标的风力发电机组叶片设计迭代优化方法。首先计算已设计的各版本叶片的挥舞载荷、风能利用系数与切轴比,然后进行线性拟合,得到拟合平面的斜率与偏移量。接着对各版本叶片进行多属性评价,找到综合性能指标最优的版本作为下一轮迭代的基础。最后根据拟合平面斜率,求得风能利用系数增大时可保持挥舞载荷基本不变的切轴比增量,作为下一轮迭代结构优化调整的依据。本发明基于不同版本叶片的挥舞载荷与风能利用系数、切轴比之间的平面线性关系,给出了设计迭代过程中叶片结构优化的方向。本发明的优点在于,设计迭代过程中,叶片结构的调整始终朝着风能利用系数增大且挥舞载荷不变或减小的方向进行。
Absstract of: CN223376560U
本申请涉及一种海上浮式风机多维度无线监测装置,包括壳体、双螺旋监测传感器和数据监测系统,壳体固定设置于海上浮式风机平台,壳体包括封闭的壁面,和由壁面围合形成的安装腔;双螺旋监测传感器位于安装腔内,且双螺旋监测传感器沿轴向的其中一端固定于壳体的壁面,双螺旋监测传感器为多层的双螺旋结构,相邻层的双螺旋结构之间能够发生相对分离和接触;双螺旋结构包括沿厚度方向布置的导电层和介电层;数据监测系统位于安装腔内,数据监测系统的信号输入端与双螺旋监测传感器电连接,数据监测系统的信号输出端与服务器数据连接。该海上浮式风机多维度无线监测装置能够对海上风机的状态进行更加精确的监测。
Absstract of: WO2025008170A1
The present invention relates to a stator (100) for a wind turbine generator (150). The stator (100) comprises a stator segment (110) having cooling openings (111) for guiding air (101) through the stator segment (110) along a radial direction (152) of the wind turbine generator (150), and an air collecting cap (102) arranged at a radially inner surface of the stator segment (110), wherein the air collecting cap (102) forms an air collecting volume (Vc) for collecting air (101) streaming though the cooling openings (111). The air collecting cap (102) comprises plastic material. The stator (100) further comprises an air guiding channel (103), wherein the air guiding channel (103) is coupled to the air collecting cap (102) for guiding air (101) from the air collecting volume (Vc) through an air opening (105) into the air guiding channel (103). The air guiding channel (103) is configured for guiding the collected air (101) outside of the stator segment (110).
Absstract of: CN120684358A
本发明涉及风力发电技术领域,公开了半潜式漂浮风机顶升辅助安装系统及顶升辅助安装方法,包括半潜式漂浮风机平台、风机、多个塔筒分段以及顶升装置,半潜式漂浮风机平台中间设置顶升孔,半潜式漂浮风机平台底部设置有卡位结构,卡位结构处于顶升孔正下方,风机底部插入顶升孔内,塔筒分段适于单个置于卡位结构内,且处于卡位结构内的塔筒分段顶端与风机处于顶升孔内的部分底部固定;顶升装置设置在半潜式漂浮风机平台上,顶升装置用于与处于卡位结构内并与风机固定的塔筒分段抵接,并将此塔筒分段向上顶升;其中,多个塔筒分段依次置入卡位结构内,并由顶升装置依次顶升。本发明可将风机抬升至吊机无法企及的高度,适配大型化风机的安装需求。
Absstract of: CN120684362A
本申请提出一种风电机组安全性测试方法及系统,包括:根据启动环境,获得风电机组的启动条件;根据启动条件,对风电机组中备用电源进行充放电测试;基于正常的充放电测试,通过备用电源对风电机组中叶片进行回桨测试;基于回桨动作,对降速的机组进行机械刹车测试,完成对风电机组的安全性测试。无需增加额外的硬件设备,基于对叶片的转速状态及备用电源工作状态进行采集和分析操作,在风电机组运行前对其安全性进行测试,节约了成本,且操作简单,保障了风电机组的安全运行。
Absstract of: CN120684364A
本发明涉及新能源发电监测技术领域,特别是基于多参数融合的新能源风电系统故障检测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实时采集风电系统的风速、风向、发电机转速、温度、电压、电流等多种运行参数,对运行参数进行特征提取,获得与故障相关的关键特征;基于深度学习算法对关键特征进行分析,判断风电系统的故障类型;将故障诊断结果以可视化方式输出,并发送至控制中心进行远程监控和故障预警。本发明解决了传统风电系统故障检测实时性差、准确性不高、智能化程度低等技术难题,为风电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提供了可靠保障。
Absstract of: CN120691475A
本发明公开了漂浮式风机与多轴点吸收波浪能装置的WSAOC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构建风能系统与波浪能系统联合的发电系统及传感采集网络;S2、采集目标海域环境与结构响应信息,生成环境与响应数据集;S3、计算系统功率缺口;S4、构建风浪功率分配权重函数,生成风浪补偿目标功率与权重集;S5、生成波浪能控制参数集;S6、生成风能控制参数集;S7、执行波浪能控制并采集响应状态;S8、执行风能控制并采集响应状态;S9、基于风波响应状态构建适应度函数,使用混沌粒子群优化算法迭代最优控制参数。本发明采用风浪功率分配与混沌粒子群优化相结合的控制方法,实现了风波能量协同调度与控制参数自适应优化。
Absstract of: CN120684351A
本公开提供一种偏航制动装置、偏航系统和风力发电机组,风力发电机组包括塔架和可转动地设置于塔架顶部的底座,底座上设置有用于安装压柱式制动器的连接孔,偏航制动装置包括夹钳式制动器和连接模块,夹钳式制动器包括制动器本体和刹车盘,连接模块包括连接柱和制动器固定座,制动器固定座设置于底座下方,且沿塔架的高度方向填充在压柱式制动器的摩擦片所在的空间中,连接柱设置于连接孔且连接柱延伸至底座的下方,并与制动器固定座连接,制动器本体和刹车盘中的一者通过制动器固定座连接于底座,另一者连接于塔架,无需在原风力发电机组的基础上做额外改动便可在底座上设置夹钳式制动器,能够避免液压油泄漏,提高制动效果。
Absstract of: CN120684360A
本发明涉及风电机组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风电机组变桨系统辨识测试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本发明所述的风电机组变桨系统辨识测试方法,评估过程仅需要设定部分参数,后续按照设定好的测试评估步骤由测试系统自动完成,减少了变桨系统辨识测试过程的分散性,提升了测试过程的自动化水平,降低了测试工作对实施人员的专业性要求,提升了工作效率。
Absstract of: CN120691800A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清洁风光水发电储能装置,包括主杆、抽风排风机构、蓄电池组以及安装在主杆上的光伏单元,抽风排风机构包括设于光伏单元内侧的第一气管,第一气管上设有能向光伏单元内表面吹风的第一气道口,抽风排风机构还包括与第一气管相连的空气压缩机以及存储空气压缩机所排出气体的储气罐,储气罐上设有能将储气罐中气体排放到第一气管的电动阀门,光伏单元的外侧设有第一风力发电装置,光伏单元的内侧设有能依靠第一气道口吹出的风进行发电的第二风力发电装置,储能装置还包括有能控制空气压缩机向储气罐存入气体以及控制电动阀门打开释放储气罐中气体的控制系统,空气压缩机以及电动阀门与控制系统电性连接,本案能通过风能进行发电,同时也能预存风能在储气罐中,当外界的风能不足的时候,能通过释放储气罐中的压缩空气来吹向第二风力发电装置进行发电。
Absstract of: CN120684375A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海上风电机组基础冲刷深度监测方法和系统,涉及监测技术领域,通过历史各次监测时海上风电机组的各信息和海水的各参数,分析海上风电机组在不同环境和状态下的冲刷深度安全值阈值和冲刷速率与海水的各参数之间的关系,监测当前海上风电机组的各信息,判断当前海上风电机组的稳定性,若稳定性差,则进行预警,若稳定性良好,则分析是否需要进行维护预警,若需要,则获取当前海水的各参数,根据当前海水的各参数和冲刷速率与海水的各参数之间的关系,判断海上风电机组的维护等预警级,并进行预警,保障了海上风电机组稳定性判断的有效性,也保障了海上风电机组维护的及时性。
Absstract of: CN120683845A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海上风电导管架预制节点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包括主管、支管、主管连接部以及支管连接部;主管包括同轴套设的主管外钢管和主管内钢管,主管外钢管和主管内钢管之间填充混凝土形成主管混凝土夹层;支管包括同轴套设的支管外钢管和支管内钢管,支管外钢管和支管内钢管之间填充混凝土形成支管混凝土夹层;主管的两端分别通过主管连接部连接导管架主腿,支管一端连接于主管侧壁上,另一端通过支管连接部连接导管架斜撑;主管外钢管和主管内钢管之间连接有第一灌浆隔板和第二灌浆隔板;支管外钢管和支管内钢管之间连接第三灌浆隔板。本发明提高节点的抗疲劳性能,削弱应力集中的影响,进而增强导管架基础的稳定性与耐久性。
Absstract of: CN120691454A
本发明公开了用户侧风能电力供电系统,包括风能转换装置、外转子发电机和微电网单元,微电网单元包括快速整流器、电池模块、稳压器、外市电整流器、逆变器、一次直流母线、二次直流母线,风能转换装置驱动外转子发电机的外转子转动,外转子发电机的输出端与快速整流器的输入端连接,快速整流器的输出端与一次直流母线的输入端连接,一次直流母线的输出端分别与稳压器、电池模块的输入端连接,二次直流母线的输入端分别与市外电整流器、电池模块、稳压器的输出端连接,二次直流母线的输出端与逆变器的输入端连接。本发明实现了用户侧低成本大功率风能电力自发自用,可广泛应用于工矿企业各类园区,降低用户电费并减少碳排放。
Nº publicación: CN120684378A 23/09/2025
Applicant:
华能酒泉风电有限责任公司
Absstract of: CN120684378A
本发明涉及风力发电机技术领域,尤其公开了一种用于风力发电机的多自由度机械制动装置,包括,支撑元件;翻转元件,所述翻转元件设置在支撑元件的顶端;及夹持元件,所述夹持元件位于翻转元件的顶端;其中所述夹持元件包括中心锥体,所述中心锥体沿轴向可移动设置,所述中心锥体的外锥面与所述斜面滑块配合,使得所述中心锥体的轴向移动驱动夹爪单元同步径向伸缩,实现自定心夹持,通过中心锥体的弧度面与夹持板的斜面的配合,结合弹性衔接块的形变补偿能力,使夹爪单元能够自动适应转子直径差异及非标准曲面轮廓,当转子存在偏心或外形偏差时,各夹持板独立调整接触位置,通过弹簧的差异压缩实现夹持力自动均衡,消除偏载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