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umen de: CN223378194U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燃料电池单片电压采集装置,涉及燃料电池技术领域,包括双极板和探针板,还包括探针,其一端安装在所述探针板上,开设在所述双极板的冷却面一侧的探针槽;所述探针延伸至探针槽内的一端设置有弯曲部,且弯曲部的一端呈夹角形式设置有尖端,本设计的一种燃料电池单片电压采集装置,采取不锈钢探针设计,利用其自身的弹性将其弯曲部深入到探针槽内与其配合,可以实现简洁高效的支撑结构,同时解决了探针虚接、振动中易脱落等问题,且安装方便;同时可以满足实际工况中各个方向的振动需求,既能满足探针可以与极板进行良好的接触,又能满足车辆各个方向的振动需求,同时,可以解决因装堆导致的累积公差的影响。
Resumen de: CN223378184U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空冷电堆系统的封装结构,涉及空冷燃料电池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包括封装罩壳和设置在封装罩壳上的两个调整机构和配置机构。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调整机构,在冷启动时,可通过启动辅助加热组件,从而加速空冷电堆系统能快速达到所需温度,减少损耗,紧接着,还可以通过启动液压缸一,液压缸一将配合U型块、连接杆一,从而使得多个转块能够转动,带动其上的页扇调整开合角度,避免大量冷空气进入系统,影响冷启动,当高功率运行时,可通过调整页扇较大的开合角度,并同时启动电机,电机将带动转轴和扇叶转动,同时,扇叶在转动时,可将封装罩壳外的风吸入到封装罩壳内对空冷电堆系统进行冷却,来提高散热效率。
Resumen de: CN223366473U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用于燃料电池的水分离器,包括分离主体、底板和盖板。所述分离主体包括分离单元、进气空腔以及分离主体侧面设置混合气体进口。所述进气空腔中设置有挡板。所述底板包括积液腔和侧面设置的排液口。所述盖板上侧设置有混合气体出口。所述分离主体、底板、盖板分别为一体成型的结构。所述水分离器用于对燃料电池运行时产生的混合气体中的水汽进行处理。通过挡板的设置,一方面降低了水分离器的流阻,另一方面使进入各个分离单元的气体流量分配更加均匀,增大了气体接触面积,提升了分离效率。
Resumen de: CN223378197U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燃料电池的单膜巡检连接结构及燃料电池,属于燃料电池技术领域,包括插接针以及插接针固定件,插接针部分结构通过插拔方式与电堆本体连接;插接针固定件上设有可拆卸连接部,可拆卸连接部具有第一使用状态以及第二使用状态,第一状态下插接针与可拆卸连接部接触,插接针5与插接针固定件连接固定,第二使用状态下可拆卸连接部与插接针由接触变为分离。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用于燃料电池的单膜巡检连接结构及燃料电池,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用于燃料电池的单膜巡检连接结构及燃料电池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燃料电池的单膜巡检连接结构及燃料电池,该连接结构的安装过程简单,不需要使用到胶水,能极大地节省时间。
Resumen de: CN223378195U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液流电池及单电池。该单电池包括两个半电池,每个半电池包括沿厚度方向依次叠放的端板、双极板和电极;至少一个半电池还包括第一螺杆,设置在端板上,第一螺杆的尾端贯穿端板中央并与双极板接触,当第一螺杆转动时推抵双极板沿厚度方向压缩电极。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液流电池及单电池,具备更宽的电极压缩比调控范围,提升测试精度和效率。
Resumen de: JP2024115732A
To provide a carbon carrier simultaneously realizing durability and catalytic activity of a metal carrier catalyst, a metal carrier catalyst, an electrode, and an electric cell.SOLUTION: A carbon carrier is for carrying a catalyst metal particle. The carbon carrier has a BET specific surface area of 300 m2/g or more, real density is 2.1 g/cm3 or more, and has a carbon structure showing, in a Raman spectrum obtained by Raman spectroscopy, one or more characteristics selected from a group of characteristics (i) to (iii): (i) a half width at half maximum of G-band having a peak top in a vicinity of Raman shift 1580 cm-1 is 37 cm-1 or less; (ii) a half width at half maximum of D-band having a peak top in a vicinity of Raman shift 1340 cm-1 is 38 cm-1 or less; and (iii) a half width at half maximum of 2D-band having a peak top in a vicinity of Raman shift 2700 cm-1 is 57 cm-1 or less.SELECTED DRAWING: None
Resumen de: WO2024170383A1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drying method (100, 200) for drying a fuel cell system (300), the drying method (100, 200) comprising: - setting the temperature of a temperature-control medium for temperature-controlling the fuel cell system (300) to a dryness value that is higher than in a non-drying operation.
Resumen de: CN120690871A
本发明涉及钒液流电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孔碳材料改性石墨毡的制备方法及应用。包括将高分子树脂、造孔剂、溶剂、催化剂混合制备催化剂树脂浆料;将表面活性剂、无机盐、去离子水混合制备凝固浴;将石墨毡浸渍催化剂树脂浆料后进行非溶剂诱导相分离,制备非对称石墨毡前驱体;将非对称石墨毡前驱体进行石墨化处理,制备多孔石墨包覆的石墨毡;最后,将多孔石墨包覆的石墨毡进行氧化处理、活化处理,制备多孔碳材料改性石墨毡。本发明通过,非溶剂诱导相分离的方法,将催化剂包覆固定在石墨毡纤维表面和纤维之间的多孔结构中,石墨化后得到含催化剂多孔石墨负载的改性石墨毡,显著提升了电池电压效率、能量效率。
Resumen de: WO2024181304A1
A catalyst composition according to the present invention comprises a hydrocarbon-based ionomer, a catalyst, and a catalyst carrier, wherein the hydrocarbon-based ionomer includes a polymer compound having a structure represented by general formula (I), and the mass ratio of the hydrocarbon-based ionomer to carbon in the catalyst carrier is 0.10-1.20. (In general formula (I), n is 1-2, o is 1-3, p is 0-3, o+p≤4, ring A is a benzene ring or a naphthalene ring, and B and C are each independently a group in which at least one group that is selected from the group consisting of alkyl groups, alkyl groups having an ether bond, cycloalkyl groups, and aromatic groups bonds to the ring A via a single heteroatom, or a heterocyclic ring which has a heteroatom that bonds to the ring A.)
Resumen de: WO2024170395A1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method for the model-based operation, in particular control, of a control section (Σp(·)), preferably in the form of a sub-system of a coolant system (100), preferably for the operation of an electrochemical energy converter, comprising the following steps: determining a control variable (y(k)) and time derivatives (Formula (I), (I), Formula (II), (II),..., y(n)) of the control variable (y(k)) up to a system order (n) of an augmented section model (Σm,aug(·)) of the control section (Σp(·)); determining an actual control variable (u act(k)) of an actuator (Σa(·)) of the control section (Σp(·)); providing a requested compensation term and/or correction term (dreq(k)) according to the determination.
Resumen de: CN120690872A
本发明涉及微生物燃料电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聚苯胺复合钨基材料及制备方法和应用。制备方法,将经钨基材料修饰的碳纸电极置入苯胺溶液,并滴加过硫酸铵溶,持续搅拌使聚苯胺原位均匀生长,反应后干燥即获得聚苯胺复合钨基半导体改性碳纸。本发明利用聚苯胺纳米结构增加了电极的比表面积,有利于微生物与电极之间的电荷转移和电池的储能。因此聚苯胺复合钨基半导体改性的碳纸复合电极作为阳极所组装的器件具有优异的功率输出,为微生物燃料电池阳极提供了一种有前途的选择。
Resumen de: CN120690885A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燃料电池的控制方法、装置、车辆和存储介质,该方法应用于燃料电池控制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在车辆的燃料电池进行行车活化的过程中,若满足预设停止活化条件,则向燃料电池控制器发送停止活化请求,以控制燃料电池在预设时长内停止进行行车活化,并且在当前驾驶循环内记录停止活化请求的累计发送次数,然后基于累计发送次数,判断当前是否满足禁止燃料电池进行行车活化的第一预设条件,在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的情况下,再向燃料电池控制器发送禁止活化指令,以禁止燃料电池进行行车活化。该方法能够避免燃料电池行车活化被频繁打断造成的燃料电池损坏,能够有效地保证燃料电池的安全性。
Resumen de: CN120690890A
本发明涉及燃料电池系统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了一种燃料电池系统的湿度控制方法、燃料电池系统和用电设备。该方法包括:获取燃料电池系统的实际输出电流以及多元关系模型;根据实际输出电流以及多元关系模型,确定与实际输出电流对应的各组氢气理论入堆相对湿度和空气理论入堆相对湿度;确定燃料电池系统分别在各组氢气理论入堆相对湿度和空气理论入堆相对湿度下的参考输出功率;选取最大的参考输出功率所对应的一组氢气理论入堆相对湿度和空气理论入堆相对湿度,作为氢气入堆目标相对湿度和空气入堆目标相对湿度;利用氢气入堆目标相对湿度和空气入堆目标相对湿度,对燃料电池系统进行湿度控制,能够更加有效地对空气路和氢气路进行湿度控制。
Resumen de: CN120682514A
本发明涉及高分子材料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双季铵化QPVBC/QBPEI阴离子交换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包括:将4‑乙烯基苄氯、偶氮类引发剂和自由基聚合反应溶剂进行自由基聚合,接着淬冷,沉降和干燥,得到聚4‑乙烯基苄氯;将聚4‑乙烯基苄氯、第一季铵化试剂和第一有机溶剂进行季铵化,然后固化,得到季铵化的聚4‑乙烯基苄氯;将支化聚乙烯亚胺、第二季铵化试剂和第二有机溶剂进行冷凝回流,接着旋蒸和烘干,得到季铵化的支化聚乙烯亚胺;将季铵化的聚4‑乙烯基苄氯、季铵化的支化聚乙烯亚胺和第三有机溶剂进行搅拌和交联反应,得到双季铵化QPVBC/QBPEI阴离子交换膜。本发明的双季铵化QPVBC/QBPEI阴离子交换膜具有优异的阴离子传输能力,在燃料电池领域具有潜在应用价值。
Resumen de: CN120690888A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动态电堆模型的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模型参数辨识方法及系统。包括:构建各电堆子模型;基于所述各电堆子模型之间的数据传递过程,建立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模型;根据电堆基准数据,确定所述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模型的待辨识参数;获取台架测试数据,将所述台架测试数据作为所述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模型的输入信号;选取电堆输出电压和阴极进口流量作为对比数据,以模型计算值和台架测试值之间的累积误差值为目标函数,对所述待辨识参数进行迭代优化,获得所述待辨识参数的最优解。具有操作简单、成本低、运算速度快的优点,能够广泛应用于大功率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数字化建模仿真和控制策略开发。
Resumen de: CN120690887A
本申请提供一种燃料电池氮气排放的控制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其中,所述方法包括:确定燃料电池对应的第一时长、第二时长及氮气量与输出电压间的目标关系;基于所述目标关系,将所述第一时长及所述第二时长进行拆分,以确定目标排氮周期;基于所述目标排氮周期,对燃料电池的氮气排放进行控制。由此,通过结合第一时长、第二时长及氮气量与输出电压间的目标关系,确定出的排氮目标周期更为准确与可靠,以较短的时间间隔对排氮阀的开关状态进行控制,从而可以实现对氮气排放的快速响应和灵敏调节,避免因氮气长时间积聚或持续排放引起输出电压的大幅波动,进而提高系统的整体运行效率。
Resumen de: CN120690895A
提供能够抑制导电性构件的变形的电池堆和电池包。本发明的电池堆是在电池模块的第1方向的端部处经由粘接构件配置有导电性构件的电池堆,在从作为与第1方向正交的方向的第2方向观察时,导电性构件具有第1平板部、第2平板部以及位于第1平板部与第2平板部之间的连接部,第1平板部位于在第1方向上比第2平板部靠电池模块侧的位置,位于第1平板部与电池模块之间的粘接构件的杨氏模量比位于第2平板部与电池模块之间的粘接构件的杨氏模量小。
Resumen de: CN120692813A
本申请提供一种零碳数据中心的多联供系统,涉及多联供系统技术领域,用于降低数据中心的碳排放。零碳数据中心的多联供系统包括:氧化偶联析氢子系统、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发电子系统、三效吸收式制冷循环子系统、卡林那循环子系统、加湿除湿脱盐子系统,氧化偶联析氢子系统用于将制取的氢气提供给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发电子系统,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发电子系统用于给数据中心提供电力,三效吸收式制冷循环子系统吸收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发电子系统的余热,以将三效吸收式制冷循环子系统生成的冷能提供给数据中心制冷,卡林那循环子系统吸收三效吸收式制冷循环子系统的余热,以对氧化偶联析氢子系统提供电力。
Resumen de: CN120690897A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燃料电池装置以及用电装置,涉及燃料电池技术领域,燃料电池装置包括:壳体、透气膜、电堆、进气机构和吹扫流路,壳体限定出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透气膜位于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之间,以使第一腔室内的气体可通过透气膜流入第二腔室,且壳体形成有与第二腔室连通的出气口,电堆设于第一腔室内,进气机构与电堆连通以向电堆供空气,吹扫流路的进口端与进气机构连通,吹扫流路的出口端与第二腔室连通,吹扫流路选择性地导通或隔断进口端和出口端。根据本申请的燃料电池装置,可以实现吹扫流路选择性地吹扫第二腔室的效果,可以实现间歇吹扫第二腔室的效果,可以降低燃料电池装置的吹扫能耗。
Resumen de: CN120682018A
本发明涉及一种PCEC质子导体电解质及其制备和在生物质热解气高湿连续式原位加氢提质中的应用,质子导体电解质由PCEC燃料极支撑体及其表面依次设置的BZCY质子导体层和NCO质子导体层,其中,BZCY质子导体层与NCO质子导体层的接触面构成NiO‑BZCY/BZCY/NCO的原位保护界面结构,所述的NCO质子导体层的材料A2B2O7型萤石结构氧化物Nd2Ce2O7,所述的BZCY质子导体层的材料包括ABO3型钙钛矿结构氧化物BaZrxCeyY1‑x‑yO3‑δ(BZCY),0≤x+y+z≤1,y≠0。NCO与BZCY质子导体的分别合成、旋涂构建异质界面、PCEC生坯成型及高温烧结,通过优化涂覆工艺与烧结条件,形成具有高致密性和优异界面协同效应的PCEC单电解池。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更高的电化学稳定性、抗水汽腐蚀能力以及长周期运行性能,展示出广阔的工业化应用潜力。
Resumen de: CN120690881A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燃料电池车用输氢管路及其监测方法,通过依次设置内层屏障、缓冲层、增强层、外防护层和数据采集系统;其中,内层屏障用于容纳氢气,缓冲层设置于内层屏障外周,用于保护内层屏障,增强层设置于缓冲层外周,用于增强输氢管路的强度和承压能力,外防护层设置于增强层外周,用于防止外部环境的侵蚀,数据采集系统布置于输氢管路内,用于采集输氢管路的安全参数;本申请利用缓冲层、增强层分别吸收内部冲击力和抵抗外部冲击力,从而提高了内层屏障内氢气的安全性、降低了氢气泄露的概率,并且利用数据采集系统实时采集输氢管路的安全参数,以在氢气泄露时及时发现和定位,以降低氢气泄露所带来的危害。
Resumen de: CN120690878A
本发明涉及一种燃料电池的双极板涂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双极板涂层包括依次层叠设置在双极板基底表面上的过渡层、耐蚀层和导电层;所述耐蚀层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一子层、第二子层和第三子层;所述第一子层包括NbN层,所述第二子层包括NbSiN层,所述第三子层包括NbN层。本发明提供的双极板涂层在双极板基底的表面上设置过渡层、耐蚀层和导电剂,多种层结构相互协同,共同提高了双极板涂层的耐腐蚀性和导电性,以及优化了涂层的机械性能,其中,耐蚀层中设置依次层叠的NbN层、NbSiN层和NbN层形成了复合防护体系,显著提高了涂层的耐腐蚀性能和机械性能。
Resumen de: CN120679308A
本发明涉及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一种基于数据中心的空气捕碳方法及其系统。所公开的空气捕碳系统,包括:二氧化碳捕集装置中相互连接的吸收器和再生电解槽;吸收器从空气中,使用吸收剂捕集CO2生成电解溶液,并将电解溶液输送至再生电解槽中电解产生混合气和氢气,分别经压缩器压缩存储;且再生电解槽电解产生的溶液输送至吸收器中,作为吸收剂;还包括氢燃料电池和冷量分配设备,氢燃料电池通过氢气电化学反应产生电能;冷量分配设备通过循环液对机房进行冷却;氢燃料电池依次与吸收器、再生电解槽和数据中心电连接。本发明能够利用清洁能源提供电能,直接供给系统;系统内部可以高效的协同,资源循环,实现零碳排放。
Resumen de: CN120690874A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直接氨氧化阳极的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制备及性能预测方法,阳极材料为白钨矿结构铬酸基氧化物,其化学式为SrCr1‑xNixO4+δ,其中0≤x≤0.4,0<δ<1,通过B位Ni掺杂诱导高温还原条件下原位析出纳米级金属Ni颗粒,且Ni颗粒分布均匀、无团聚;采用溶胶‑凝胶法结合梯度焙烧工艺合成所述阳极材料,以控制Ni掺杂并实现Ni颗粒的原位可控析出;基于所述阳极材料的混合导电特性与Ni颗粒分布规律,建立氨分解‑电荷转移耦合基元反应动力学方程,定量预测不同Ni掺杂量下的电池性能。该方法提高直接氨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在高温下的电化学性能,以及实现在实验前对阳极材料的预筛选和人为难以达到的实验条件的性能预测。
Nº publicación: CN120690892A 23/09/2025
Solicitante:
江苏唯氢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Resumen de: CN120690892A
本发明提供一种抗积碳电解质浆料制备方法及应用。所述抗积碳电解质浆料制备方法包括:S1.准备电解质溶质、溶剂、抗积碳添加剂和分散剂;S2.将电解质溶质和溶剂按照一定比例加入到搅拌容器中,在温度为20‑50℃,该温度区间可有效平衡溶解速率与溶质稳定性,搅拌速度为200‑500r/mi n的条件下搅拌10‑30mi n,该转速既能避免局部浓度过高,又可防止过度搅拌引入过多气泡,使电解质溶质充分溶解;S3.将抗积碳添加剂和分散剂加入到上述溶解后的溶液中,继续搅拌20‑40mi n。本发明提供的抗积碳电解质浆料制备方法及应用可有效解决燃料电池运行中电解质浆料的积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