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nisterio de Industria, Turismo y Comercio LogoMinisterior
 

Alerta

Resultados 533 resultados
LastUpdate Última actualización 30/09/2025 [06:48:00]
pdfxls
Solicitudes publicadas en los últimos 15 días / Applications published in the last 15 days
previousPage Resultados 225 a 250 de 533 nextPage  

燃料电池用氢气引射器和氢气循环系统

NºPublicación:  CN120684439A 23/09/2025
Solicitante: 
郑州轻工业大学
CN_120684439_PA

Resumen de: CN120684439A

本发明属于电池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燃料电池用氢气引射器,包括混合室、缓冲室、射流进气口、排液孔、引射室、多个射流孔;第一喷嘴,一端位于缓冲室外,第一喷嘴的另一端穿过缓冲室侧壁后位于引射室内,第一喷嘴位于引射室内的部分为渐缩管状结构,第一喷嘴的侧面靠近渐缩管状结构的位置沿其周向均匀开设有多个第一弧形旋流槽,每个第一弧形旋流槽沿着第一喷嘴的长度方向设置,多个第一弧形旋流槽的位置与多个射流孔的位置一一对应。本发明能够使得进入引射室内未反应的氢气形成旋流,使得水蒸气在离心力的作用下被分离,减少了未反应的氢气中水蒸气的含量,避免了过多水蒸气增加氢气进入电极的阻力而导致的水淹现象,提高了燃料电池的性能。

一种基于SOC与SOH的全钒液流电池互联通信均流控制方法

NºPublicación:  CN120691539A 23/09/2025
Solicitante: 
合肥工业大学
CN_120691539_PA

Resumen de: CN120691539A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SOC与SOH的全钒液流电池互联通信均流控制方法,包括有n个全钒液流电池储能模块,全钒液流电池储能模块包括有全钒液流电池,n个全钒液流电池分别通过双向DC/DC变换器接入直流母线构成并联系统,采用双闭环控制结构实现动态分配各全钒液流电池储能模块的输出电流,本发明改善母线电压稳定性和提升功率分配精度方面的有效性,充分考虑储能系统的SOC和SOH的差异,动态调整各模块负载分配和稳定母线电压,使得并联系统中SOH较大的储能模块输出功率更多、放电深度更大,提升能量利用率,延长全钒液流电池系统寿命,提高均流精度和系统运行的稳定性与可靠性。

一种提高液流电池一致性的生产方法

NºPublicación:  CN120690893A 23/09/2025
Solicitante: 
大力储能技术湖北有限责任公司
CN_120690893_PA

Resumen de: CN120690893A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提高液流电池一致性的生产方法,包括:将碳毡卷材按照目标尺寸进行分切,得到目标尺寸的碳毡片材;对每片碳毡进行厚度检测,测量出每片碳毡的厚度平均值和极值;根据厚度平均值对所有的碳毡进行分类;为每一类碳毡选取对应厚度的密封垫片,保证碳毡的压缩比在目标范围内;将每一类碳毡与对应厚度的密封垫片组装成电堆;对电堆进行充放电检测,并监测电堆中各个单电池的电压数据;根据各单电池的电压数据计算电堆一致性;根据电堆的一致性剔除不合格电堆。本发明通过对碳毡厚度进行检测,根据厚度对碳毡进行分类,并为不同类别的碳毡匹配对应厚度的密封垫片,可以有效控制电堆中每个单电池的厚度一致性,从而提升了电堆的一致性。

一种双极板冷却板及其设计方法

NºPublicación:  CN120690879A 23/09/2025
Solicitante: 
安徽瑞氢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CN_120690879_PA

Resumen de: CN120690879A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极板冷却板及其设计方法,具有:双极板,其包括阴极板和阳极板,阴极板和阳极板围合成双极板;冷却流场,阴极板和阳极板之间形成冷却流场;冷却流场包括位于两侧的一次流区域和位于中部附近的二次流区域;一次流区域为分支结构;二次流区域为平行结构,通过精细化的流道过流截面尺寸,控制冷却剂在冷却流场中均匀流动,从而实现高效换热,使提供适宜的反应发生时的温度条件,从而提高燃料电池电堆发电时的效率。

基于支化型特格勒碱结构的离子交换膜及其应用

NºPublicación:  CN120682430A 23/09/2025
Solicitante: 
西湖大学
CN_120682430_PA

Resumen de: CN120682430A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支化型特格勒碱结构的离子交换膜及其应用,具体地,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如下式(I)、式(II)、或式(III)所示的化合物,所述化合物可用于制备高传导性与高离子选择性的离子交换膜。

电化学式氢升压系统

NºPublicación:  CN120690884A 23/09/2025
Solicitante: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N_120690884_PA

Resumen de: CN120690884A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化学式氢升压系统。电化学式氢升压系统(10)具有氢升压堆(16)、氢供给装置(14)和PSA装置(22),其中,所述氢升压堆将向阳极电极供给的氢气作为通过电解质膜由阴极电极升压后的高压氢气排放;所述氢供给装置通过氢供给流道(60)向所述氢升压堆(16)的所述阳极电极供给所述氢气;所述PSA装置具有对从所述氢升压堆(16)排放的所述高压氢气进行除湿的多个吸附塔(24),具有返回流道(94),使用于所述吸附塔(24)的再生的再生氢气向所述氢供给流道(60)或所述氢供给装置(14)回流。据此,能够抑制电化学式氢升压系统的氢制造效率的降低。

燃料电池系统的启动控制方法

NºPublicación:  CN120690886A 23/09/2025
Solicitante: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起亚株式会社
CN_120690886_PA

Resumen de: CN120690886A

本公开提供一种燃料电池系统的启动控制方法,包括:发起向阳极的氢气供应,确定接收到切断命令的空气控制阀(ACV)的开度是否小于或等于指定的基准开度,如果ACV的开度小于或等于基准开度,则驱动空气压缩机以供应旁路空气,确定是否需要执行启动阴极氧化消耗(COD),如果是,则发起执行启动COD,并且根据从燃料电池堆供应到电阻性电负载的电流的积分Q值和在COD电路的电流‑电压平面中的运行点来确定是否需要指定的基本COD控制、以保护燃料电池系统为主的控制或以快速启动为主的控制。

改进的先进氢燃料电池

NºPublicación:  CN120693710A 23/09/2025
Solicitante: 
鲁道夫·安东尼奥··戈麦斯
CN_120693710_A

Resumen de: US2025293278A1

An advanced hydrogen fuel cell system in which the anode cell includes an acidic electrolyte and the cathode cell includes an alkaline electrolyte, operation of improved advanced hydrogen fuel cell system yields an increase in the generation of fuel cell voltage in comparison to known hydrogen fuel cell. In addition, the advanced hydrogen fuel cell system is compatible with water electrolysis processes, in particular unipolar electrolysis of water that further increases the energy output of the system and efficiency.

一种工业级燃料电池双向温控传热方法及装置

NºPublicación:  CN120690889A 23/09/2025
Solicitante: 
华能兰州热电有限责任公司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西安西热节能技术有限公司
CN_120690889_A

Resumen de: CN120690889A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工业级燃料电池双向温控传热方法及装置,所述工业级燃料电池为双极板燃料电池,包括以下步骤:当双极板燃料电池堆需要冷却时,利用低温储能罐中的流体工质吸收双极板燃料电池内的热量,升温后的流体工质将热量传递至高温储能罐中进行储存,降温后的流体工质返回至低温储能罐;当双极板燃料电池需要加热时,利用低温储能罐中的流体工质吸收高温储能罐中的热量,升温后的流体工质将热量传递至双极板燃料电池对其进行加入粉,降温后的流体工质返回至低温储能罐;本发明在高产热工况下瞬时吸收多余热量,而在冷启动或低温环境时反向供热,不仅延长电池寿命,还省去了辅助加热器及其配套电力系统。

螺旋缠绕式水交换器、包括其的电力发生器以及螺旋缠绕式水交换器的使用方法

NºPublicación:  CN120690883A 23/09/2025
Solicitante: 
霍尼韦尔国际公司
CN_120690883_PA

Resumen de: CN120690883A

提供了螺旋缠绕式水交换器、包括其的电力发生器以及螺旋缠绕式水交换器的使用方法。该方法包括:向螺旋缠绕式水交换器提供具有第一湿度的第一空气流;向该螺旋缠绕式水交换器提供具有第二湿度的第二氢气流;使该空气和该氢气流过该螺旋缠绕式水交换器,其中当该空气和该氢气流过该螺旋缠绕式水交换器时,水从该空气运输到该氢气;从该螺旋缠绕式水交换器排出具有第三湿度的第三空气流;以及从该螺旋缠绕式水交换器排出具有第四湿度的第四氢气流,其中第三湿度小于第一湿度并且第四湿度大于第二湿度。

用于干燥燃料电池堆的干燥方法

NºPublicación:  CN120693709A 23/09/2025
Solicitante: 
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
CN_120693709_PA

Resumen de: WO2024170382A1

The present invention relates to a drying method (100) for drying a fuel cell system (201). The drying method (200) comprises: - a first drying phase (103), in which a refrigerant temperature of refrigerant flowing through the fuel cell stack (201) is adjusted to a first refrigerant temperature target value and is maintained, and - a second drying phase (111), in which the refrigerant temperature is adjusted to a second refrigerant temperature target value, the first refrigerant temperature target value being higher than the second refrigerant temperature target value. )

一种液流电池隔膜的制备工艺

NºPublicación:  CN120679715A 23/09/2025
Solicitante: 
寿光市联盟石油化工有限公司
CN_120679715_A

Resumen de: CN120679715A

本发明提供一种液流电池隔膜的制备工艺,属于离子交换树脂成型结构的制造技术领域;所述制备方法包括浆料制备、涂布、烘干;所述浆料制备的方法为,将磺化聚醚醚酮进行球磨,得到粒径为10~20μm的粉末,然后加入到六氟异丙醇中,在60~90℃下搅拌至澄清,然后加入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与磷酸锆,混合均匀后,静置1~2h,得到浆料;本发明的液流电池隔膜长时间存放不出现褶皱、变形,质子交换率为0.071~0.075S/cm,拉伸强度为35.5~37.8MPa,热分解温度为299~305℃。

一种燃料电池催化层及其制备方法

NºPublicación:  CN120690866A 23/09/2025
Solicitante: 
浙江天能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CN_120690866_PA

Resumen de: CN120690866A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燃料电池催化层及其制备方法,涉及氢燃料电池膜电极领域。本发明采用梯度化分层喷涂铂基催化剂和离聚物,在质子交换膜上实现催化剂层‑离聚物层‑催化剂层或者是离聚物层‑催化剂层‑离聚物层的夹层式结构,实现单层催化剂和离聚物不同载量均匀分布;通过催化剂和离聚物交替分层制备高孔隙催化层,溶剂蒸汽退火进一步优化了离聚物在催化剂层表面的分布形式,优化离聚物和催化剂三相界面,减缓离聚物在催化剂表面的过度分布及堵塞气体传输孔隙,进而提升膜电极性能。

多层复合质子交换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NºPublicación:  CN120690891A 23/09/2025
Solicitante: 
河北金力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CN_120690891_PA

Resumen de: CN120690891A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层复合质子交换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多层复合质子交换膜,包括:基膜、两层对位芳纶涂层和两层全氟磺酸涂层,两层对位芳纶涂层为第一对位芳纶涂层和第二对位芳纶涂层,两层全氟磺酸涂层为第一全氟磺酸涂层和第二全氟磺酸涂层,其中:多层复合质子交换膜为夹层结构,夹层结构从上至下依次为第一全氟磺酸涂层、第一对位芳纶涂层、基膜、第二对位芳纶涂层和第二全氟磺酸涂层,每层对位芳纶涂层中包括:对位芳纶和陶瓷,每层全氟磺酸涂层中包括:全氟磺酸树脂。本发明制备的多层复合质子交换膜具有较高的质子电导率,同时具有较优异的氢气阻隔性能。

一种扁管式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金属连接体的双层防护涂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NºPublicación:  CN120683588A 23/09/2025
Solicitante: 
北京理工大学
CN_120683588_PA

Resumen de: CN120683588A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扁管式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金属连接体的双层防护涂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涉及防护涂层技术领域。所述双层防护涂层包括基体上依次叠层设置的第一防护涂层和第二防护涂层;所述第一防护涂层的材质为尖晶石类氧化物;第二防护涂层的材质为钙钛矿类氧化物。本发明通过双层防护涂层既能有效提升防护涂层的电导率,又能与金属连接体保持较好的接触性与高的致密性,从而起到更好防护效果,有效抑制高温条件下金属连接体中Cr的挥发。

燃料电池的隔膜

NºPublicación:  CN120690880A 23/09/2025
Solicitante: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CN_120690880_PA

Resumen de: CN120690880A

本发明提供一种在与隔膜的凸缘对置的气体扩散层的面正下方向也使气体有效地扩散的技术。隔膜(12a)具备:多个槽(14a),在燃料电池中从气体扩散层(10a)退避而形成多个气体流路(9a);及多个凸缘(16a),与气体扩散层(10a)抵接而将多个气体流路(9a)隔开,在将多个气体流路(9a)中的相邻的第一流路(100)及第二流路(102)隔开的至少一个凸缘(16a)的与气体扩散层(10a)抵接的抵接面(20a)具备从气体扩散层(10a)退避且仅与第一流路(100)连通而朝向第二流路(102)延伸的至少一个第一槽(30)。

阴离子交换树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NºPublicación:  CN120682428A 23/09/2025
Solicitante: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CN_120682428_PA

Resumen de: CN120682428A

本发明涉及阴离子交换树脂制备领域,公开了一种阴离子交换树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阴离子交换树脂具有式(1)所示的结构式:式(1),其中,R1为联芳基;R2为‑CH3、‑CH2CH3、‑CF3和‑CH2CF3中的至少一种;R3为C1‑C6的烷基;X为卤素。采用本发明所述阴离子交换树脂制得的膜材料具有较高的耐热碱稳定性。

一种燃料电池超低铂载量有序化结构膜电极的制备方法

NºPublicación:  CN120690875A 23/09/2025
Solicitante: 
同济大学
CN_120690875_PA

Resumen de: CN120690875A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燃料电池超低铂载量有序化结构膜电极的制备方法,属于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技术领域。所述膜电极包括质子交换膜、有序化离聚物阵列结构催化层和气体扩散层。通过溶液浇筑和热压转印方法在质子交换膜上形成有序化离聚物阵列结构,并通过喷涂方法在有序化离聚物阵列结构间填充催化剂浆料,利用有序化离聚物阵列结构设计增加了催化剂和离聚物的接触面积,降低了电子质子传输、水气传输的阻力。在提高电子质子传输能力、改善水气传输效率的同时,减少催化剂用量,降低了铂担载量,显著提高了超低铂载量膜电极的性能。此外,此制备方法中涉及到的有序化离聚物结构形成过程中不牺牲模板,可以实现低成本、高效率、可批量放大连续化制备。

热再生电池与电化学氢泵耦合系统和方法

NºPublicación:  CN120690894A 23/09/2025
Solicitante: 
重庆大学
CN_120690894_PA

Resumen de: CN120690894A

本发明公开的热再生电池与电化学氢泵耦合系统和方法,包括电化学氢泵、热再生电池和热再生反应器,电化学氢泵用于对含有氢的焦炉煤气进行氢气的提纯;热再生电池用于依靠通入的电解液进行产生电能,并输送给电化学氢泵;热再生反应器与电化学氢泵和热再生电池连接,能通过进入热再生反应器的高温的焦炉煤气将热再生电池输出的阳极废弃电解液加热,使阳极废弃电解液重整发生破络合反应后生成阳极电解液,再输送给热再生电池阳极,并将降温后的焦炉煤气输送给电化学氢泵进行氢气的提纯。采用系统和方法,能实现对焦炉煤气中氢气的高效、精准提纯,同时还通过废热利用能降低能耗和降低成本。

一种集成式燃料电池氢气循环系统

NºPublicación:  CN120690882A 23/09/2025
Solicitante: 
西安交通大学
CN_120690882_PA

Resumen de: CN120690882A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集成式燃料电池氢气循环系统,涉及氢燃料电池技术领域。不仅使旋涡氢泵间歇式工作,延长了旋涡氢泵的使用寿命,还减小了分水器的体积,并使系统不必采用供氢加热器,减少了系统的体积,降低了系统的成本。该系统包括壳体、旋涡氢泵和弹簧气阀;旋涡氢泵连接在壳体上;壳体包括二次流入口通道、排水通道、泵前通道、泵后通道和出口通道;二次流入口通道通过泵前通道与旋涡氢泵的入口连通;出口通道通过泵后通道与旋涡氢泵的出口连通;泵前通道与泵后通道之间通过旁通通道连通;弹簧气阀设置在旁通通道内;壳体内设有一次流入口管,一次流入口管的入口端位于二次流入口通道内,出口端位于泵后通道内。

一种应用涡流管的高寒地区含氢综合能源系统

NºPublicación:  CN120684817A 23/09/2025
Solicitante: 
浙江大学
CN_120684817_PA

Resumen de: CN120684817A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应用涡流管的高寒地区含氢综合能源系统及调度方法,所述系统中包括电解槽、压缩机、储氢罐、涡流管、热端换热器、储热罐、冷端换热器、储冷罐、氢燃料电池以及需求侧。所述需求侧包括高寒地区用氧环境、高寒地区用氢环境以及掺氢天然气用户。所述综合能源系统中在电解槽中制得的氧气直接送入氧气需求侧,氢气通过加压存储进入涡流管中,在涡流管中进行能量分离,实现冷、热氢气分流,并可以通过调度更改涡流管的不同氢气流量,实现氢能的高效分配,并提高整体经济性。本发明提出的综合能源系统可以极大提升能源利用效率和灵活性,适应高寒地区特殊地理环境需求,增强能源自给与应急保障能力。

一种燃料电池石墨双极板用单板浸渍工装

NºPublicación:  CN223378181U 23/09/2025
Solicitante: 
上海弘枫实业有限公司

Resumen de: CN223378181U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燃料电池石墨双极板用单板浸渍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曲型板件结构,所述曲型板件结构包括水平部,与所述水平部相连的弯折部,以及与所述弯折部相连的竖部;在所述水平部和所述竖部上均设置有若干凹槽,在所述凹槽设置有带稳定卡槽的卡槽条。本实用新型的燃料电池石墨双极板用单板浸渍工装可以避免紧贴活性区域,使得紧贴位置无法有效浸渍从而导致泄露。

一种集储水和消声功能的氢燃料尾排储水消声器

NºPublicación:  CN223378193U 23/09/2025
Solicitante: 
郑州精益达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Resumen de: CN223378193U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集储水和消声功能的氢燃料尾排储水消声器,其尾排内部结构为:一型分腔板、二型分腔板、五型分腔板横向平行设置,一型分腔板朝向进气管倾斜设置并位于尾排壳体通孔上方;二型分腔板和五型分腔板上开有小孔;三型分腔板、四型分腔板、二型分腔板形成谐振腔;进气管穿过尾排壳体的壁伸入一型分腔板和尾排壳体的壁之间的位置;出气管穿过尾排壳体的壁,再穿过五型分腔板,伸入三型分腔板和五型分腔板之间的位置;储水箱具有水箱本体,开设有水箱盖板通孔的水箱盖板焊接在与水箱本体上,尾排固定连接在储水箱上,尾排壳体通孔位于水箱盖板通孔上方。本实用新型解决燃料电池系统尾排噪声过大的问题,也能收集尾排中的水分。

一种燃料电池散热器管道连接结构

NºPublicación:  CN223378187U 23/09/2025
Solicitante: 
浙江西海新能源有限公司

Resumen de: CN223378187U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燃料电池散热器管道连接结构,属于燃料电池散热连接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包括主散热器,主散热器的背面固定连接后壳,后壳的左侧设置有主散热器控制接口,主散热器正面左侧的下方连通第一进水接口管。本实用新型通过连接固定结构将装置与电池进行固定,使电池的表面与装置表面贴合,通过进水管道向主散热器和辅助散热器内部注入冷却水,通过冷却水对电池散发的热量进行吸收,冷却水经过环形散热管散发热量,同时将热量传导到导热环加快散发,以此达到了通过设置主散热器和辅助散热器的相配合设置,向散热器内部注入冷却水,使冷却水循环对电池散发的热量进行吸收,加快热量散发,提高散热效果的效果。

一种氢燃料电池气体加湿系统

Nº publicación: CN223378191U 23/09/2025

Solicitante:

苏州汉翱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Resumen de: CN223378191U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氢燃料电池气体加湿系统,包括加湿系统,加湿系统由气源处理模块、压力控制模块、气体升温模块、多流道加湿腔体、安全模块、以及气体保温模块组成;多流道加湿腔体内包括有多流道加湿装置、加热筒、冷凝器以及回流模块。相较于现有技术,本申请通过在加湿通道内壁设置有减速板,增加了氢气与加湿介质的接触时间和接触面积,进一步提升加湿效率和均匀性,进而整体确保气流在通道内均匀稳定流动,从而实现最佳的加湿效果并提升系统的整体性能。

traduci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