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umen de: FI20245292A1
The application relates to a hybrid solar element (100) for collecting solar radiation. The hybrid solar element comprises a transparent front cover (102), photovoltaic structure (204), a heat exchanger (208), and a back cover (116). The front cover is configured to permit the solar radiation to penetrate inside the hybrid solar element. The photovoltaic structure comprises photovoltaic cells (106) configured to convert the solar radiation into electricity. The heat exchanger is configured to circulate a heat transfer fluid within the heat exchanger and to transfer heat from the photovoltaic structure to the heat transfer fluid. The hybrid solar element further comprises a thermoplastic spacer (218) between the front and back covers (102, 116), which thermoplastic spacer is configured to attach the front and back covers to each other and to insulate the photovoltaic structure hermetically to protect the photovoltaic structure.
Resumen de: WO2025186272A1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solar energy harvesting assembly (100)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solar energy harvesting panel (200), which for instance be a solar panel comprising photovoltaic cells arranged for converting sunlight into electrical energy. The solar energy harvesting assembly further comprises at least one separate front panel (300) which is formed separately from the at least one solar energy harvesting panel. The at least one separate front panel, which may preferably be a substantially flat front panel, is arranged for refracting and transmitting sunlight to at least a first part of the one or multiple solar energy harvesting panels. The separate front panel may comprises a first surface, preferably at its front side, at least partly provided with a first surface texture arranged for refracting sunlight, which may be provided with multiple first optical elements, preferably being formed as prisms.
Resumen de: CN120638951A
本发明属于月基热伏发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无外部动力光伏‑热伏昼夜连续月基原位发电系统,本发明的系统在月昼时,通过光伏发电部进行发电并将电能输送至月球基地,同时聚热装置将太阳辐射聚集,并将热量传递至储热装置储存起来,在月夜时,储热装置中的热量释放至热端热量传递装置,热端热量传递装置将热量输送至热电模块的热端,冷端热量传递装置将热电模块冷端的热量输送至月表,使热电模块的冷端与热端之间始终存在温差,从而使热电模块发电,电能输送至月球基地;本发明的系统可以实现月夜、月昼连续发电,且在发电过程中不需要外部动力的介入,从而为月基活动提供稳定且可持续的能源支撑。
Resumen de: CN120627416A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太阳能聚焦直热式光热发电系统,包括太阳能光照收集子系统、直热式吸热子系统、热能动力转换及回收子系统、发电机,太阳能光照收集子系统包括反射镜阵列与定向追踪支架,反射镜阵列由若干槽式反射镜或菲涅尔线性反射镜呈阵列排布而成;直热式吸热子系统包括吸热管、监测模组与流体调控模组;热能动力转换及回收子系统包括转换模组、空气压缩机与高压空气储能设备,转换模组与吸热管的输出侧承接,转换模组为汽轮机或汽动马达;发电机与转换模组连接,发电机为永磁同步发电机或双馈异步发电机。本发明采用基于空气的直热式吸热系统,减少了介质在传递过程中的热损耗,提高了太阳能到热能的转换效率。
Resumen de: CN120627413A
本发明属于太阳能利用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变焦距自适应的全光谱太阳能利用系统和方法。本发明通过菲涅尔透镜聚光单元的同心圆结构,将入射的平行光汇聚成高密度光束,形成焦点,显著提高光线的能量密度。再通过真空玻璃集热管接收菲涅尔透镜聚光单元汇聚的高密度光束,将光能转化为热能。通过光伏发电单元将未被真空玻璃集热管完全吸收的太阳光直接转化为电能。通过聚光器上拋物面和聚光器下拋物面的复合结构,对菲涅尔透镜聚光单元的出射光进行二次聚焦,进一步提高光强,增加真空玻璃集热管和光伏发电单元对光线的捕获量,提高系统整体效率。聚光通道形成封闭的光学通道,减少光线散射和泄漏,确保能量高效传递至真空玻璃集热管。
Resumen de: CN120627423A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效利用清洁能源的热电联产系统,涉及多能互补及新型储能技术领域,包括太阳能集热及储热子系统、地热利用子系统、双压ORC发电及回热子系统和冷却水子系统;本发明整合了太阳能和地热能两种清洁能源,通过双压ORC循环实现了能源的梯级利用,高温太阳能驱动高压级,低温地热能驱动低压级,提高了不同品位能源的利用效率;同时,利用地热余热进行供暖,实现了热电联产,进一步提升了能源综合利用率;为克服太阳能的间歇性和波动性,设置了储热子系统,当太阳能不足以支撑发电工作时,由储热子系统供能。
Resumen de: CN120627424A
本发明属于太阳能光热发电技术领域,公开了基于月壤颗粒移动床换热的塔式太阳能发电系统,利用月壤就地取材制成固体储热颗粒,作为传热与储热介质,大幅降低系统的质量、体积和从地球运输材料的成本及风险,颗粒接收器与集热器结合高效的颗粒移动床换热器,利用固体颗粒间及颗粒与换热工质间的直接高效接触换热,具有换热效率高、热损失小、结构紧凑的特点,特别适应太空真空与微重力环境,确保热量可靠稳定地从聚光太阳能传递至布雷顿循环发电系统,通过布雷顿循环发电系统发电。
Resumen de: CN120626433A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风电叶片的复合除冰装置和风力发电机组,涉及风力发电技术领域,其中,风电叶片的复合除冰装置应用于风力发电机组,风力发电机组包括多个叶片结构,风电叶片的复合除冰装置包括光热材料涂层、可调聚光组件和机械振动组件,光热材料涂层涂覆在叶片结构的表面;可调聚光组件用于调节聚光方向,并将聚集光束射向光热材料涂层;机械振动组件设置在叶片结构上,机械振动组件与外部控制开关电连接。本发明通过光热材料涂层产生光热,并利用可调聚光组件向光热材料涂层精准传递光能,从而提高光热融冰效率;再配合上机械振动组件的振动除冰效果,实现光热软化冰层并振动抖落融水的效果,从而满足安全、节能、高效、可靠的除冰需求。
Resumen de: WO2024115286A1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solar absorber (1) for use in a solar power plant. The solar absorber (1) has at least one matrix (2) which is received in a casing (3), and the matrix (2) is made of a plurality of metal foils, wherein first metal foils are designed to be smooth, and second metal foils are designed to be at least partly structured. The metal foils are stacked one on top of the other, and a plurality of flow channels (8) through which a fluid can flow along a main flow direction (7) from a gas inlet side (6) to a gas outlet side are formed between the metal foils. The casing (3) is attached to a funnel (4) to which a connection tube (5) is attached, and a fluid can flow to the connection tube (5) through the flow channels (8) along the funnel (4).
Resumen de: CN120627417A
本发明属于储热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用于太阳能发电的配对金属氢化物储罐储热系统及方法。其中,配对金属氢化物储罐储热系统通过换热介质管路分别与太阳能聚光系统和电力系统相连通;配对金属氢化物储罐储热系统采用多级串联式配置,按照热输出过程中换热流体的流动方向依次布置至少两级储热系统;在高于阈值负荷运行需求下,所有级别的储热系统均处于激活状态,换热流体按预设路径流经每一级系统,梯级吸收每一级储热系统释放的热量;在低于阈值负荷运行或设定工况需求下,至少一级储热系统旁路,直接从其他级别储热系统中获取所需热量。
Resumen de: CN120627412A
本发明属于太阳能利用领域,公开了一种复合透镜自适应的全光谱太阳能利用系统及方法,本系统通过将菲涅尔透镜聚光单元与分段式复合抛物面聚光单元协同布局,构建了光热‑光电分频联动的全光谱利用体系。沿真空玻璃集热管轴向两侧设置由三级抛物面聚光器组成的复合聚光结构:一级抛物面聚光器通过非成像光学原理接收三个菲涅尔透镜因焦距不在同一位置而未聚集在同一点的光线,经抛物面反射形成初步汇聚光斑;二级抛物面聚光器基于光学共轭原理将初级光斑二次聚焦至集热管中心,通过双级聚光补偿菲涅尔透镜的焦距偏移;三级抛物面聚光器采用逆光路设计,将穿透集热管的低能光子反射至底部光伏单元。采用本系统保证了系统效率提升与设备稳定运行。
Resumen de: CN120626339A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太阳能电解水制氢的高原地区燃气轮机冷热电联供系统,本发明涉及可再生能源的利用领域,包括太阳能多能捕获模块、高温电解水制氢模块、复合储氢模块、燃气轮机发电模块,所述高温电解水制氢模块基于太阳能多能捕获模块的热能和水进行电解水制氢处理;所述燃气轮机发电模块基于氧气和氢气进行发电,同时对其排出的尾气进行分段式预热利用。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基于太阳能电解水制氢的高原地区燃气轮机冷热电联供系统,将太阳能电解水制氢技术与燃气轮机发电系统结合,解决了高原地区稀薄空气导致的氧气不足问题,通过高压存储氧气并补给燃气轮机,显著提升了燃烧效率,使得燃气轮机能够在高原缺氧环境下高效运行。
Resumen de: CN120627421A
本发明涉及太阳能集热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太阳能室内室外聚光集热器,包括底盘,所述底盘上面由下而上依次连接有第一支撑杆和反光镜,所述底盘上面在第一支撑杆一旁由下而上依次连接有第二支撑杆和聚光镜;太阳光照射到聚光镜上,经聚光镜汇聚后照射到反光镜上,然后被反光镜反射后穿过房间上的洞口并汇聚到房间内的加热容器上。本发明可将室外的太阳光收集并汇聚到室内的加热容器上,对加热容器进行加热,因此,无需到室外即可对加热容器进行操作,而室内的环境是大大优于室外的,从而使操作者的操作环境得到很大的改善。
Resumen de: CN120627422A
本发明涉及储能供热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蒸汽循环储能控制系统,包括:太阳能热水器、地下储能装置、蓄水管、提水管、回水管和驱动装置;太阳能热水器的出水管口依次连接有回水管、蓄水管、提水管,驱动装置一端与提水管连通,另一端与太阳能热水器的进水管口连通;蓄水管环绕设置于地下储能装置底部;驱动装置用于将提水管内的水驱动到太阳能热水器内以及将太阳能热水器中的水通过回水管驱动到蓄水管内;太阳能热水器用于通过太阳能对内部的水进行加热;地下储能装置用于与蓄水管进行热交换,并进行存储。本发明结合太阳能热利用、蒸汽动力循环和地下储能等多种技术以解决能源存储效率低、储能循环动力系统能耗大的问题。
Resumen de: CN120627420A
本发明提供一种熔盐槽式光热电站集热系统及运行方法,其中集热系统包括第一主管道、第二主管道、第一次管道、第二次管道和至少一组集热器组,第一主管道将冷盐罐第一次管道连接,第一次管道与集热器组之间设置第一隔离阀,第二次管道与集热器组的出口之间设置第二隔离阀,第一次管道与第二次管道之间设置有旁路阀,第二主管道通过控制阀与和冷盐罐和热盐罐连接。本发明的集热系统对集热器组注盐前,首先对第一主管道、第二主管道、第一次管道、第二次管道注满盐后,再打开第一隔离阀和第二隔离阀,使得向集热器组注盐时,第一主管道与第二主管道的压降在可控范围内,不会频繁调节各种阀,进而缩短了注盐时间。
Resumen de: CN120627415A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产业化节能建筑房屋,包括房屋主体,房屋主体设有太阳能供电系统、太阳能集热系统和控制系统,太阳能供电系统包括太阳能电池板、电池板角度调节装置和第一太阳能跟踪装置,太阳能电池板设置在电池板角度调节装置上;太阳能集热系统包括太阳能集热器、集热器角度调节装置和第二太阳能跟踪装置,太阳能集热器设置在集热器角度调节装置上。本发明可以实现太阳能电池板和太阳能集热器随时朝向太阳,使太阳光的光线尽可能呈垂直状照射于太阳能电池板和太阳能集热器,从而实现太阳能电池板和太阳能集热器达到最大效率的光能转化,有效地提高了建筑房屋的节能效果。本发明结构简单,节能效果好,有利于实现产业化应用。
Resumen de: CN120627414A
本发明属于太阳能利用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高倍聚光全光谱太阳能利用系统和方法。本发明通过调整使光线垂直照射菲涅尔透镜聚光单元,并使汇聚光线的焦点位于所述真空玻璃集热管上。具体的,中心菲涅尔透镜将大面积阳光聚焦至真空玻璃集热管,拼接菲涅尔透镜将大面积阳光聚焦至两侧复合拋物面聚光器,两侧复合拋物面聚光器再反射光线并穿过所述第二聚光通道汇聚于所述真空玻璃集热管上。菲涅尔透镜聚光单元将大面积阳光聚焦至真空玻璃集热管,显著提高光强,为光热转换提供高温热源。本发明对菲涅尔透镜进行横向拼接拓宽后,增加了照射至集热模块和光伏发电模块的光线量,从而提高系统整体的集热功率。
Resumen de: CN120627418A
本发明涉及太阳能热水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阳台栏杆高效率太阳能热水器。包括储水箱和集热器,储水箱固定设置在阳台侧墙的上部,集热器设置在阳台窗口处,集热器包括框体结构、集热管、第一水管和热反射机构,集热管在框体结构的内部沿横向间隔布置多个、第一水管连通多根集热管,热反射机构包括反射板、光强传感器和驱动机构,反射板转动设置在框体结构上,驱动机构用于根据光强传感器信息带动反射板转动、将阳光反射至集热管。利用阳台侧墙和阳台窗口装载储水器和集热器,避免阳台受载过大导致安全性问题,同时避免影响采光,光强传感器驱动机构配合光强传感器信息,实时调整反射板的受照角度,增加热效率,提高集热管的加热效果。
Resumen de: CN120626135A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聚光太阳能全光谱驱动的稠油蒸汽热采评价系统及方法,具体涉及油田废水储罐、模拟太阳能光源、聚光光伏、动态波纹插带、时间继电控制器、分流元件、控温式驱替腔等元件,旨在针对目前偏远稠油开发矿场资源短缺和传统燃煤、烧气供蒸汽大量资源消耗的现状,设计一种无污染、低能耗的太阳能驱动供蒸汽驱采稠油系统。本发明有望为新能源驱动传统油气高效开发应用提供技术参考,为相关科研人员或技术人员提供一种一体化的测试和实验平台。本发明具有集成度高、操作简便、适应性强等优点。
Resumen de: CN120639011A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装配式光伏箱逆变一体机支撑平台及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光伏箱逆变一体机的支撑平台结构复杂不便于在海边滩涂快速施工的问题,具有结构简单、方便施工的有益效果,具体方案如下:一种装配式光伏箱逆变一体机支撑平台,包括植入海边滩涂中的多根支撑桩,支撑桩呈排呈列布设,第一预制梁固定于支撑桩的桩顶,第一预制梁通过至少两处支撑桩进行支撑,第一预制梁设有多列,通过多列第一预制梁来支撑第二预制梁,第二预制梁设有至少两排,第二预制梁设于同一排支撑桩的上方,第二预制梁同第一预制梁的端部之间间隔距离设置,预制板通过第一预制梁超出第二预制梁的部分进行支撑,预制板同第一预制梁连接。
Resumen de: CN120627242A
本发明属于双工况太阳能热泵空调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双工况太阳能热泵空调设备;包括机组本体、电机和过滤网;所述机组本体的两侧侧面均开设有进风口;两个所述进风口的内部均固连有过滤网;所述机组本体的顶面开设有出风口;所述出风口的内部固连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顶面设有球头杆;所述进风口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滑块;当出现侧向风时,风会吹动叶片,叶片会带动球头杆倾斜,球头杆会带动第二导电块与第一导电块之间接触,该侧电路导通,对应第一电动推杆启动,第一电动推杆会带动滑块运动,对该侧位置的进风口进行封堵,此时另一侧位置的进风口可以持续吸入新鲜空气,避免机组本体排出的气体由于风力影响再次通过进风口导入问题。
Resumen de: CN120625812A
本发明涉及屋面除冰技术领域,更具体而言,涉及基于严寒地区的钢结构屋面绿色融雪除冰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场地勘测与设计;S2、材料与设备准备;S3、施工人员培训;S4、钢结构屋面基层施工;S5、融冰化雪装置安装;S6、电气系统安装;S7、保温与防水处理;S8、系统调试与验收。电气系统采用自动化控制,通过监测设备实时反馈屋面情况,实现了融冰化雪装置的智能运行,提高了系统的智能化水平和节能效果。本发明主要应用于严寒地区的钢结构屋面绿色融雪除冰方面。
Resumen de: CN120627425A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光纤传输技术的太阳能光热储能系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阳光采集装置,所述阳光采集装置用于将太阳发出的阳光能量进行高倍数的聚集和压缩;光纤传输装置,所述光纤传输装置用于对高倍数聚集和压缩之后的太阳光进行传输;以及光热储能罐,所述光热储能罐用于接收光纤传输装置传输的高倍数聚集和压缩的太阳光,并且将光能转变成热能储存在罐内的储热介质之中,所述光热储能罐设置为可移动光热储能罐;通过阳光采集装置对阳光进行高倍数聚集和压缩,通过光纤传输系统减少光能量的损耗,进而实现光热储能罐的可移动性,并且通过此种可移动性提高光热储能罐部署的灵活性并增加储能系统的应用场景。
Resumen de: CN120626130A
本发明涉及能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太阳能耦合碳氢燃料重整的低碳驱油系统,包括太阳能聚光镜、气化腔、反应腔、太阳能集热器、冷凝腔、氢气分离组件以及催化剂;太阳能聚光镜设置于太阳能集热器的一侧;气化腔和反应腔设置于太阳能集热器内;反应腔内设置有氢气分离组件和催化剂,气化腔用于将输入的过量液态水和碳氢燃料气化得到气态碳氢燃料和过量水蒸气,并在催化剂的作用下进行水蒸气重整反应,生成的氢气通过氢气分离组件排出,剩余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汽输送至注气井内对油田进行驱油;冷凝腔与开采井连接。基于碳氢燃料湿重整的高效环保装置通过回收氢气和剩余反应产物直接加热驱油,提高能量利用率并回收二氧化碳。
Nº publicación: CN120625696A 12/09/2025
Solicitante:
中国电建集团中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华能澜沧江水电股份有限公司
Resumen de: CN120625696A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灌溉用水升温系统及控制方法,本发明灌溉用水升温系统包括晒水池,第一隔墙将晒水池分成第一池体和第二池体;第一池体内设置若干个第二隔墙,第二隔墙将第一池体分成若干个廊道;第二隔墙为相变材料储热薄墙,第二隔墙为折线形;第一个隔墙底部设置第一过水孔,第一过水孔位于出水口侧;第二隔墙底部设置第二过水孔,相邻两个所述第二隔墙的第二过水孔分别设置在靠近第一隔墙处和靠近第一池体池壁处。本发明第二隔墙为折线形状,增加了隔墙的体量,提高了隔墙的储热能力,第二隔墙底部开设过水孔,使水体以紊流状态流动,促进了不同深度处的水体热交换,促进了水体与隔墙的热交换;本发明提高了水温稳定性,满足灌溉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