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umen de: CN120968841A
本发明涉及一种尤其用于燃料电池系统的消声器,其包括沿消声器纵轴线(L)的方向纵向延伸的管状的由塑料材料构成的消声器外壳(24),在所述消声器外壳(24)的第一轴向端部(26)上固定在消声器外壳(24)上的由塑料材料构成的第一消声器端部件,在所述消声器外壳(24)的第二轴向端部(30)上固定在所述消声器外壳(24)上的由塑料材料构成的第二消声器端部件(32),以及在至少一个消声器端部件(28、32)上的用于将所述消声器(22)固定在承载结构(T)上的至少一个固定元件(41)。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尤其用于车辆的燃料电池系统和一种用于制造消声器(22)的方法。
Resumen de: CN120965939A
本发明的一个方式涉及离聚物,其具有酸性官能团、含氟环状基团以及修饰该酸性官能团的修饰层,该含氟环状基团含有3~16个范围的成环原子,该修饰层包含含氮环状有机化合物或其聚合物或者它们的阳离子。本发明的另一方式涉及燃料电池,其至少具有:包含电化学氧还原催化剂和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离聚物的阴极的电极催化剂层、阳极的电极催化剂层以及配置在该阴极的电极催化剂层与该阳极的电极催化剂层之间的电解质膜。本发明的又一方式涉及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离聚物的制造方法,其包括修饰工序:将具有酸性官能团和含氟环状基团的离聚物材料与包含含氮环状有机化合物或其聚合物或者它们的阳离子的修饰剂混合来修饰该酸性官能团。
Resumen de: US2020067121A1
A reduction-oxidation flow battery including a first electrolyte storage tank configured to store an anolyte, and a second electrolyte storage tank configured to store a catholyte. A same polyoxometalate (POM) redox active species is used for both the anolyte and the catholyte. The same polyoxometalate (POM) redox active species includes XMoiTjOk or XWiTjOk. X=Si, P, Ge, or Al. T=Mn, Fe, V, Ti, Cr, Co, or Cu. i, j, and k are indices. i is in a range of 9 to 14. j is in a range of 1 to 3. k is in a range of 34 to 42.
Resumen de: CN120978091A
本公开涉及一种结构化电极及其制备方法、结构化电极组件及其制备方法和液流电池,该结构化电极的主表面上具有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间隔交替分布;第二区域的体积密度大于第一区域的体积密度,第二区域的孔隙率小于第一区域的孔隙率;第一区域与第二区域的厚度不相同,或者第一区域与第二区域厚度相同。本公开的结构化电极的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具有特定的体积密度和孔隙率,将该结构化电极和双极板对应组装,能够制得结构化电极组件,该组件中结构化电极的极板脊贴合部和极板凹槽对应部的体积密度和孔隙率均一,使得电解液在电极中流场分布更均匀、电池浓差极化减小、电极和电解液利用率高。
Resumen de: WO2024201082A2
The present disclosure provides a fuel cell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fuel cell board 200, 201. Each fuel cell board 200, 201 comprises a Membrane Electrode Assembly (MEA) 113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ion permeable membrane, at least one anode, and at least one cathode, wherein the one or more anodes are arranged on a first surface of the ion permeable membrane and the one or more cathodes are arranged on a second surface of the ion permeable membrane. Each fuel cell board 200, 201 also comprises a first insulating layer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first fluid path 101 and a second insulating layer 102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second fluid path. The MEA 113 is located between the first insulating layer 101 and the second insulating layer 102 so that the at least one first fluid path is arranged such that an oxidant fluid can flow to one or more of the cathodes of the at least one fuel cell board and so that the at least one second fluid path is arranged such that a reductant fluid can fluid flow to one or more of the anodes of the at least one fuel cell board. The fuel cell board comprises at least one third fluid path for a heat exchange fluid 302.
Resumen de: CN223563489U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氢燃料电池装置空气路截断阀装置,包括塑料盖板组件、塑料盖板螺钉、金属轴、阀体、电机组件、中间齿轮销、中间传动齿轮、扇形齿轮组件、三唇滚针轴承、C型卡圈、阀板、密封阀座和固定环,电机组件和中间齿轮销安装在阀体上,阀体的下轴承孔过盈压装有三唇滚针轴承,C型卡圈安装在金属轴的沟槽里,金属轴通过C型卡圈进行轴向限位;阀板固定在金属轴上;中间传动齿轮与电机组件和扇形齿轮组件啮合;塑料盖板组件通过盖板螺钉安装到阀体上。采用了本实用新型的氢燃料电池装置空气路截断阀装置,阀板与阀座在密封位置的零泄露角度范围大,降低了阀板与阀座安装对配要求,彻底解决焊缝锈蚀问题,减少产线投资。
Resumen de: CN223566637U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非平层布置液流电池,包括:正极储罐、正极泵、正极供液管、电堆、正极回液管依次相连通,正极缓冲罐通过第一液相支路连通至正极回液管、通过第一气相支路连通至正极储罐的上部气体空间,正极缓冲罐上设置有正极液位传感器;负极储罐、负极泵、负极供液管、电堆、负极回液管依次相连通,负极缓冲罐通过第二液相支路连通至负极回液管、通过第二气相支路连通至负极储罐的上部气体空间,负极缓冲罐上设置有负极液位传感器。本实用新型避免了电堆产生负压,保护液流电池安全,利于液流电池稳定运行。
Resumen de: CN223566634U
本实用新型涉及液流电池结构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液流电池液流框组件。该液流电池液流框组件,包括六边形液流框,所述六边形液流框为平板状结构,所述六边形液流框的中部开设有六边形阶梯孔,所述六边形液流框的前侧开设有呈六边形分布的扩散槽,所述扩散槽的相对一侧均与六边形阶梯孔连通,该装置具备液流框为极板进行供液,供液接触极板边缘面积大,继而可提高电解液流量与流速,减少极板发热等优点,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液流框中一般嵌设有矩形的极板,液流框中的流道为极板进行供液,但是,液流框为极板供液,仅对矩形极板的一条矩形边进行供液,供液接触矩形极板边缘面积较小,从而降低电解液的流量与流速,导致极板发热的问题。
Resumen de: CN223566638U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燃料电池端板,该端板包含燃料电池冷却液进出口,冷却液流道和电加热器,冷却液流经燃料电池端板流道,通过电加热器可以使冷却液升温,一方面可以使燃料电池端板升温,另一方面使冷却液升温后,通入燃料电池电堆中,从而实现燃料电池电堆的低温启动。该发明涉及燃料电池端板的集成设计,可以集成电加热器和冷却液流道,本发明的特点是,集成设计的燃料电池端板,使燃料电池端板具有冷却液加热功能,实现燃料电池低温启动。
Resumen de: CN223566635U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海拔空气车载液氧混合供给系统、燃料电池及车辆,所述系统包括电堆、中冷增湿器、空气供给模块、氧气供给模块、混合供给模块及控制模块,空气供给模块和氧气供给模块均与混合供给模块的入口连通,混合供给模块的混合气体经中冷增湿器后进入电堆;氧气供给模块包括液氧储存装置、气化装置、缓冲罐、氧气减压阀及比例电磁阀,所述氧气供给模块内的液氧储存装置、气化装置、缓冲罐、氧气减压阀、比例电磁阀之间依次连通,比例电磁阀的出口与混合供给模块的入口连通,控制模块与比例电磁阀电连接。这样就解决了现有燃料电池在高海拔地区运行时,由于空气中氧气稀薄,空压机能力限制的问题。
Resumen de: CN223564804U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换热器,包括:壳体和换热芯体,壳体的壳本体的内腔内设有多个换热芯体,多个换热芯体中包括进气换热芯体和出气换热芯体;壳体还包括热侧进气室、转向气室和热侧出气室,热侧进气室和热侧出气室分别与进气换热芯体的第一气通道和出气换热芯体的第一气通道连通,两个不同的换热芯体的第一气通道通过转向气室连通;壳体还包括冷侧转向流道,壳本体上设有冷侧进气口和冷侧出气口,冷侧进气口与进气换热芯体的第二气通道和出气换热芯体的第二气通道连通两者中的一者连通,冷侧出气口与进气换热芯体的第二气通道和出气换热芯体的第二气通道连通两者中的另一者连通,两个不同的换热芯体中的第二气通道通过冷侧转向流道连通。
Resumen de: CN223566636U
本申请涉及一种水下设备及燃料电池系统。该燃料电池系统包括:盲端氢氧燃料电池电堆;氢气输送结构,第一气体通路与第一排出管路分设于盲端氢氧燃料电池电堆的两端,第一通断阀设置于第一气体通路;氧气输送结构,第二气体通路与第二排出管路分设于盲端氢氧燃料电池电堆的两端,第二通断阀设置于第二气体通路;吹扫结构,燃料电池系统停机时,吹扫结构能够向第一气体通路与第二气体通路供给吹扫气体,吹扫气体预先存储在燃料电池系统的安装空间中。如此,吹扫后能够使盲端氢氧燃料电池电堆中不会存在残留的氢气与氧气,避免盲端氢氧燃料电池电堆长时间处于高电压的开路状态,且无需专门携带提供吹扫气体的氮气瓶。
Resumen de: CN120978108A
本发明属于电化学储能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锌溴液流电池用复合双极板及其制备方法,制备方法包括:将碳纤维、科琴黑与石墨烯分散液搅拌均匀,得到导电碳复合材料;将粘结剂、分散剂及导电碳复合材料球磨,得到双极板预制料;将双极板预制料进行熔融共混后挤出,得到基板;将氮掺杂多孔炭材料喷涂在基板表面,进行热压。本发明将石墨烯、碳纤维与科琴黑经搅拌复合,碳纤维与科琴黑进入石墨烯片层之间,科琴黑也会附着于碳纤维与石墨烯的表面,这种结构不仅能防止石墨烯在混料过程中出现重堆叠作用,而且能够形成“点‑线‑面”三元互穿高导电网络,提高双极板的电导率,本发明提高了锌的沉积均匀性,从而提高电池的电压效率及循环稳定性。
Resumen de: CN120978136A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先封装后喷涂的膜电极连续化封装工艺,包括在膜电极密封边框膜的基材外侧覆合一层遮蔽膜;将托底膜的胶面分别和第一掩膜、第二掩膜覆合,得到第一覆合膜。将第一掩膜、第二掩膜切出与膜电极活性区相对应的尺寸大小,并去除其余区域掩膜,露出托底膜带胶部分;将切割后的第一覆合膜与遮蔽膜侧进行覆合,得到第二覆合膜,按照膜电极活性区对第二覆合膜进行切割并排除废料,得到上、下层边框膜;将质子膜两侧分别与上、下层边框膜胶面进行覆合,得到MEA‑3。对MEA‑3,去除第一掩膜、第二掩膜以及上、下层边框表面的托底膜,进行两侧催化层的喷涂。喷涂完,去除两侧边框外表面的遮蔽膜,得到封装后的膜电极。
Resumen de: CN120978121A
本申请涉及电池灌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移动液流电池灌注装置控制系统及方法,其系统包括:缓冲罐、灌注控制模块以及控制器;缓冲罐用于通过多个进料口接收来料;灌注控制模块位于缓冲罐、缓冲罐与目标储液罐的连接管道以及目标储液罐上,用于接收控制器的控制信号,对电解液输送进行控制;控制器用于接收管道上流量计信号及目标储液罐液位计信号,计算流入目标储液罐的电解液容量,并根据流入目标储液罐的电解液容量及目标储液罐容量,向缓冲罐及灌注控制模块发送控制信号,以对电解液的灌注速度进行分段比例调节。本申请有助于确保灌注量的准确性。
Resumen de: CN120968879A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带水汽循环的涡轴‑燃料电池混合动力系统及工作方法,属于航空混合动力推进技术领域。解决了传统涡轴‑燃料电池系统存在的余热浪费、水资源未循环利用、液氢汽化能耗高以及氮氧化物排放控制困难的问题。进气道与压气机相连,压气机与燃料电池的阴极相连,燃料电池与燃烧室相连,燃烧室与燃气涡轮相连,燃气涡轮与动力涡轮相连,动力涡轮与发电机相连,动力涡轮与蒸发器相连,蒸发器分别与燃烧室和动力涡轮相连,蒸发器与冷凝器相连,液氢储罐与冷凝器相连,冷凝器与燃料电池的阳极相连,冷凝器与气液分离器相连,气液分离器与蒸发器相连。它主要用于混合动力系统。
Resumen de: CN120978126A
本发明提供一种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水含量测试方法,将燃料电池电堆或系统作为一个整体单元,分别测量进入单元的含水量和离开单元的含水量;计算燃料电池电堆单位时间内含水量变化。本发明测试成本低,测试精度高,以实时记录单位时间内燃料电池的质量变化,可以记录燃料电池从开始运行到结束期间整体水含量变化。
Resumen de: CN120978112A
本发明涉及一种液流电池的电极框结构及其成型工艺,包括:框体,包括放置槽,所述框体设有沿厚度方向的贯通的通孔,所述放置槽环绕所述通孔设置;安装件安装于所述放置槽内,所述安装件的第一面与所述放置槽的槽底表面密封连接,所述安装件边缘与所述放置槽槽底表面的重叠部分间隔设有多个固定孔;包胶层,设于所述安装件的第二面的边缘位置处,所述包胶层的外周侧与所述放置槽的内侧壁粘合,所述包胶层的一部分延伸至所述固定孔内,并将所述固定孔填充;其中,所述框体和包胶层为独立注塑成型的非一体式结构。此外,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电极框结构的成型工艺。本发明的电极框结构可以有效保证密封性,避免漏液,可靠性高,且能够降低生产成本。
Resumen de: CN120978114A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氢燃料电池的能源转化效率提升方法和系统,涉及氢燃料电池技术领域,所述系统包括:温度传感器模块,感知氢燃料电池的温度及分布情况;堆热建模模块,其对将冷却液注入至冷却管道内的冷却液泵的启停和功率调节导致温度分布进行建模,模型能适配电池不同工况。本发明,通过精确的温度调控,使电池堆各部位温度均匀维持在最佳工作范围内,有效减少了热应力的产生,且冷却管道以井字格状进行布设,并通过多通阀可以实时调整冷却液流动路径和流量,从而具有更为灵活的工况适应性,从而更为高效的满足散热需求使得电池各部位的温度能够更为快速的进入最佳工作范围。
Resumen de: CN120967217A
本发明涉及一种Y掺杂Ti‑Mn基固态储氢合金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储氢合金材料技术领域,其具有易活化、吸放氢速率快、吸放氢平台压适中和高循环寿命的优点。本发明提供了一种Y掺杂Ti‑Mn基储氢合金,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氢合金化学通式为Ti1‑x‑yYxZryMn2‑w‑vVwFev,式中,x、y、w、v表示原子比,0.02≤x≤0.08,0.05≤y≤0.15,0.3≤w≤0.5,0.1≤v≤0.2。所述储氢合金储氢性能优异,在25℃,3MPa条件下首次吸氢即可完全活化,储氢容量≥1.90wt%,吸氢平台压≥0.35MPa,放氢平台压≤0.26MPa,1000次寿命循环合金吸氢保持率≥97.52%。
Resumen de: CN120978115A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流道结构及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涉及燃料电池技术领域,流道结构包括壳体组件和调节组件,壳体组件内设有中空的流动腔,流动腔可用于供反应气体(空气或燃气)流动;调节组件包括驱动件和螺旋件,螺旋件位于流动腔并将流动腔形成螺旋流道,反应气体沿着螺旋流道流动,能够提高反应气体的传质效率。驱动件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流动腔并连接螺旋件,驱动件在相对壳体组件运动时能够驱使螺旋件沿其螺距方向形变以改变其螺距大小,使得调整之后的螺旋件的长度适配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的流道长度,兼容多种不同流道长度的燃料电池使用。
Resumen de: CN120978103A
本发明属于电池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柔性石墨双极板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柔性石墨双极板在制备时,采用等离子体刻蚀和臭氧氧化联合技术,先对膨胀石墨粉进行等离子体刻蚀,然后通入臭氧接枝含氧官能团,再在改性膨胀石墨粉的表面喷涂纳米级薄层树脂溶液,压制成膨胀石墨板后浸渍树脂溶液,经固化后制得。等离子体刻蚀可去除膨胀石墨表层不稳定碳并形成活性位点,臭氧处理进一步在活性位点接枝含氧官能团,两者协同作用显著提升膨胀石墨表面含氧官能团的总量,优化了膨胀石墨的亲水性和与树脂间的结合力。纳米级薄层树脂在膨胀石墨表面呈斑点状分布,不影响其电导率,但大幅提升了膨胀石墨粉之间的粘接力,进而提高双极板的机械性能。
Resumen de: CN120967368A
本发明的再生型燃料电池系统具备:燃料电池;水罐,储藏从燃料电池排出的水;再结合器,配置于水罐内,使氢与氧结合来生成水;以及水电解装置,通过对从水罐供给的水进行电分解,由此生成氢和氧。储藏水中的水罐的内压低于发电中的燃料电池的内压、和电分解中的水电解装置的内压。
Resumen de: CN120978143A
本公开提供一种燃料电池系统,包括具有多个单元燃料电池的燃料电池堆,每个单元燃料电池包括膜电极组件和隔板。单元燃料电池设置有穿过膜电极组件和隔板的冷却剂流路和冷却剂回收流路。冷却剂回收流路与冷却剂流路间隔开,并且连接至冷却剂贮存器以收集泄漏的冷却剂。这种系统还具有用于控制冷却剂经回收流路的流动的阀,在运行期间以关闭模式操作,而在燃料电池堆不运行时切换至打开模式,使收集的冷却剂排出。另外的特征包括设置在隔板上的疏水涂层、回收流路之间的桥接流路以及有助于冷却剂在重力作用下移动的倾斜的回收流路。
Nº publicación: CN120978125A 18/11/2025
Solicitante:
未势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Resumen de: CN120978125A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气体扩散层侵入量测量方法和具有其的测量装置,所述气体扩散层侵入量测量方法包括:将气体扩散层放置在阳极板和阴极板之间制成待测件;沿所述阳极板和所述阴极板的排布方向压缩所述待测件;向所述待测件灌入固定胶,固定压缩后的所述气体扩散层;第一预设时间后,沿平行于所述阳极板和所述阴极板的排布方向切割所述待测件;打磨所述待测件的切割平面;观测所述待测件的气体扩散层侵入量。根据本发明的气体扩散层侵入量测量方法,可以降低气体扩散层侵入量的观测难度,方便气体扩散层侵入量的测量,同时,可以保证气体扩散层侵入量测量的准确性,还可以降低观测成本。